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海专利技术

王昱海共有12项专利

  • 本发明建立在一种新的混凝土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对这种数学模型研究,发明人发现了混凝土内在规律——现代混凝土学口袋理论。在不改变现有施工工艺的情况下,通过对组成材料配合比例的优化——包括材料重量比例和材料颗粒直径比例的优化,配制出一种具有...
  • 通过对一种全新的高密实沥青混凝土数学模型研究,发明人发现了沥青混凝土内在规律——现代混凝土学口袋理论。在不改变现有施工工艺的情况下,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配合比例的优化——包括材料重量比例和材料颗粒直径比例的优化,配制出一种具有合理的...
  • 本发明通过建立材料颗粒间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发明一种筛孔间孔径比例≥2.4143倍比例关系的标准筛。本发明可以使通过小一级颗粒直径集料填充到大一级颗粒直径集料形成的松堆空隙中,方便地解决了集料间的颗粒填充问题,而且空隙率最小。标准筛孔径间...
  • 本发明是一种适应各种材料密度测量的极小误差的密度测量装置。本发明密度测量装置由恒定体积量器和定位器两部分组成。恒定体积量器为两端有一定高差的连通器,由容积部和排液嘴两部分组成。定位器是一块面积大于恒定体积量器底部,类似于方形烟灰缸的板状...
  • 本发明通过建立一个新的数学模型,一次性解决了干贫混凝土与水泥稳定粒料的最大密度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高密实贫混凝土与水泥稳定粒料配制方法,使刚性、半刚性路面基层配合比设计向数字化跨出重要一步。本发明通过对高密实贫混凝土与水泥稳定粒料...
  • 通过对沥青混凝土客观规律的认识,本发明使沥青混凝土学这样一门热敏感材料试验科学开始转变为沥青混凝土“数字技术”科学,使沥青混凝土的很多实验结果通过计算即可先知,减少科技人员劳动,节约试验时间,便于施工控制和质量管理。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沥...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种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免维修沥青路面及施工方法。所述的施工方法分三层或两层进行施工,底层为贫混凝土,中层为级配碎石层,此层也可不用,上层为高密实性沥青混凝土;其上层高密实性沥青混凝土根据口袋理论和颗粒包裹理论用矿粉置换部分沥...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种工程建设中使用的高强混凝土。所述配方为(kg/m↑[3])碎石>1350kg、砂<600kg、水泥300-400kg、水75-140kg和减水剂0.5-2%,可加磨细矿粉为水泥重的1/4;其生产方法是把上述材料混合在一...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种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自密实混凝土。所述配方为(kg/m↑[3])碎石800-1200kg、砂600-800kg、水泥480-620kg、水和水泥比≤0.351、减水剂0.5-2%,可加磨细矿粉为水泥重的1/4;其生产方法是...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种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弱振捣高性能混凝土。所述配方为(kg/m3)碎石900-1731、砂子580-768、水泥330-500、大于水泥比表面积3、15倍磨细矿粉0-200、大于水泥比表面积3、15倍磨细矿粉0-85、总用水...
  • 一种高性能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较粗及较细磨细矿粉,高效减水剂或者减水型复合外加剂组成,磨细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1份,较粗磨细矿粉0.26-0.52份,较细磨细矿粉0.0-0.27份,熟料及矿粉重0.5-5%的高效减水剂。在...
  • 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混凝土配制方法,这种方法适合高强、渗透等多种水泥混凝土及各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凝土配制,克服了假定容重法和绝对体积法的缺点,突破D.A.Abrams的水灰比理论,在不改变现有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情况下,通过对混凝土拌和物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