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正文

IPCC第27次全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亚洲大部地区淡水将趋于紧张

访问: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08-01-01 00:00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据《科学时报》2007年11月23日报道:11月22日上午,国家气候委员会在京召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新闻发布会。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亚洲地区的影响,IPCC第四次报告的结论证明,到2050年,亚洲大部分地区的淡水供应趋于紧张,这种紧张的状况在一些大河流域会更明显。对于沿海地区而言,特别是对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人口密集地区来说,发生洪涝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IPCC第27次全会于11月12日至17日在西班牙召开。刚刚率中国代表团参加IPCC第27次全会回国的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介绍,此次会议有145个国家派代表出席,会议通过了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至此,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已全部正式发布。
 
    IPCC是一个政府间机构,其工作职责是对全球范围内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措施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方面的信息进行评估,并根据需求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提供科学技术咨询。
 
    郑国光介绍,IPCC不直接评估政策问题,但所评估的科学问题均与政策相关。时至今日,IPCC已发布了4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具有重要影响。1990年出版的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确认了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基础,促使联合国大会作出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决定,直接推动了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诞生;1996年出版的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为系统阐述公约的最终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出版的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为各国政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实现气候公约目标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信息,成为推动公约谈判的重要依据。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3个工作组报告已分别于今年2月、4月和5月发布。报告从不同方面就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原因、预估、影响、适应和减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刚刚闭幕的IPCC第27次全会通过的综合报告体现了前面3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将被提交到1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报告也将对《京都议定书》中未涉及的有关2012年后全球变暖应对机制的谈判产生重大影响。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指出,气候系统变暖的客观事实是不容置疑的,所有大陆和多数海洋的观测证据表明,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受到温度升高的影响。过去30年的人为变暖可能已在全球尺度上对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了影响。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的改变,将主要对自然和人类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在当前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和相关可持续发展措施下,未来几十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加。更高可信度的充分证据表明,在未来几十年,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着相当大的经济潜力,这一潜力能够抵消预估的全球排放增长或将排放降至当前水平以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