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556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箱涵和两个进水管,所述排水箱涵包括第一排水渠和两个连接进水口的第二排水渠,所述第二排水渠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两侧,所述进水管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水渠的外侧,所述进水管入口连通于外界排水管道,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渠;所述第二排水渠底部有弧形流槽,所述弧形流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底端平齐,所述第二排水渠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宽度,所述第二排水渠与所述第一排水渠之间有溢流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水渠道内易产生淤积减少渠道排水能力,使得地面的雨水不能通过渠道及时排放雨水,从而产生水浸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镇人口急剧增加,虽然给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也加重了城市洪涝风险,给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雨水排放由原有的自然沟排水为主,逐渐发展成为管道和渠道排水为主。在雨水经地面径流后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质,当雨水量较小时,雨水在管道和渠道中的流速较低,水中所含固体颗粒会沉积在管道底部,由于雨水和固体颗粒物质在流动时不能实现完全分离,且还有污水会汇流入管道和渠道中,当雨水在管道和渠道的流速较慢时,雨水和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会沉积在管道的底部和渠道的底部,当沉积物越来越多时,管道和渠道的过水断面就会减少,管道和渠道的排水能力也降低,进而使得地面的雨水不能通过管道和渠道及时排放,从而产生水浸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和渠道的排水能力较低,使得地面的雨水不能通过管道和渠道及时排放从而产生水浸现象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其包括排水箱涵和两个进水管,所述排水箱涵包括第一排水渠和两个连接进水口的第二排水渠,两个所述第二排水渠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两侧,两个所述进水管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水渠的外侧,所述进水管入口连通于外界排水管道,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渠;所述第二排水渠底部有弧形流槽,所述弧形流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底端平齐,所述第二排水渠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宽度,所述第二排水渠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高度,所述第一排水渠与所述第二排水渠之间设有溢流堰。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水渠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宽度比例小于等于1/5。可选的,两个所述进水管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水渠的外侧,所述第二排水渠的溢流高度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高度比例为1/2。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为PVC管。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水渠的坡度和所述第二排水渠的坡度相同。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当外部雨水需要进行排放时,雨水通过进水管排放到排水箱涵中,而进水管的出水口连通于第二排水渠,由于第二排水渠的底端设有弧形流槽,弧形流槽可增大雨水的流速,将雨水中固体颗粒物冲去河道和水体中;第二排水渠的宽度小于第一排水渠的宽度,第二排水渠的高度小于第一排水渠的高度,第二排水渠的断面相对于第一排水渠的断面面积小,由此第二排水渠具有较大的水力半径,其雨水水流速度较大,因此,从进水管的出水口流入的雨水需先经过第二排水渠,在雨水经过第二排水渠时,由于弧形流槽的作用,雨水所携带的固体颗粒物不容易在排水箱涵中产生沉淀,更进一步的是,当需要排放的雨水超过第二排水渠的容纳量时,雨水会从第二排水渠的顶部溢流至第一排水渠中,溢流出的雨水由第一排水渠进行排放,因固体颗粒物被雨水在第二排水渠中冲流到河道或者水体,固体颗粒物不会在水渠中沉积。所以,本技术的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较强,在雨水量较少或者雨水量较多时,均能使得地面的雨水通过管道和渠道及时排放,从而避免产生水浸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排水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箱涵;11、第一排水渠;12、第二排水渠;121、弧形流槽;122、溢流堰;2、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其包括排水箱涵1和两个进水管2,排水箱涵1包括第一排水渠11和两个有进水口的第二排水渠12,两个第二排水渠12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排水渠11的外侧,两个进水管2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二排水渠12的外侧,进水管2的入口连通于外界排水管道,进水管2的出水口连通于第二排水渠12;第二排水渠12包括弧形流槽121,弧形流槽121的底端与第一排水渠11的底端平齐,第二排水渠12的宽度小于第一排水渠11的宽度,第二排水渠12的高度小于第一排水渠11的高度,第二排水渠12与第一排水渠11之间设有溢流堰122。基于上述设置,本技术的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当外部雨水需要进行排放时,雨水通过进水管2排放到排水箱涵1中,而进水管2的出水口连通于第二排水渠12,由于第二排水渠12的底端设有弧形流槽121,弧形流槽121可增大雨水的流速,将雨水中将固体颗粒物冲去河道和水体中;第二排水渠12的宽度小于第一排水渠11的宽度,第二排水渠12的高度小于第一排水渠11的高度,第二排水渠12的断面面积相对于第一排水渠11的断面面积小,由此第二排水渠12具有较大的水力半径,其雨水流速较大,因此,从进水管2的出水口流入的雨水需先经过第二排水渠12,在雨水经过第二排水渠12时,由于弧形流槽121的作用,雨水所携带的固体颗粒物不容易在排水箱涵1中产生沉淀,更进一步的是,当需要排放的雨水超过第二排水渠12的容纳量时,雨水会从第二排水渠12的顶部溢流至第一排水渠11中,溢流出的雨水从第一排水渠11中进行排放,因固体颗粒物被雨水在第二排水渠中冲流到河道或者水体,固体颗粒物不会在水渠中沉积,所以,本技术的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较强,在雨水量较少或者雨水量较多时,均能使得地面的雨水通过管道和渠道及时排放,从而避免产生水浸现象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雨水在第二排水渠12的流速更快,从而便于雨水将固体颗粒冲出至河道或者水体中,第二排水渠12的宽度与第一排水渠11的宽度比例小于等于1/5。具体的,第二排水渠12的流速可通过水力半径进行设计。雨水首先进入第二排水渠12,因第二排水渠12的宽度越小,第二排水渠12的水力半径越大,雨水在第二排水渠12的流速更快,从而雨水中的固体颗粒可被雨水带入河道或者水体中,其中,第二排水渠12的宽度与第一排水渠11的宽度比例优选为1/5,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水渠12的宽度为300mm,第一排水渠11的宽度为1500mm。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更加便于从进水管2流出的雨水流入第二排水渠12中,两个进水管2对称设置于第二排水渠12的中上部,第二排水渠12的高度与第一排水渠11的高度比例为1/2。具体的,进水管2距离地面的高度与第二排水渠12距离地面的高度一样,从而使进水管2内的雨水,首先流入第二排水渠12,其中,第一排水渠11的高度为1000mm,第二排水渠12的溢流堰高度为500mm,本方案对第一排水渠11的具体高度值和第二排水渠12的具体高度值不以为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箱涵和两个进水管,所述排水箱涵包括第一排水渠和两个连接进水口的第二排水渠,两个所述第二排水渠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两侧,两个所述进水管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水渠的外侧,所述进水管入口连通于外界排水管道,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渠;所述第二排水渠底部有弧形流槽,所述弧形流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底端平齐,所述第二排水渠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宽度,所述第二排水渠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高度,所述第一排水渠与所述第二排水渠之间设有溢流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箱涵不淤积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箱涵和两个进水管,所述排水箱涵包括第一排水渠和两个连接进水口的第二排水渠,两个所述第二排水渠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两侧,两个所述进水管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水渠的外侧,所述进水管入口连通于外界排水管道,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渠;所述第二排水渠底部有弧形流槽,所述弧形流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底端平齐,所述第二排水渠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宽度,所述第二排水渠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排水渠的高度,所述第一排水渠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詹玮璇孙涛龚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