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962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护元件,相对于能够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产生误动作。保护元件(10)具有:正极(22)以及负极(24)、电极间导体(26)、接合件(28)、压缩螺旋弹簧、热能供给部(32)以及保持体(34)。电极间导体(26)配置为横跨正极(22)以及负极(24)。接合件(28)使电极间导体(26)分别与正极(22)以及负极(24)接合。压缩螺旋弹簧向电极间导体(26)施加分离力。热能供给部(32)向接合件(28)供给热能。正极(22)的一侧板状部(50)的一端(60)突出到保持体(34)之外。一侧板状部(50)是板状。负极(24)的另一侧板状部(54)的一端(64)朝向与一侧板状部(50)不同的方向突出到保持体(34)之外。另一侧板状部(54与一侧板状部(5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另一侧板状部(54)是板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保护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元件。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保护元件的专利技术。在专利文献1的保护元件中,使通过过电流的通电而发热的过电流发热性片的两端部的各端部与一对电极中的各电极直接接触。在该接触的基础上,过电流发热性片的各端部与各电极彼此通过低熔点可熔件连接。在专利文献1的保护元件中,设置有持有应力热能的弹簧,该弹簧能使过电流发热性片从电极脱离。在专利文献1的保护元件中,附加了电阻器,该电阻器在被保护设备异常时被通电而发热,并且通过其产生的热使低熔点可熔件熔融。而且,在电阻器的主体上设置有绝缘包覆层。电阻器主体的两端部隔着绝缘包覆层与各电极接触。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保护元件,即使在施加直流电下使用,也能够排除低熔点合金的移动来准确地进行过电流切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20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保护元件中,存在难以设计能够保护流过较大电流的电路的规格的问题。如果想要设计能够保护流过较大电流的电路的规格,则容易产生误动作。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元件,相对于能够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难以产生误动作。解决问题的手段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元件进行说明。此外,在该部分中使用的附图标记是用于帮助理解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是在将内容限定在图示的范围内。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保护元件10、310包括:一对电极22、24、电极间导体26、接合件28、弹性体30、热能供给部32以及保持体34、334。电极间导体26是配置在一对电极22、24之间的导体。接合件28使电极间导体26分别与一对电极22、24中的每一个接合。弹性体30向电极间导体26施加分离力。热能供给部32向接合件28供给热能。保持体34、334保持一对电极22、24、电极间导体26、接合件28、弹性体30以及热能供给部32。分离力是使电极间导体26从一对电极22、24离开的方向的力。接合件28的强度在规定的温度下低于规定的强度。该规定的温度是通过从热能供给部32供给热能而达到的温度。规定的强度是承受分离力的强度。一对电极22、24中的一个具有一侧板状部50。一侧板状部50的一端60突出到保持体34、334之外。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通过接合件28与电极间导体26接合。一侧板状部50是板状。一对电极22、24中的另一个具有另一侧板状部54。另一侧板状部54的一端64朝向与一侧板状部50不同的方向突出到保持体34、334之外。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通过接合件28与电极间导体26接合。另一侧板状部54与一侧板状部5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另一侧板状部54是板状。通过热能供给部32向接合件28供给热能,如果接合件28达到规定的温度,则接合件28的接合强度低于规定的强度。如果接合件28的接合强度低于规定的强度,则接合件28不能承受分离力。由于不能承受分离力,因此,电极间导体26通过弹性体30与一对电极22、24分离。由此,一对电极22、24之间的电流被切断。能够使电流从一对电极22、24中的一个经由电极间导体26向一对电极22、24中的另一个流动,直到热能供给部32向接合件28供给热能为止。随着电流流动,一对电极22、24和电极间导体26产生热。由于一侧板状部50的一端60突出到保持体34、334之外,因此,一对电极22、24和电极间导体26产生的热量向保持体34、334之外流出。由于另一侧板状部54的一端64朝向与一侧板状部50不同的方向突出到保持体34、334之外,因此,一对电极22、24和电极间导体26产生的热量向保持体34、334之外流出。另一侧板状部54与一侧板状部5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和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通过接合件28与电极间导体26接合。由此,从一对电极22、24中的一个经由电极间导体26向一对电极22、24中的另一个流动的电流的路径中的下述的部分配置在同一平面上。该部分是由一侧板状部50形成的部分以及由另一侧板状部54形成的部分。如果电流的路径的某一部分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则与该部分不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情况相比,能抑制该部分的电流的路径的距离。如果能抑制距离,则电阻变小。如果电阻变小,则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发热量减少。一侧板状部50是板状。另一侧板状部54也是板状。板状的电极与直径与该板状的电极的厚度相等的线状的电极相比,电阻较小。如果电阻变小,则相对于流动的电流大小来说,发热量变少。如果一对电极22、24产生的热量少且该热量向保持体34、334之外流出,则与不是这样的情况相比,接合件28的温度很难上升。如果接合件28的温度很难上升,则与该温度容易上升的情况相比,通过一对电极22、24产生的热,使得接合件28的接合强度低于规定的强度的可能性变低。如果该可能性变低,则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产生误动作。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保护元件,相对于能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产生误动作。另外,优选地,上述的一对电极22、24中的一个除了一侧板状部50之外,还具有一侧支撑部52、352。一侧支撑部52、352设置在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以通过与保持体34、334接触来支撑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一对电极22、24中的另一个除了另一侧板状部54之外,还具有另一侧支撑部56、356。另一侧支撑部56、356设置在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以通过与保持体34、334接触来支撑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一侧支撑部52、352通过与保持体34、334接触来支撑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另一侧支撑部56、356通过与保持体34、334接触来支撑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由此,与没被支撑的情况相比,一侧板状部50以及另一侧板状部54的位置稳定。如果位置稳定,则电流的路径稳定。如果电流的路径稳定,则电流的路径的长度也稳定。如果该长度稳定,则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产生误动作。或者,优选地,上述的一侧支撑部52具有一侧接触部80和一侧连接部82。一侧接触部80与保持体34接触。一侧接触部80与一侧板状部50相对。一侧接触部80是金属制。一侧连接部82使一侧接触部80的一端100和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连接。一侧连接部82是金属制。在该情况下,优选地,另一侧支撑部56具有另一侧接触部86和另一侧连接部88。另一侧接触部86与保持体34接触。另一侧接触部86与另一侧板状部54相对。另一侧接触部86是金属制。另一侧连接部88使另一侧接触部86的一端102和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连接。另一侧连接部88是金属制。如果一侧接触部80与一侧板状部50相对,并且另一侧接触部86与另一侧板状部54相对,则与下述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一对电极22、24的间隔变狭窄。该情况是指,当从一侧连接部82观察时,一侧接触部80配置在与一侧板状部50相反的一侧,以及当从另一侧接触部86观察时,另一侧接触部86配置在与另一侧板状部54相反的一侧的情况。一侧接触部80与保持体34接触,一侧连接部82使一侧接触部80的一端100和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连接。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元件,具有:一对电极;电极间导体,为配置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导体;接合件,使所述电极间导体分别与所述一对电极中的每一个接合;弹性体,向所述电极间导体施加分离力;热能供给部,向所述接合件供给热能;以及保持体,保持所述一对电极、所述电极间导体、所述接合件、所述弹性体以及所述热能供给部,所述分离力是使所述电极间导体从所述一对电极离开的方向的力,所述接合件的接合强度在规定的温度下低于规定的强度,所述规定的温度是通过从所述热能供给部供给所述热能而到达的温度,所述规定的强度是承受所述分离力的强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电极中的一个具有板状的一侧板状部,该一侧板状部的一端突出到所述保持体之外,另一端通过所述接合件与所述电极间导体接合,所述一对电极中的另一个具有板状的另一侧板状部,该另一侧板状部的一端朝向与所述一侧板状部不同的方向突出到所述保持体之外,另一端通过所述接合件与所述电极间导体接合,并且该另一侧板状部与所述一侧板状部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7 JP 2017-2008261.一种保护元件,具有:一对电极;电极间导体,为配置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导体;接合件,使所述电极间导体分别与所述一对电极中的每一个接合;弹性体,向所述电极间导体施加分离力;热能供给部,向所述接合件供给热能;以及保持体,保持所述一对电极、所述电极间导体、所述接合件、所述弹性体以及所述热能供给部,所述分离力是使所述电极间导体从所述一对电极离开的方向的力,所述接合件的接合强度在规定的温度下低于规定的强度,所述规定的温度是通过从所述热能供给部供给所述热能而到达的温度,所述规定的强度是承受所述分离力的强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电极中的一个具有板状的一侧板状部,该一侧板状部的一端突出到所述保持体之外,另一端通过所述接合件与所述电极间导体接合,所述一对电极中的另一个具有板状的另一侧板状部,该另一侧板状部的一端朝向与所述一侧板状部不同的方向突出到所述保持体之外,另一端通过所述接合件与所述电极间导体接合,并且该另一侧板状部与所述一侧板状部配置在同一平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电极中的一个除了所述一侧板状部之外,还具有一侧支撑部,该一侧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一侧板状部的所述另一端,以通过与所述保持体接触来支撑所述一侧板状部的所述另一端,所述一对电极中的另一个除了所述另一侧板状部之外,还具有另一侧支撑部,该另一侧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另一侧板状部的所述另一端,以通过与所述保持体接触来支撑所述另一侧板状部的所述另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侧支撑部具有:金属制的一侧接触部,与所述保持体接触且与所述一侧板状部相对;以及金属制的一侧连接部,使所述一侧接触部的一端和所述一侧板状部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另一侧支撑部具有:金属制的另一侧接触部,与所述保持体接触且与所述另一侧板状部相对,以及金属制的另一侧连接部,使所述另一侧接触部的一端和所述另一侧板状部的所述另一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供给部具有:一侧热能生成部,与所述一侧板状部接触,隔着所述一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嘉明洼田彰博
申请(专利权)人:内桥艾斯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