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简介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双向牵引式刮泥机,通过一组平行刮泥板的往复运动实现刮泥功能;刮泥机依靠液压站的压力水获得动力,在沉淀池下部两侧各布置有一只液压缸,刮泥板固定于牵引杆与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两端的液压缸交替牵引刮泥板作往复运动;刮泥板的刮泥过程和返回过程均受拉力作用,没有压杆失稳可能;调节液压缸的水压和流量即可调节刮泥力量和速度,适用性强;池底刮泥构件高度很低,满足沉淀池增加填料升级改造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成熟、简单可靠、稳定性高,易于制造及使用。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双向牵引式刮泥机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沉淀池的底部刮泥机。
背景技术
目前水处理工艺上广泛使用圆形沉淀池用于对水体的沉淀处理,经过沉淀后的水体上清
液由溢流堰溢流排出,水体中的小颗粒污染物或悬浮物下沉至池底形成积泥;为了便于底部
积泥的排出采用了锥形池底,同时在沉淀池水面之上架设有桥式刮泥机;桥式刮泥机采用中
心传动或周边传动方式向位于池体锥底的刮泥板提供旋转动力,围绕沉淀池中心作旋转运动
的刮泥板逐步将池底积泥刮至中心泥斗,泥斗中的积泥依靠重力自流排出、虹吸排出或由外
部吸泥泵吸出,以此完成沉淀池的排泥工作。
桥式刮泥机须配有作为安装支承面的钢结构承重工作桥,工作桥跨于沉淀池上方,结构
庞大;传动系统与底部刮泥板间由多根吊杆相连接,吊杆与底部刮泥板一同旋转,构件复杂;
连接吊杆旋转时占用了大量空间,当为了提高沉淀池处理效果需要在池内安装填料时,吊杆
不便于填料的安装、降低了填料空间,使沉淀池升级困难。
专利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双向牵引式刮泥机在沉淀池底部安装有一组平行刮泥板,沉淀池采用长方形
平底结构,池底末端带有集泥槽;刮泥机利用刮泥板的的往复移动将积泥逐步刮送至集泥槽,
完成对池底积泥的清除;刮泥机由液压驱动运行,刮泥板的刮泥前进过程和返程后退过程均
受液压缸的拉力牵引,结构简单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向牵引式刮泥机在沉淀池内的整体布置图,左侧一个向下箭头表示沉淀池来水,
右侧上部两弯折空心箭头表示经沉淀处理后的清水出水,下部阴影箭头表示在刮泥机作用下
向集泥槽移动的池底积泥,虚线表示液压站与液压缸之间的液压管路。
图2为双向牵引式刮泥机进水端局部放大图。
图3为双向牵引式刮泥机集泥槽端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法
双向牵引式刮泥机由液压站(1)、液压管路(2)、返程液压缸(6)、滑轨(7)、刮泥板
(8)、牵引杆(9)、刮泥液压缸(10)组成;沉淀池(3)采用平底结构,带有溢流出水堰
(4)、出水口(5)、集泥槽(11)、排泥口(12);沉淀池(3)平面布局呈长方形,集泥槽(11)
位于沉淀池末端。
来水进入沉淀池且在池内作停留,水体中的小颗粒污染物或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
池底形成积泥,经过沉淀后的水体上清液由溢流堰溢流排出。
为防止液压介质的意外泄漏造成沉淀池水体污染,双向牵引式刮泥机的液压系统采用水
作为工作介质;液压管路、液压缸及各水下零部件采用不锈钢或工程塑料制造,耐腐蚀强、
不会污染水体。
液压站(1)由水箱、液压泵、调节控制阀、压力表、流量计、电控系统等组成,为液压
缸(6、10)提供驱动压力水,并控制液压缸的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