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856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萎调,将摘下的鲜叶充分摊晾在竹筛上,按6~8cm的厚度摊放,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22~25h;揉捻,人工揉捻,反复搓揉,揉捻时间为0.5~0.8h;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高温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送进高温烘焙室,用100~120℃的高温烘焙,高温烘焙时间10~15min,高温毛烘干;低温烘焙,将高温烘焙的茶叶立马送进低温烘焙室,用40~50℃的低温烘焙,低温烘焙时间为5~10min,低温慢烘;抖筛,将烘焙后的茶叶放置孔径为2mm抖筛中,按2~3cmcm的厚度摊放,每分钟抖60~80次,将微小茶叶筛出,剩余初步大小合格的茶叶留在抖筛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步骤简单,适用加工各种高端红茶。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black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用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汉族茶农专利技术,名为“正山小种”。武夷山市桐木关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正山小种红茶世家第二十四代传人――江元勋先生所说,江氏族谱中记载:江氏家族于南宋末年迁居崇安县(现为武夷山市)桐木关,世代种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现在市场出现许多不同款式或不同加工工艺制备出来的红茶,如何制备出自己的独特口感,又能最大化的保留红茶功效;这要取决于红茶的加工工序,加工工序的差异决定制备的红茶优质等级。而现有的红茶大多数是采用机器加工,导致口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红茶加工多数采取机器重复加工,茶叶状态不一样导致加工出来的口感查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摘,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b、萎调,将摘下的鲜叶充分摊晾在竹筛上,按6~8cm的厚度摊放,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22~25h,好使叶片中的水分均匀地散失,让叶片自然萎蔫凋谢;c、揉捻,人工揉捻,反复搓揉,直至茶叶形成条状,并有茶汁流出,揉捻时间为0.5~0.8h;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并用湿布焐至叶及叶柄呈古铜色并散发茶香;e、高温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送进高温烘焙室,用100~120℃的高温烘焙,高温烘焙时间10~15min,高温毛烘干;f、低温烘焙,将高温烘焙的茶叶立马送进低温烘焙室,用40~50℃的低温烘焙,低温烘焙时间为5~10min,低温慢烘;g、抖筛,将烘焙后的茶叶放置孔径为2mm抖筛中,按2~3cmcm的厚度摊放,每分钟抖60~80次,将微小茶叶筛出,剩余初步大小合格的茶叶留在抖筛上;h、手筛,将初步大小合格的茶叶依次转移到不同孔径的筛网上,筛选出不同型号的茶叶;i、包装,将不同茶叶密封包装。进一步地,所述步骤h后设有补烘步骤,将筛选后型号规格不同的茶叶放进低温烘焙室补烘,30~40℃的低温烘焙,低温烘焙时间为3~5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全程手工制作,能够加工高端红茶,使得红茶加工后泡出来的人茶水口感更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摘,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b、萎调,将摘下的鲜叶充分摊晾在竹筛上,按6cm的厚度摊放,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22h,好使叶片中的水分均匀地散失,让叶片自然萎蔫凋谢;c、揉捻,人工揉捻,反复搓揉,直至茶叶形成条状,并有茶汁流出,揉捻时间为0.5h;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并用湿布焐至叶及叶柄呈古铜色并散发茶香;e、高温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送进高温烘焙室,用100℃的高温烘焙,高温烘焙时间10min,高温毛烘干;f、低温烘焙,将高温烘焙的茶叶立马送进低温烘焙室,用40℃的低温烘焙,低温烘焙时间为5min,低温慢烘;g、抖筛,将烘焙后的茶叶放置孔径为2mm抖筛中,按2cmcm的厚度摊放,每分钟抖60次,将微小茶叶筛出,剩余初步大小合格的茶叶留在抖筛上;h、手筛,将初步大小合格的茶叶依次转移到不同孔径的筛网上,筛选出不同型号的茶叶;i、包装,将不同茶叶密封包装。步骤h后设有补烘步骤,将筛选后型号规格不同的茶叶放进低温烘焙室补烘,30℃的低温烘焙,低温烘焙时间为5min。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摘,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b、萎调,将摘下的鲜叶充分摊晾在竹筛上,按8cm的厚度摊放,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25h,好使叶片中的水分均匀地散失,让叶片自然萎蔫凋谢;c、揉捻,人工揉捻,反复搓揉,直至茶叶形成条状,并有茶汁流出,揉捻时间为0.8h;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并用湿布焐至叶及叶柄呈古铜色并散发茶香;e、高温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送进高温烘焙室,用120℃的高温烘焙,高温烘焙时间15min,高温毛烘干;f、低温烘焙,将高温烘焙的茶叶立马送进低温烘焙室,用50℃的低温烘焙,低温烘焙时间为10min,低温慢烘;g、抖筛,将烘焙后的茶叶放置孔径为2mm抖筛中,按3cmcm的厚度摊放,每分钟抖80次,将微小茶叶筛出,剩余初步大小合格的茶叶留在抖筛上;h、手筛,将初步大小合格的茶叶依次转移到不同孔径的筛网上,筛选出不同型号的茶叶;i、包装,将不同茶叶密封包装。进一步地,所述步骤h后设有补烘步骤,将筛选后型号规格不同的茶叶放进低温烘焙室补烘,40℃的低温烘焙,低温烘焙时间为5min。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采摘,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nb、萎调,将摘下的鲜叶充分摊晾在竹筛上,按6~8cm的厚度摊放,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22~25h,好使叶片中的水分均匀地散失,让叶片自然萎蔫凋谢;/nc、揉捻,人工揉捻,反复搓揉,直至茶叶形成条状,并有茶汁流出,揉捻时间为0.5~0.8h;/n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并用湿布焐至叶及叶柄呈古铜色并散发茶香;/ne、高温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送进高温烘焙室,用100~120℃的高温烘焙,高温烘焙时间10~15min,高温毛烘干;/nf、低温烘焙,将高温烘焙的茶叶立马送进低温烘焙室,用40~50℃的低温烘焙,低温烘焙时间为5~10min,低温慢烘;/ng、抖筛,将烘焙后的茶叶放置孔径为2mm抖筛中,按2~3cmcm的厚度摊放,每分钟抖60~80次,将微小茶叶筛出,剩余初步大小合格的茶叶留在抖筛上;/nh、手筛,将初步大小合格的茶叶依次转移到不同孔径的筛网上,筛选出不同型号的茶叶;/ni、包装,将不同茶叶密封包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摘,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
b、萎调,将摘下的鲜叶充分摊晾在竹筛上,按6~8cm的厚度摊放,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22~25h,好使叶片中的水分均匀地散失,让叶片自然萎蔫凋谢;
c、揉捻,人工揉捻,反复搓揉,直至茶叶形成条状,并有茶汁流出,揉捻时间为0.5~0.8h;
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并用湿布焐至叶及叶柄呈古铜色并散发茶香;
e、高温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送进高温烘焙室,用100~120℃的高温烘焙,高温烘焙时间10~15min,高温毛烘干;
f、低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运海
申请(专利权)人:万源市蜀韵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