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正文

中国创新能力提升显著 企业加速国际专利布局

访问:9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9 09:47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居民国际专利申请战略研究》的报告。报告称,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还与其他快速发展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不相上下,但到了2000年左右,中国脱颖而出成为国际专利申请方面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在2000年之后开始大幅增长,在2000年至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40%,2005年至今仍维持在23%的高位。

事实上,这种增长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为中国各创新主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知识产权融入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中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院长何炼红教授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国际专利申请量与出口贸易额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这一历史性关口,取代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贸易国。当年,我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2万件,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已跃居世界第三。作为检验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把标尺,近年来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企业市场化竞争能力的提升。

从该报告可看出,从1970年至2009年,“复杂”技术在中国国际专利申请中所占比例持续增长,2000年后所占比例达到年均75%左右。2000年至2009年,数字通信、电脑、纳米科技、半导体与电信等高科技领域是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国际专利申请中,由企业提交的专利申请占比将近7成。报告显示,从1970年至2009年,中国企业国际专利申请所占比例增长迅速,基本每10年翻一番。

对此,有专家表示,可看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来年,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能力迅速提升。特别是通信领域,华为公司等一些高科技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愈发重视专利布局。这充分显示了专利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晴雨表”的重要价值。但何炼红也同时表示,目前,我国在机电仪器、家电行业等一些优势出口行业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相对较少。这种不均衡分布,反映了我国在创新领域的技术发展并不均衡,也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现实。

何炼红表示,我国一些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已逐步掌握知识产权策略,她认为,企业应通过制定合理的专利战略,确定自身在行业内的位置和发展方向,并通过有效的专利运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在新兴或潜在市场进行前瞻性专利布局,为夺取未来市场创造条件。

新闻解读:

应用技术网小编认为,我国专利近年来从量到质的转变,反映出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逐渐回归理性;从申请到购买进行专利布局,说明企业已经开始正确的运用知识产权来进行自我保护。从应用技术网近2年的专利交易量每年提升50%来看,对发明家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