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科技前沿>正文

技术推荐:心肺复苏按压模型

访问: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2 09:26

专利技术简介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心肺复苏按压模型,该模型包括伸缩层,在所述伸缩层上固定设置有触发件,例如,纽扣电池;叠加设置在所述伸缩层上的按压层,其中,在所述按压层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触发件的腔体,在所述腔体中还设置有与所述触发件匹配的接触件,例如,与上述纽扣电池接触可导通电路的金属片、弹簧等,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接触件之间满足预设距离值。从而使训练操作人员在按压层按压所述心肺复苏按压模型时,当施加的压力使伸缩层压缩,并达到触发件与接触件相接触的按压力度时,将产生相应的信号,例如,电路导通的信号、传感器监测到对应的触摸信号等,以判断心肺复苏按压操作人员的按压力度是否符合标准。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操作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肺复苏按压模型。背景技术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的有效手段,而其中胸外心脏按压又是重要环节。心肺复苏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在救护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之一,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由于心脏骤停而必须采取胸外按压、气道开放、人工口鼻呼吸、体外除颤等抢救过程,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护。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在抢救过程中气道是否开放、胸外按压位置、按压强度是否正确、人工呼吸入潮气量是否足够、规范动作是否正确等,是抢救病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心肺复苏是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是每一个人必须要掌握的急救技能。然而,虽然我国急救医学自1987年已正式成为临床医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院前急救体系作为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才得到重视,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社会对院前急救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制约我国院前急救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急救医学教育事业严重滞后,至今尚无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二是急救的专科建设特别是人才培养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事急救的医师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三是急救知识的普及远远不能适应急救的需求,甚至在许多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均未开设急救课程。目前,我国具有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人数比例非常低,真正能够参与到心肺复苏按压救援实践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参加正规的心肺复苏按压的培训机会也很少,急需有效的用于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的模型,尤其缺乏针对青少年、儿童等群体进行训练的心肺复苏按压模型。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肺复苏按压模型,以解决心肺复苏训练人员高效、准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按压训练的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按压模型,所述模型包括:伸缩层,在所述伸缩层上固定设置有触发件;按压层,叠加设置在所述伸缩层上,其中,在所述按压层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触发件的腔体,在所述腔体中还设置有与所述触发件匹配的接触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接触件之间满足预设距离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层包括叠加设置的第一按压层及第二按压层,其中,所述第二按压层与所述伸缩层叠加设置,在所述第二按压层上与所述触发件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一按压层及所述伸缩层形成所述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为裸露电池,所述接触件为金属片,其中,所述金属片与所述裸露电池接入同一个电路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为裸露电池,所述接触件为弹簧,其中,所述弹簧与所述裸露电池接入同一个电路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件固定在所述腔体对应第一按压层的腔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型还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接触件接触的指示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装置包括设置在电路中的如下至少其一...
http://www.jigao616.com/zhuanlijieshao_14476435.aspx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