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间的三结柔性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212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的三结柔性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由柔性复合衬底,在柔性复合衬底上通过磁控溅射方法生成的三个子电池串联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其特征是:柔性复合衬底由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一表面上通过溶胶-凝胶依次排列生成的SiO↓[2]-TiO↓[2]或SiO↓[2]-ZrO↓[2]宽带增透膜、抗臭氧腐蚀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层组成;三个子电池由上子电池、中间子电池和下子电池依次排列生成在柔性复合衬底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另一表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衬底采用复合衬底,SiO↓[2]-TiO↓[2]或SiO↓[2]-ZrO↓[2]宽带增透膜提高了光的透过率,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薄膜,可以增强电池的抗臭氧能力。三个子电池串联叠加,提高了对太阳光谱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空间的由三个子电池串联的可 宽波段吸收太阳能的三结柔性叠层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背景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重量轻,可以折叠、巻曲,甚至粘贴在其它物体的表 面,例如汽车玻璃、衣服、帐篷和建筑物的表面等。从商业产品发展的角度考 虑,柔性、低成本、高效率、轻重量、大面积的薄膜太阳电池的开发工作也具 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这种新型的薄膜太阳电池。目前已有的适合于制造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有非晶硅、C4Zni-xTe (简 称CZT) 、 CdTe、 CuIn(1-x)GaxSe2 (简称CIGS);然而由于这些材料本身具有的 不稳定性和多缺陷造成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差,使得大面积电池的效率难 以进一步提高,如柔性薄膜单结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只有10%左右。 因此有人提出将三个子电池串联的双结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三个子电池来拓 宽太阳光谱吸收范围,从而达到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对于用于空间的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除了需要满足低重量、低比容以及在高 温和剧烈震动下具有良好的机械可靠性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是抗辐照 性,这个性质决定了飞行器、航天器以及卫星等的寿命。因此对于空间应用的 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和抗辐照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种用于空间的可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和抗辐照的 三结柔性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由柔性复合衬底,在柔性复合衬底上通 过磁控溅射方法生成的三个子电池串联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所说的柔性复合衬底由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一表面上通过溶胶一凝胶依次排列生成的Si02-Ti02或Si02-Zr02宽带增透膜、抗臭氧腐蚀的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层组成。所说的三个子电池是由上子电池、中间子电池和下子电池依次排列生成在 柔性复合衬底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另 一表面上的。上子电池由n型硫化镉层,厚度为20-150nm/ p型碲锌镉层,厚度为 500-1000nm构成。中间子电池由n型硫化镉层,厚度为20-150mn/ p型碲化镉层,厚度为 500-1000nm构成。下子电池由n型硫化镉层,厚度为20-150nm/ p型铜铟硒层,厚度为 1000-1500nm构成。上中、中下子电池之间由透明导电氧化物中间电极层联结,其厚度为 5-100nm。在复合衬底的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和n型硫化镉层之间由透明导电氧化物上 电极层联结,其厚度为500-1500nm。在P型铜铟硒层上有钼金属下电极层。所说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可以是铝惨杂氧化锌(ZnO:Al)或氧化锡(Sn02)或 锡掺杂氧化铟(ITO)。本专利技术的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采用标准一维器件模型进行计算。器件的输运物理性质是通过三个方程获得泊松方程、自由空穴的连续方程和自由电子 的连续方程。决定输运特性的任务变为求解满足适当边界条件的三个耦合的非 线性微分方程。泊松方程式是连接自由载流子布局数、被俘获的电荷的布局数 和电离掺杂物的布局数与物质系统中存在的静电场的纽带。泊松方程最终与自 由载流子n和p有关。描述导带的电子和价带空穴的方程为连续方程。连续方程将器件中空穴、电子的产生复合过程与流过器件中的电流联系在一起。在连续方程中考虑到了带-带间直接的和S- R -H间接的复合。光学过程采用了多层介 质模型进行拟合。通过求解满足一定边界条件的泊松方程、自由空穴的连续方 程和自由电子的连续方程。得到器件中的电势分布、电子及空穴的准费米能级, 从而求得器件的量子效率、填充因子、开路电压等参数。计算过程采用了 Newton-Raphson求解耦合的非线性方程。计算所用的标准太阳光谱为AM1.5 (美国标准)。模拟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参 数如表1所示。器件结构模拟举例理论计算表明,上述三结级联结构太阳电池的碲锌镉(CZT)子电池的短路 电流为11.7mA/cm2,量子效率为7.8%,填充因子为O. 78,开路电压为0.84V;碲 化镉(CdTe)子电池的短路电流为12.46mA/cm2,量子效率为7. 9%,填充因子为 0.83,开路电压为O. 76V;铜铟硒(CIS)子电池的短路电流为11.3mA/cm2,量 子效率为6.4%,填充因子为0.84,开路电压为0.67V。三结级联结构太阳能电池 的量子效率为21%左右。计算得到太阳光通过上子电池、中间子电池和下子电池吸收后的光通量随波 长的关系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三个子电池串联结构 后吸收太阳光的光谱大大加宽。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为21%左右。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柔性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可行的、 合理的。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与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衬底采用复合衬底,SiO「Ti02或Si02-Zr02宽带增透膜提高了光的透过率, 抗臭氧腐蚀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膜层具有纳米级笼形结构、良好的热力学 和化学稳定性及耐热、阻燃等特点,其单体是一类以Si—0为骨架联接成的环 状纳米级笼状分子。抗臭氧腐蚀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为含硅交联体系,在 航空领域具有很好的抗原子氧的能力,原子氧使其表面转化为氧化硅,完全氧 化的外层可阻止氧原子进一步侵入。因此,制备于柔性太阳电池最外层的多面 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薄膜,可以增强电池的抗臭氧能力。2. 太阳能电池采用三个子电池串联叠加组成,提高了对太阳光谱的利用率, 从而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标准太阳光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三个子电池吸收后的光通量随波长变化的关系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见图l,本发 明的柔性三结叠层薄膜太阳电池由抗臭氧腐蚀层l/宽带增透膜层2/柔性衬底3/透 明导电氧化物电极层4/n型硫化镉层5/p型碲锌镉层6/透明导电氧化物中间电极层 7/n型硫化镉层8/p型碲化镉层9/透明导电氧化物中间电极层10/n型硫化镉层11 / p 型铜铟硒层12湖金属电极层13组成。 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如下1.复合衬底的制备 (1) Si02-Ti02或SiO厂Zr02宽带增透膜2的制备Si02前驱体溶液的制备以正硅酸乙脂(TEOS)为有机醇盐前驱体,去离子 水(H20)作为反应物,乙醇(Eth)作为溶剂,盐酸(HC1)作为催化剂,其摩 尔比为TE0S:H20:Eth:HCl等于l:2. 1-2.4:30-40:0. 2-0.4。在温度约20°C、湿 度低于65%的环境中,首先将TEOS溶于一半的Eth中,边搅拌边滴加HC1,得 到的溶液称之为A溶液;然后将H20溶于另一半Eth中,得到的溶液称之为B溶 液;最后将B溶液缓慢滴加到A溶液中,并充分搅拌2小时,在室温下老化5 一7天以备用。Ti02前驱体溶液的制备以钛酸丁脂(TP0T)为有机醇盐前驱体,去离子水 (H20)作为反应物,乙醇(Eth)作为溶剂,醋酸(HAc)作为催化剂,乙酰丙 酮(AcAc)作为络合剂,以降低钛酸丁酯的水解、縮聚反应速率形成均匀稳定 的溶胶。其摩尔比为TP0T:H20:Eth:HAc:Ac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间的三结柔性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由柔性复合衬底,在柔性复合衬底上通过磁控溅射方法生成的三个子电池串联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柔性复合衬底由透明聚酰亚胺薄膜(3),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一表面上通过溶胶-凝胶依次排 列生成的SiO↓[2]-TiO↓[2]或SiO↓[2]-ZrO↓[2]宽带增透膜(2)、抗臭氧腐蚀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层(1)组成;所说的三个子电池是由上子电池、中间子电池和下子电池依次排列生成在柔性复合衬底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另一表 面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间的三结柔性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由柔性复合衬底,在柔性复合衬底上通过磁控溅射方法生成的三个子电池串联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柔性复合衬底由透明聚酰亚胺薄膜(3),在聚酰亚胺薄膜的一表面上通过溶胶一凝胶依次排列生成的SiO2-TiO2或SiO2-ZrO2宽带增透膜(2)、抗臭氧腐蚀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层(1)组成;所说的三个子电池是由上子电池、中间子电池和下子电池依次排列生成在柔性复合衬底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另一表面上的。2.根据权利要求l的一种用于空间的三结柔性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上子电池由n型硫化镉层(5),厚度为20-150nm/p型碲化镉层(6), 厚度为500-1000nm/构成;中间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君浩石富文马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