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6704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5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从半导体组件(1)的上表面朝向下表面设有贯通孔(8)。在该贯通孔(8)插入有电极棒(11)。在半导体组件(1)中,在绝缘衬底(2)上配置有半导体芯片(3)。电极图案(4)配置于绝缘衬底(2)上,连接于半导体芯片(3)。树脂(7)密封绝缘衬底(2)、半导体芯片(3)以及电极图案(4)。电极部(9)配置于贯通绝缘衬底(2)以及树脂(7)的贯通孔(8)的内壁,连接于电极图案(4)。插入贯通孔(8)的电极棒(11)连接于电极部(9)。从而获得布局的自由度高、耐压高且小型化的半导体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多个半导体组件(package)的半导体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并联连接相同构造的多个半导体组件,能够根据产品而变更电容量。在现有的半导体装置中,将多个半导体组件平面地排列。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806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当将多个半导体组件平面地排列时,兼用于半导体组件的固定的散热片变大。另夕卜,由于引线配置于半导体组件的侧面,故必须采用考虑引线位置的布局。另外,由于需要固定半导体组件的端子的台、用于固定该台的空间,故装置大型化。提案有重叠多个半导体组件并将引线插入设于它们的贯通孔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然而,由于在未树脂密封的绝缘衬底存在贯通孔,故存在与其他电极的沿面距离短而耐性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获得布局的自由度高、耐压高且小型化的半导体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具备:半导体组件,从上表面朝向下表面设有贯通孔;以及电极棒,插入所述半导体组件的所述贯通孔,所述半导体组件具有:绝缘衬底;半导体芯片,配置于所述绝缘衬底上;电极图案,配置于所述绝缘衬底上并与所述半导体芯片连接;树脂,密封所述绝缘衬底、所述半导体芯片以及所述电极图案;以及电极部,配置于贯通所述绝缘衬底以及所述树脂的所述贯通孔的内壁并与所述电极图案连接,插入所述贯通孔的所述电极棒与所述电极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布局的自由度高、耐压高且小型化的半导体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半导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有时对相同或对应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符号,省略说明的重复。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半导体组件的剖视图。在半导体组件I内,在绝缘衬底2上配置有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二极管等半导体芯片3。电极图案4配置于绝缘衬底2上,通过导线5连接于半导体芯片3。此外,还可替代导线5使用板状的电极。在绝缘衬底2的背面配置有散热绝缘板6。树脂7密封绝缘衬底2、半导体芯片3、电极图案4以及导线5。从半导体组件I的上表面朝向下表面设有贯通孔8。该贯通孔8贯通绝缘衬底2以及树脂7。电极部9配置于贯通孔8的内壁,连接于电极图案4。在贯通孔8的上端以及下端处在贯通孔8的周围设有绝缘材料10。图2以及图3分别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电极棒11插入半导体组件I的贯通孔8,在半导体组件I内部连接于电极部9。散热器(heat spreader) 12配置于半导体组件I的下表面。绝缘材料10配置于贯通孔8的下方,将电极棒11与散热器12绝缘。电极棒11经由电极部9和电极图案4而连接于半导体芯片3,构成电路。能够经由该电极棒11对半导体芯片3供应电力。而且,利用电极棒11电气性、机械性接合多个半导体组件1,从而能够根据产品而变更电容量。接下来,与比较例进行比较并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图4以及图5分别是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在比较例中,由于将多个半导体组件I平面地排列,故还兼用于半导体组件I的固定的散热片13变大。另外,由于在半导体组件I的侧面配置引线14,故必须采用考虑引线位置的布局。另外,由于需要固定半导体组件I的端子15的台16、用于固定该台16的空间,故装置大型化。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三维地组装多个半导体组件1,将电极棒11插入半导体组件I的贯通孔8并相互电气性、机械性接合。因此,能够将装置小型化,布局的自由度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部9配置于贯通绝缘衬底2以及树脂7的贯通孔8的内壁。从而,与电极棒11连接的电极部9配置于半导体组件I的树脂7的内部,与其他电极的沿面距离长,耐压高。实施方式2.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三个半导体组件I朝向相同方向而重合,在它们的贯通孔8插入有电极棒11。由此,为了提高容量,构成三个半导体组件I电气性、机械性接合的功率器件。实施方式3.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两个半导体组件I排列于同一平面,在两个半导体组件I的贯通孔8插入有U字形的电极棒11。由此,为了提高容量,构成两个半导体组件I电气性、机械性接合的功率器件。实施方式4.图8以及图9分别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两个半导体组件I的上表面彼此相对。在两个半导体组件I的下表面分别配置有散热器12。在两个半导体组件I的贯通孔8插入有电极棒11。由此,为了提高容量,构成两个半导体组件I电气性、机械性接合的功率器件。实施方式5.图10以及图11分别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电极棒11不从装置的上下表面露出,连接于电极棒11的板状的端子15从两个半导体组件I的上表面彼此之间引出。通过该端子15,能够与其他装置电连接。另外,由于两个半导体组件I的上表面彼此紧贴而不存在组件间的空间,故能够确保左右的端子15间的电气性沿面、空间距离。实施方式6.图12以及图13分别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立体图以及剖视图。在将两个半导体组件I重叠的单元排列两个的状态下,两个单元通过端子15而连接。是通过它们的整体的构成而发挥一个功能的功率模块。实施方式7.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两个半导体组件I的下表面彼此相对。在两个半导体组件I的下表面彼此之间配置了水冷片等散热片13的状态下,在两个半导体组件I的贯通孔8插入有电极棒11。由此,为了提高容量,构成两个半导体组件I电气性、机械性接合的功率器件。而且,能够将因大容量化而产生的热通过散热片13进行排热。实施方式8.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在包含两个半导体组件I和散热片13的单元重叠两个的状态下,在各个单元的半导体组件I的贯通孔8插入有电极棒11。是通过它们的整体的构成而发挥一个功能的功率器件。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半导体组件,从上表面朝向下表面设有贯通孔;以及电极棒,插入所述半导体组件的所述贯通孔,所述半导体组件具有:绝缘衬底;半导体芯片,配置于所述绝缘衬底上;电极图案,配置于所述绝缘衬底上并与所述半导体芯片连接;树脂,密封所述绝缘衬底、所述半导体芯片以及所述电极图案;以及电极部,配置于贯通所述绝缘衬底以及所述树脂的所述贯通孔的内壁并与所述电极图案连接,插入所述贯通孔的所述电极棒与所述电极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24 JP 2012-185354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半导体组件,从上表面朝向下表面设有贯通孔;以及 电极棒,插入所述半导体组件的所述贯通孔, 所述半导体组件具有: 绝缘衬底; 半导体芯片,配置于所述绝缘衬底上; 电极图案,配置于所述绝缘衬底上并与所述半导体芯片连接; 树脂,密封所述绝缘衬底、所述半导体芯片以及所述电极图案;以及电极部,配置于贯通所述绝缘衬底以及所述树脂的所述贯通孔的内壁并与所述电极图案连接,插入所述贯通孔的所述电极棒与所述电极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散热器,配置于所述半导体组件的下表面;以及 绝缘材料,配置于所述贯通孔的下方,将所述电极棒与所述散热器绝缘。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组件具有重合的多个半导体组件, 在所述多个半导体组件的所述贯通孔插入有所述电极棒。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组件具有排列于同一平面的第一以及第二半导体组件, 在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半导体组件的所述贯通孔插入有U字形的所述电极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野武敏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