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931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13:00
本申请涉及短路元件。所述短路元件具有:第1电极、与所述第1电极邻接设置的第2电极、第1可熔导体以及加热所述第1可熔导体的发热体,所述第1可熔导体被所述第1电极支撑,通过熔融而在所述第1电极、第2电极之间连续地凝集,从而使所述第1电极、第2电极产生短路,在所述第2电极的与所述第1电极的相反侧,或在所述第1电极的与所述第2电极的相反侧,设置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的发热体引出电极,所述发热体引出电极构成与所述第1电极、第2电极和所述第1可熔导体电性地独立的向所述发热体供电的供电通路,所述第1可熔导体向着所述第2电极侧突出而被支撑。

Short circuit element

This application relates to short circuit elements. The short circuit element has a first electrode, a second electrode adjacent to the first electrode, a first fusible conductor and a heater heating the first fusible conductor, which is supported by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continuously condenses between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by melting, thereby causing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to be short-circuit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first electrode, or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a heating body extraction electr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heating body is provided. The heating body extraction electrode constitutes an electrically independent power supply path to the heating body with the first electrode, the second electrode and the first fusible conductor electrically independent, and the first fusible conductor electrically supplies electricity to the heating body. The pole protrudes and is suppor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路元件本申请是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5年6月3日,申请号为201580028661.8,专利技术名称为《短路元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电信号使断路状态的电源线、信号线发生物理的且电性的短路的短路元件。本申请以2014年6月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2014-116003为基础主张优先权,通过参考该申请而援用于本申请中。
技术介绍
能够反复充电利用的二次电池,大多加工成电池组来提供给用户。特别是重量能量密度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为了确保用户和电子机器的安全,一般会在电池组中内藏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等众多保护线路,具有在预定的情形下阻断电池组的输出的功能。这种保护元件中,使用内藏于电池组的FET开关来进行输出的ON/OFF,由此来进行电池组的过充电保护或过放电保护动作。但是,在因某种原因FET开关发生短路破坏的情形下,在施加雷电浪涌等流过瞬间的大电流的情形下,或者在因电池单元的寿命而使得输出电压异常下降、相反地输出过大异常电压、电池单元的各自电压的差异变大的情形下,就不得不保护电池组、电子机器免于起火等事故。在此,对于这样的能够想象到的一切异常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路元件,其具有:第1电极、与所述第1电极邻接设置的第2电极、第1可熔导体以及加热所述第1可熔导体的发热体,所述第1可熔导体被所述第1电极支撑,通过熔融而在所述第1电极、第2电极之间连续地凝集,从而使所述第1电极、第2电极产生短路,在所述第2电极的与所述第1电极的相反侧,或在所述第1电极的与所述第2电极的相反侧,设置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的发热体引出电极,所述发热体引出电极构成与所述第1电极、第2电极和所述第1可熔导体电性地独立的向所述发热体供电的供电通路,所述第1可熔导体向着所述第2电极侧突出而被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6.04 JP 2014-1160031.一种短路元件,其具有:第1电极、与所述第1电极邻接设置的第2电极、第1可熔导体以及加热所述第1可熔导体的发热体,所述第1可熔导体被所述第1电极支撑,通过熔融而在所述第1电极、第2电极之间连续地凝集,从而使所述第1电极、第2电极产生短路,在所述第2电极的与所述第1电极的相反侧,或在所述第1电极的与所述第2电极的相反侧,设置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的发热体引出电极,所述发热体引出电极构成与所述第1电极、第2电极和所述第1可熔导体电性地独立的向所述发热体供电的供电通路,所述第1可熔导体向着所述第2电极侧突出而被支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元件,所述第1可熔导体在与所述第2电极分隔开的同时而相互重叠。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路元件,所述发热体引出电极设置在与所述第1电极、第2电极相比更远离所述发热体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路元件,具有:与所述发热体引出电极邻接设置的发热体供电电极、以及在所述发热体引出电极和所述发热体供电电极之间连续地搭载的第2可熔导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路元件,在所述第1可熔导体熔融且由该第1可熔导体的熔融导体引起所述第1电极、第2电极之间短路之后,所述第2可熔导体熔融,将所述发热体引出电极和所述发热体供电电极之间阻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路元件,所述第1可熔导体设置在比所述第2可熔导体更接近所述发热体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路元件,所述第1可熔导体形成为比所述第2可熔导体的截面积更小。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路元件,所述第1可熔导体比所述第2可熔导体的熔点更低。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路元件,所述发热体隔着绝缘层与所述第1电极连接或者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路元件,在所述第2电极上连接辅助可熔导体,所述发热体隔着所述绝缘层也与所述第2电极连接。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路元件,所述第1和/或第2电极的一部分被由热传导率为10W/m·K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田吉弘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