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的制药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7131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白藜芦醇的新适应症。提供证据表明白藜芦醇具有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脏破裂并发症的新用途。提出白藜芦醇具有抑制促炎因子-不规则趋化因子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作用,从而达到降低心肌炎症、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发生率的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藜芦醇用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破裂并发症的新用途,提出白藜芦醇具有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发生的疗效。
技术介绍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致命性并发症,文献报道左心室游离壁的破裂最常见,发生率为1% -3%,是乳头肌断裂和室间隔穿孔的8-10倍。国内外文献报道,心脏破裂占院内急性心肌梗死总死亡人数的15. 8% -3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破裂后病情进展快,迅速出现循环衰竭甚至死亡,病死率高,临床救治手段非常有限,且成功率很低。因此,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为了找到合适的治疗靶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发生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发现人体抑癌基因P53的缺失、糖原合成酶激酶 _3α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α , GSK-3 α )的激活、蛋白聚糖 4 (Syndecan-4)等能够抑制心肌梗死小鼠发生心脏破裂的发生,而炎症浸润则促进心脏破裂。另外促进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增强其稳定性的生物制剂的研究也在进行中,有望提供新的治疗靶点,但是目前还在动物实验阶段,距临床应用还有较长的时间。白藜芦醇存在于葡萄科、百合科、豆科等70多种植物中,在葡萄中的含量尤为丰富。每克新鲜的葡萄皮中约含白藜芦醇50-100 μ g。而在红葡萄酒中的浓度高达I. 5-30mg/L。它属于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化学结构如下OH分子式为C14H1203,化学名为3,4',5_三羟基二苯乙烯。白藜芦醇为无色针状结晶,易溶于丙二醇、乙醚、氯仿、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可制备成用于口服的片剂、胶囊和用于静脉注射的针剂。人口服白藜芦醇1.5mg/kg可在30分钟内达到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并在120分钟内恢复。人的有效口服剂量是4mg/kg。小鼠白藜芦醇口服的半数致死量是1000mg/kg。白藜芦醇可制成含量10-300mg的片剂,也可制成IO-IOOmg的粉针剂。随着对白藜芦醇研究的深入,其广泛的药理作用逐渐被发现,如抗肿瘤、抗抗炎、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抗衰老(抗氧化和抗自由基)及雌激素样活性等,它还能减轻多种因素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白藜芦醇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作用包括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抗细胞凋亡、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动物实验研究证实白藜芦醇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大鼠心肌冠脉结扎后ST段抬高,降低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抑制凋亡蛋白Fas、Bax的表达,增强抑凋亡蛋白Bcl_2的表达,抑制左室短轴缩短率的下降和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也证实心肌梗死后患者每天服用白藜芦醇胶囊10mg,连续3个月,能够明显改善左室功能和内皮功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此外,目前还没有关于高剂量摄人白藜芦醇的安全性和副作用的报道。白藜芦醇在普通剂量范围内没有发现有任何值得注意的不良作用被报道。由此认为,白藜芦醇对于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但是白藜芦醇制剂抑制心脏破裂的药理作用目前并无报道,我们的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以抑制心肌梗死小鼠的急性期死亡率,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可以用于预防心梗后心脏破裂。与国内外现有报道不同,而具有用途的新颖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使用白藜芦醇(美国sigma公司生产)进行了治疗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小鼠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以抑制心肌梗死小鼠的急性期死亡率,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显示小鼠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符合诊断标准。图2.小鼠总生存率分析,显示白藜芦醇治疗组(MI+RES)生存率明显高于不治疗的心肌梗死组(MI),且死亡主要集中在前10天。图3.心脏破裂示例图,显示了冠状动脉结扎位置和心脏破裂的位置。图4.心脏破裂的发生率,心肌梗死未治疗组(A)和白藜芦醇治疗组(B)的发生率分别为48. 6%和15. 8%。图5.免疫组化结果,发现白藜芦醇治疗组小鼠心肌的Fractalkine及ICAM-I的表达较未治疗组显著下调(MI =心肌梗死,RES =白藜芦醇,Sham =假手术组)具体实施例方式白藜芦醇药物制剂腹腔注射预防小鼠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I实验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并发症发生的治疗作用。2受试药物白藜芦醇(美国sigma公司生产)粉针剂,用丙二醇溶解。3实验动物C57BL/6雄性小鼠(11-12周龄),体重约25_30g,共85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粤2006-0015。4实验方法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采用11-12周龄C57BL/6雄性小鼠,体重约25-30g,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实验小鼠。麻醉后,将小鼠仰卧位固定四肢于操作台上。胸前区脱毛,手术区消毒,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潮气量O. 5ml、呼吸频率130次/min)。经胸骨左侧第四肋间开口,钝性分离皮下肌肉,暴露心脏。以8号尼龙线穿过左心耳下缘1-2_处的2/3心肌层,结扎左侧冠脉(小鼠部分前降支和左旋支)。实验过程中心电图实时监测,以小鼠心肌颜色变白且心电图ST段持续弓背抬高(> 1/2R波)呈单峰曲线作为模型成功标志(图I)。逐层关胸,拔出气管插管,术后小鼠保温护理。5白藜芦醇药物制剂的投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假手术+丙二醇组;假手术+白藜芦醇组;心肌梗死+丙二醇组;心肌梗死+白藜芦醇组。心肌梗死术后12h存活小鼠随机给予白藜芦醇治疗或溶剂丙二醇。白藜芦醇按照20mg/kg/日的剂量给予腹腔注射。治疗和观察时间为6周。6观察指标小鼠的生存情况和死亡原因,白藜芦醇治疗对促炎因子的影响。7实验结果D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白藜芦醇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小鼠的生存状况(Log-rank P = O. 022),累积生存率从55%增加至80% (图2 :MI =心肌梗死,RES =白藜芦醇,Sham=假手术组)。2)心脏破裂是小鼠心肌梗死急性期(图3显示梗死心肌的破裂处)死亡的主要原因(占90%以上),心肌梗死组心脏破裂发生率为48. 6% (图4A),心肌梗死+白藜芦醇组的心脏破裂发生率为15.8% (图4B),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 <0.01),表明白藜芦醇治疗能有效减少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破裂发生。3)免疫组化发现白藜芦醇治疗组小鼠心肌的Fractalkine及ICAM-I的表达较未治疗组显著下调(图5 :MI =心肌梗死,RES =白藜芦醇,Sham =假手术组)。实验结果表明心脏破裂 是小鼠心肌梗死急性期(心肌梗死发生后的10天内)死亡的主要原因,白藜芦醇治疗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小鼠的生存率,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白藜芦醇还使促炎因子Fractalkine及ICAM-I的表达水平下降。实验结论白藜芦醇治疗能有效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发生心脏破裂,提高生存率。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意义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破裂,病死率高,临床抢救和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且成功率很低。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白藜芦醇能够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破裂发生,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白藜芦醇已经用于临床治疗心脏破裂之外的其他疾病,并被证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白藜芦醇在制备预防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禹林禤婉玲宾建平吴冰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