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专利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共有737项专利

  • 本发明公开了AsBgluc1基因在提高植物耐旱性中的应用。属于调控糖代谢途径基因及其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AsBgluc1基因可提高植物耐旱性,可显著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在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能力,对培育在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率提高的转基因植物...
  • 本发明公开了抗磺酰脲类除草剂胡麻的抗性基因及其应用,所述抗性基因为LusALS1R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序列1中的第556位核苷酸为T的核苷酸序列,与其相关的SNP标记为位于胡麻基因组中序列1的第556位核苷酸,其为C或T。TT基因型植物...
  • 本发明发现Zm502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Zm5023蛋白在调控玉米株高和/或节间距方面的应用。本发明还发现了抑制Zm5023蛋白活性或抑制Zm5023基因表达的RNA在调控玉米株高和/或节间距方面的应用。节间距方面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生长发育相关蛋白OsD6p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生长发育相关蛋白OsD6p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为OsD6p1蛋白,可为如下:A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dodH基因提高生物抗逆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dodH基因转入宿主生物中,并且使得宿主生物中表达所述dodH基因;所述宿主生物为植物或微生物;所述dodH基因编码如下蛋白(a)或(b):(a)由SEQ ID NO....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dogH基因提高生物抗逆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dogH基因转入宿主生物中,并且使得宿主生物中表达所述dogH基因;所述宿主生物为植物或微生物;所述dogH基因编码如下蛋白(a)或(b):(a)由SEQ ID NO....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构建真核多顺反子的基因间隔区表达元件及其应用。基因间隔区表达元件其序列为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顺反子间隔区元件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包括IGG2和IGG4。该表达元件可在植物中对多个基因进行串联表达,实现通过一个启动子和一个转录终止子来控制多个基因的协同表达或抑制,从而缩短外源多基因目标DNA片段的长度,减少...
  •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环肽天然产物
  • 本发明发现了一种参与水稻株高和种子大小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经实验证实,所述蛋白可用于培育矮杆转基因水稻以及培育可控制种子大小的水稻。子大小的水稻。子大小的水稻。
  • 本发明公开角质酶ICCG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理性设计将角质酶ICCG进行单位点以及多位点突变最终发现将角质酶ICCG进行S32L、D18T、S98R、T157P、E173Q或N213P中的任何一种氨基酸单位点突变所获得的单位点突变...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组装铁蛋白纳米抗原颗粒及流感疫苗和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胞外域与自组装铁蛋白纳米颗粒亚基N端融合表达,将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展示在自组装铁蛋白笼形结构表面。本发明将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进行突变优化,提高其可溶...
  • 本公开涉及一种提高酯酶活性的方法、一种具有酯酶活性的蛋白、编码该蛋白的基因、插入有该基因的重组载体、转化有该基因的转化体、制备酯酶的方法和酯酶在降解对硝基苯酯类化合物中的应用。本公开实现了对酯酶进行关键位点的氨基酸优化,改善了酯酶在生物...
  • 一种PAT/pat单抗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体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工程菌株表达、纯化得到的高纯度抗除草剂蛋白PAT/pat作为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了PAT/pat单抗杂交瘤细胞株PA1
  • 第238位丝氨酸残基改造在提高酯酶DcaE4活性上的应用。本公开涉及一种提高酯酶活性的方法、一种具有酯酶活性的蛋白、编码该蛋白的基因、插入有该基因的重组载体、转化有该基因的转化体、制备酯酶的方法和酯酶在降解对硝基苯酯类化合物中的应用。本...
  • 本公开涉及一种提高酯酶活性的方法、一种具有酯酶活性的蛋白、编码该蛋白的基因、插入有该基因的重组载体、转化有该基因的转化体、制备酯酶的方法和酯酶在降解对硝基苯酯类化合物中的应用。本公开实现了对酯酶进行关键位点的氨基酸优化,改善了酯酶在生物...
  • 本发明公开了OsERF940蛋白在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如下1)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了氨基酸序列的α
  • 本公开涉及一种调控元件CsiZ及其在提高萜类化合物合成产量中的应用,该调控元件CsiZ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诱导该调控元件CsiZ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能够在不改变染色体基因的前提下,实现迅速、高通量的基因表达调控。达调控...
  • 本公开涉及一种人工非编码RNA分子,该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诱导该RNA分子CsiX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能够在不改变染色体基因的前提下,实现迅速、高通量的基因表达调控。因表达调控。因表达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