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遵义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脑靶向作用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652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12
一种具有脑靶向功能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制剂,包括组分:白藜芦醇、BCA、乳铁蛋白溶液、OH‑PEG‑MAL和注射用水。包括如下步骤:一、白藜芦醇纳米粒的制备;二、洗脱液A的配制;三、乳铁蛋白修饰白藜芦醇纳米粒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制剂通过用乳铁蛋白修饰后,制成乳铁蛋白修饰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具有脑靶向的纳米粒药物剂型,增强白藜芦醇的脑靶向和抗AD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脑靶向作用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脑靶向作用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及其制备工艺,属于医药制剂

技术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逐渐减退、认知和学习能力下降、精神萎靡和行为学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学主要改变包括:脑神经元缺失、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和β淀粉样蛋白(βetaamyloidpeptides,Aβ)沉积所导致的神经细胞外的老年斑形成(Senileplaque,SP)。虽然AD的发病机制研究已百年有余,但至今仍没有定论,存在众多假说,包括胆碱能神经元假说、β淀粉样蛋白毒性假说、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假说和自由基损伤假说等。2016年由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调查分析报告中指出:在美国老年痴呆症的人年龄≥65年长期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的估计是2360亿美元。可见,AD患者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尽管世界各国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但临床上尚无根治AD的药物。目前,临床主要防治AD的药物有:抗胆碱能药物多奈哌齐、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和抗氧化剂维生素E等一线药物。此外,还有针对Aβ疫苗、中药以及预防性保健药物等。AD的一线治疗药物及Aβ疫苗因疗效或毒副作用等原因在临床应用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故此人们开始关注中药及预防性保健药物对延缓AD的作用及机理。中医药因其特有的优势在治疗AD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引起广大学者的兴趣。现已研究发现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当归、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等有改善AD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尤其是Res良好的神经元保护效果已吸引了大量科研工作者去进一步的探索。Res化学名为3,5,4-三羟基-1,2-二苯乙烯,是广泛存在于葡萄、虎杖、花生等植物性食物或药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研究发现,Res是一种植物抗毒素,大约有70多种植物可以产生Res用以抵御真菌和细菌等病原体攻击。动物实验证实,Res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抗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抗炎、神经保护以及类雌激素作用等。其中,Res抗β-淀粉样蛋白毒性作用、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及改善AD海马组织中锥体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Res可改善AD小鼠模型学习和认知能力,有效抑制AD小鼠海马Aβ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但因Res为脂溶性化合物,其普通制剂通过口服或者注射给药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低,并且如何保证药物能顺利进入脑组织内并保持有效的治疗浓度尚未解决。因此,提高Res生物利用度和穿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达到脑组织的浓度是有利于Res发挥治疗作用的必要条件。目前,药物脑内递送系统的研究中,非侵袭性给药途径已成为国内外脑内靶向给药的研究重点。非侵袭性给药途径主要包括经鼻腔给药系统、单克隆抗体导向给药系统、纳米粒递送系统、载体或受体介导给药系统等。这些脑靶向给药系统能够“挑战”BBB的屏障作用,并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尤以通过受体介导的微粒给药脑内递送系统的研究最为成功。其通过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抑制或对微粒给药系统的表面进行修饰以延长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系统的保留时间,使药物有充足的时间穿透BBB进入脑内而起到治疗作用。在此类研究中,通常选择将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作为给药载体,并在NPs上连接配体以配体-受体的形式将药物递送入脑。NPs用于递送药物透过BBB的方法近年来已引起人们极大关注。NPs是药剂学领域研究中较为活跃的一系列新型超微小给药系统的统称,粒径在10-1000nm。最早研究的以NPs为载体传递入脑的药物是六肽化合物dalargin,其具有中枢镇痛作用,但外周给药无疗效,其药效学实验证明dalargin-PBCA-NPs经吐温-80表面修饰后静注给药可以将dalargin顺利输送入脑发挥镇痛作用。随后,对二肽化合物kytorpHin以及筒箭毒碱等的研究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此外,采用优化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也能透过BBB产生生物学效应。还有研究表明,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纳米载体系统药物ACNPs-DOX-DSPE-PEG2000-anti-CD20是一个单克隆抗体与化疗剂的有效制剂,可应用于靶向化疗特异性细胞。Koziara等采用在体灌注模型证明了紫杉醇-NPs能显著提高脑摄取量,且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的NPs注射混悬液(Abraxane®)在2005年初获得FDA的批准。在NPs的研究中,以聚氰基丙烯酸烷酯(Polyalkylcyanoacrylate,ACA)为代表的载体材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物降解型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ACA包括氰基丙烯酸甲酯、乙酯、正丁酯、异丁酯及异己酯等衍生物,在体内降解方式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生成甲醛;二是在酯酶作用下降解为异丁醇通过肾脏代谢后尿液排出,在碱性环境下ACA主要通过酯酶降解,降解速度随烷基链的增长而降低。因氰基丙烯酸正丁酯(Butylcyanoacrylate,BCA)烷基链较长、降解慢、体内耐受性好,深受广大学者的青睐。由于ACA单体结构上含有氰基和羧基两个吸电子基团,使得β-C原子显示出很强的正电性。因此,只要有阴离子存在,即便在极少量的水、醇及弱碱作用下均会迅速使单体发生阴离子聚合。正是ACA这种特有化学活性,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聚合速度来制备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纳米微粒,调节聚合环境下液相pH值来引发或停止聚合反应。此制备工艺较为简单,适合于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有研究发现,在AD和帕金森病等病理状态下脑微血管和神经元上的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受体表达均会增加。Lf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阳离子糖蛋白,属于转铁蛋白家族。它由约690个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组成多肽链环形成了两个球形叶片,各包含一个铁结合位点。除了参与铁代谢,Lf还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己有研究证实,Lf可以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转运入脑,且该转运过程为单向转运,无明显的跨细胞降解[27]。此外,有研究发现,在加入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拮抗剂后,该转运过程可以被抑制70%以上,说明Lf还可能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转运入脑。经Lf修饰的生物可降解NPs的脑内递药研究也证实了Lf-NPs比空白NPs的脑靶向指数增加2.49倍,且在Lf-NPs浓度为3mg/mL时细胞活力均保持在80以上,展示了Lf-NPs良好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实验选择BCA为载体材料制备Res-NPs,借助羟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Hydroxyl-PEG-Maleimide,OH-PEG-MAL)作为中间“桥梁”链接Res-NPs与Lf,得到Lf修饰的Res-NPs(LactoferrinmodifiedResveratrolNanoParticles,Lf-Res-NPs),期望其借助Lf以受体介导胞吞转运方式增加Res的脑内转运,提高Res对AD的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白藜芦醇体内生物利用度低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脑靶向功能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组分:白藜芦醇、BCA、乳铁蛋白溶液、OH‑PEG‑MAL和注射用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脑靶向功能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组分:白藜芦醇、BCA、乳铁蛋白溶液、OH-PEG-MAL和注射用水。2.一种具有脑靶向功能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制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白藜芦醇纳米粒的制备:精密称量右旋糖酐7050.0mg溶解于8mL注射用水中,调节pH至2.0,作为水相;再精密称量48mg白藜芦醇,并精密量取BCA52μL,溶解于4mL丙酮中,作为油相;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油相缓慢滴加入水相中,搅拌速度为800rpm,搅拌3.7h后,调节pH至7.0,再继续搅拌0.5h,最后将此混悬液于40℃旋转蒸发除去丙酮,制得白藜芦醇纳米粒混悬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林茂高仕琴王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