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式油雾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2832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50
一种吸入式油雾润滑系统,包括安装于立轴下方的吸油泵,吸油泵的一侧设有吸气口,吸气口和吸油泵与立轴之间的缝隙连接下油雾腔,下油雾腔通过下油道连接油雾上升腔,油雾上升腔通过上油道与设置于立轴的上部一侧的上油雾腔相连,立轴的上部远离上油雾腔的一侧设有油叶轮,油叶轮旁设有回流油道,回流油道连接回流油雾收集腔。该系统通过油雾润滑的方式对设备实现均匀润滑,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还能有效保证轴承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入式油雾润滑系统
本技术属于碟式分离机润滑
,具体涉及一种吸入式油雾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的齿轮及皮带传动分离机轴承的润滑采用润滑油及润滑油雾两种方式并存的形式,然而润滑油虽然能保证轴承均匀的被润滑,但其散热效果差,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入式油雾润滑系统,利用小孔射流的原理将射入的润滑油均匀分散成油雾,增强润滑后的散热效果,保证轴承的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一种吸入式油雾润滑系统,包括安装于立轴下方的吸油泵,吸油泵的一侧设有吸气口,吸气口和吸油泵与立轴之间的缝隙连接下油雾腔,下油雾腔通过下油道连接油雾上升腔,油雾上升腔通过上油道与设置于立轴的上部一侧的上油雾腔相连,立轴的上部远离上油雾腔的一侧设有油叶轮,油叶轮旁设有回流油道,回流油道连接回流油雾收集腔。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是:吸油泵与立轴的下端沿同一轴线连接。优选地,油雾上升腔与回流油雾收集腔对称设置于立轴两侧。优选地,吸气口设置于油线上方,吸油泵的吸油口位于油线下方。优选地,吸油泵的吸油孔的孔径为3-6mm。优选地,油叶轮的转速为7500-12000r/min。本技术有益效果为:该系统通过油雾润滑的方式对设备实现均匀润滑,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还能有效保证轴承的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入式油雾润滑系统,包括安装于立轴2下方的吸油泵1,吸油泵1的一侧设有吸气口3,吸气口3和吸油泵1与立轴2之间的缝隙连接下油雾腔4,下油雾腔4通过下油道5连接油雾上升腔6,油雾上升腔6通过上油道7与设置于立轴2的上部一侧的上油雾腔8相连,立轴2的上部远离上油雾腔8的一侧设有油叶轮9,油叶轮9旁设有回流油道10,回流油道10连接回流油雾收集腔11。吸油泵1与立轴2的下端沿同一轴线连接。油雾上升腔6与回流油雾收集腔11对称设置于立轴两侧。吸气口3设置于油线上方,吸油泵1的吸油口位于油线下方。吸油泵1的吸油孔的孔径为3-6mm。油叶轮9的转速为7500-12000r/min。吸油泵1吸入润滑油,同时吸入大量的空气,在空气的带动下,小孔射流的原理,射入的润滑油被空气均匀的分散成油雾,油雾在上部油叶轮9的作用下自下而上分别进入下部轴承和上部轴承,再在油叶轮9的作用下自上而下汇集到底部进入回流油雾收集腔11。该系统通过油雾润滑的方式对设备实现均匀润滑,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还能有效保证轴承的寿命。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入式油雾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立轴下方的吸油泵,所述吸油泵的一侧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和所述吸油泵与所述立轴之间的缝隙连接下油雾腔,所述下油雾腔通过下油道连接油雾上升腔,所述油雾上升腔通过上油道与设置于所述立轴的上部一侧的上油雾腔相连,所述立轴的上部远离所述上油雾腔的一侧设有油叶轮,所述油叶轮旁设有回流油道,所述回流油道连接回流油雾收集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入式油雾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立轴下方的吸油泵,所述吸油泵的一侧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和所述吸油泵与所述立轴之间的缝隙连接下油雾腔,所述下油雾腔通过下油道连接油雾上升腔,所述油雾上升腔通过上油道与设置于所述立轴的上部一侧的上油雾腔相连,所述立轴的上部远离所述上油雾腔的一侧设有油叶轮,所述油叶轮旁设有回流油道,所述回流油道连接回流油雾收集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入式油雾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泵与所述立轴的下端沿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李邦王友强黄菊莲闫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