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正文

吃进垃圾输出电能探访河北首个垃圾发电项目

访问: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08-01-01 00:00
河北省首个垃圾发电项目——栾城县灵达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今年累计处理生活垃圾逾18.3万吨,发电累计1.54亿度,供热9.80万吨。生活垃圾怎样变成巨额电能?记者近日来到栾城县灵达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亲身感受了垃圾变废为宝的全过程。

  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6时,一辆辆垃圾车从省会各地开到灵达公司门口,在地磅秤上称完“体重”后,就被卸到一个大型垃圾存储仓内。

  走近垃圾卸料平台,记者看到,垃圾近在咫尺,却闻不到异味。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母刚告诉记者:“我们的存储仓里装有负压装置,在它的作用下,密闭的垃圾仓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负压空间,这样仓内的污浊空气一丝也跑不出来,所以没有什么异味。”

  在垃圾仓透明的操作间里,记者看到小山似的生活垃圾,被像一只大手的抓斗起重机抓到输送带上。“这些垃圾和煤在800℃至900℃的高温下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热能,使水变成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快速旋转,产生电能。其中一小部分热能直接进入供热管网,为附近企业送去廉价、高效的优质动力。”母刚介绍说。

  垃圾发电不但能变废为电,而且就连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炉渣和没能用于发热发光的灰土瓦块,也会被二次利用。“它们会沿着炉渣输送带退出焚烧锅炉后,被送到渣库,然后被送到其它工厂车间,制成水泥、瓷砖、便道砖、铺路渣。”

  有效解决二次污染

  以前,省会每天都有数千吨生活垃圾被送往峡石沟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填埋。自灵达公司建成投产后,每天要处理800多吨生活垃圾,按目前省会日产垃圾2300至2600吨计算,省会三分之一的垃圾被运到这里焚烧发电。

  在公司转了一圈,记者发现,整个生产过程几乎看不到烟尘,高高的焚烧炉烟囱里冒出来的是很少量的白色烟气。但是记者仍有一定的疑虑:处理垃圾的工厂,会不会对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公司副总经理庞秀峰说:“生活垃圾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渗沥液,如果处理不当,这些渗沥液就会渗入土壤,造成二次污染。而在垃圾发电厂,渗沥液也变废为宝,先被集中收集到一个经过防水防渗处理的大池子中,再由加压泵将其抽至焚烧锅炉,在高温炙烤下,渗沥液顿时化作蒸气,和锅炉中的垃圾一起燃烧变作电能。”他告诉记者,垃圾焚烧发电,还有效地解决了废弃塑料对土壤的“白色污染”。然而,废塑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不过公司垃圾发电厂内的两台垃圾焚烧锅炉会将这些有毒气体做无害化处理,“在800℃至900℃的高温下,有毒气体就会迅速分解,而从大烟囱中袅袅飘出的废气,是经除尘器以及脱硫设备进行处理,排出的有害物质含量比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大概要低30倍,因此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农作物生产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生活垃圾资源化前景广阔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的生活垃圾量也随之日益增加,目前石家庄市每天生产的垃圾中,生活垃圾一直是个“大头”,而对垃圾的有效处理能力仍处在较低水平。采用垃圾焚烧处理发电和供热是解决垃圾处理难的有效方法,可以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垃圾的减量化(体积减少70%—90%)、无害化和资源化,并且可以有效节约煤炭资源。

  灵达公司的两台机组是2006年1月6日正式投产的。去年一年,灵达公司就累计发电1.76亿度,供热8.56万吨,处理垃圾28万吨。目前,设计日处理900吨的垃圾焚烧炉的二期扩建工程正在建设中,届时省会三分之二的垃圾便可在此得到处理。“生活垃圾到处都有宝可淘,随着我们二期工程的建成,我们利用垃圾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并且垃圾处理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对于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前景,庞秀峰信心十足。

2007年11月27日2007年1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