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及教室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636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6:4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及教室节能系统,所述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包括校园卡接口、设置于所述校园卡接口的信息采集单元和感应单元、用于控制教室用电设备与供电电源之间的通断的执行单元以及主控单元。如此,一方面,由于相关人员需要借助随身携带的校园卡来实现所述教室用电设备的开启,能够有效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教室后任意开启用电设备造成的用电浪费。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人员在离开教室后通常会有意识地取走校园卡,能够有效避免最后离开教室的人员不能自觉关闭用电设备的开关造成的用电浪费。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教室用电控制系统还能节省不必要的后勤人力成本。

Classroom Electricity Control System and Classroom Energy Sav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及教室节能系统
本申请涉及校园节能
,具体而言,涉及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及教室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教室电器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电器的开启和关闭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种由最先进入教室(此时电器未开启)的使用人员打开开关,由最后离开教室(此时电器未关闭)的使用人员关闭开关;另一种由专门的后勤人员管理教室电器的开启和关闭。前者若存在无关人员进入教室或者使用人员的自觉性较差,则可能会造成教室用电的浪费,后者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及教室节能系统。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包括:校园卡接口,用于接入校园卡;设置于所述校园卡接口的信息采集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在有校园卡接入所述校园卡接口时采集该校园卡中储存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设置于所述校园卡接口的感应单元;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中电流方向指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的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控制部分和被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其中之一连接,所述被控制部分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教室用电设备和供电电源的零线,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的地线;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的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身份信息绑定的人员是否具有操作权限,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导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并在所述感应单元无法感应到所述校园卡时,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导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教室节能系统,包括供电电源、教室用电设备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教室用电控制系统;所述教室用电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教室用电设备与所述供电电源间的通断。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及教室节能系统,所述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包括校园卡接口、设置于所述校园卡接口的信息采集单元和感应单元、用于控制教室用电设备与供电电源之间的通断的执行单元以及主控单元。如此,一方面,由于相关人员需要借助随身携带的校园卡来实现所述教室用电设备的开启,能够有效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教室后任意开启用电设备造成的用电浪费。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人员在离开教室后通常会有意识地取走校园卡,能够有效避免最后离开教室的人员不能自觉关闭用电设备的开关造成的用电浪费。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教室用电控制系统还能节省不必要的后勤人力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室用电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执行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室用电控制系统的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室用电控制系统的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室用电控制系统的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图标:10-教室用电控制系统;100-主控单元;101-第一输出端口;102-第二输出端口;103-第三输出端口;110-校园卡接口;120-信息采集单元;122-第二三极管;123-有源蜂鸣器;130-感应单元;133-第三三极管;134-LED提示灯;140-执行单元;141-第一三极管;142-继电器;1421-第一连接端;1422-第二连接端;1423-第三连接端;160-直流稳压电源;20-供电电源;21-火线;22-地线;23-零线;200-教室用电设备;240-第四连接端;250-第五连接端;260-第六连接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室用电控制系统10的连接示意图。所述教室用电控制系统10包括校园卡接口110、信息采集单元120、感应单元130、执行单元140和主控单元100。其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20和所述感应单元均设置于所述校园卡接口110,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20、所述感应单元130和所述执行单元140均与所述主控单元100连接。所述校园卡接口110用于接入校园卡。本实施例中,所述校园卡接口110可以被设计成卡槽形状,以便于校园卡的插入。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20用于在有校园卡接入所述校园卡接口110时采集该校园卡中储存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100。可选地,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20可以是短距离通信单元。进一步地,所述短距离通信单元可以是射频收发芯片。更进一步地,所述射频收发芯片可以是nRF2401。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感应单元130在工作期间感应到有校园卡接入所述校园卡接口110时,向所述主控单元100发送电信号,该电信号指示有校园卡接入所述校园卡接口110。相应地,若所述主控单元100在所述感应单元130工作期间未接收到该电信号时,则表明所述校园卡接口110中未接入校园卡。可选地,所述感应单元130可以是光电对管。所述执行单元140用于控制教室用电设备与供电电源之间的通断。本实施例中,所述教室用电设备包括灯光设备、多媒体设备、空调设备等等。所述供电电源指供电的交流电源(如,220V交流电源),包括火线、地线和零线。所述主控单元100用于确定与所述身份信息绑定的人员是否具有操作权限,若是,则控制所述执行单元140将所述教室用电设备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即,所述所述教室用电设备与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连接),并在所述感应单元130无法感应到所述校园卡时,将所述教室用电设备与所述供电电源断开连接(即,所述所述教室用电设备与所述供电电源的零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100可以是单片机。实际应用中,将要使用所述教室用电设备的人员进入教室时,通过将随身携带的校园卡放入所述校园卡接口110中来开启所述教室用电设备,并且在离开教室时再通过将校园卡从所述校园卡接口110中取走来关闭所述教室用电设备。一方面,由于相关人员需要借助随身携带的校园卡来实现所述教室用电设备的开启,能够有效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园卡接口,用于接入校园卡;设置于所述校园卡接口的信息采集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在有校园卡接入所述校园卡接口时采集该校园卡中储存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设置于所述校园卡接口的感应单元;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中电流方向指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的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控制部分和被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其中之一连接,所述被控制部分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教室用电设备和供电电源的零线,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的地线;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的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身份信息绑定的人员是否具有操作权限,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导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并在所述感应单元无法感应到所述校园卡时,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导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园卡接口,用于接入校园卡;设置于所述校园卡接口的信息采集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在有校园卡接入所述校园卡接口时采集该校园卡中储存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设置于所述校园卡接口的感应单元;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中电流方向指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的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控制部分和被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其中之一连接,所述被控制部分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教室用电设备和供电电源的零线,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的火线,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的地线;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的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身份信息绑定的人员是否具有操作权限,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导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并在所述感应单元无法感应到所述校园卡时,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导通状态,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室用电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中电流方向指向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的一端与第二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以及,有源蜂鸣器,所述有源蜂鸣器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其中之一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导通状态发生变化时控制所述第二三极管导通,使所述有源蜂鸣器鸣叫。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教室用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室用电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主控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