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168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该单元包括减压阀和呼吸器,还包括设置有气路通道的主板,可用以控制制动压力的组合阀,可用以控制气路和组合阀充气和排气的电磁阀模块,以及可用以监测气路压力的传感器模块;组合阀包括可用以安装各组件的阀体和阀盖,可用以过滤气体的过滤器,可用以调节气动制动单元内部气压的中继阀模块,以及防止制动时车轮踏面擦伤的防滑阀模块;阀体和阀盖密合,过滤器、中继阀模块和防滑阀模块集成在阀体和阀盖中;组合阀、电磁阀模块和传感器模块固定安装在主板上,电磁阀模块和传感器模块通过主板中的气路通道与组合阀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集成度高,方便检修更换和安全稳定的特点。

Pneumatic Brake Control Unit for Railway Vehicl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neumatic brake control unit for rail vehicles, which includes a pressure relief valve and a respirator, a main board with an air passage, a combination valve for controlling brake pressure,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module for controlling the inflatability and exhaust of the air passage and a sensor module for monitoring the air passage pressure, and a combination valve including a sensor module for installing various components. Valve body and cover, filter for filtering gas, relay valve module for regulating air pressure in pneumatic brake unit and anti-skid valve module for preventing wheel tread scratch during braking; valve body and cover are closed, filter, relay valve module and anti-skid valve module are integrated in valve body and cover; combination valve, solenoid valve module and sensor module are fixed on the main board. The solenoid valve module and the sensor modul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mbined valve through the air passage in the main board.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integration, convenient maintenance, replacement and safety and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动制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目前,模块化设计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气动制动控制单元通常体积与质量较大,安装不便。在检修维护时需要对各模块逐步确认故障点,而集成化气动制动控制单元质量轻,体积小,可以实现故障时整体快速更换。中国技术专利CN207208095U公开了一种列车防滑阀模块模块,包括防滑阀模块、气路板和配管座,防滑阀模块与气路板连接,气路板与配管座连接,防滑阀模块的阀进气孔与气路板的板进气孔相通,防滑阀模块的阀出气孔与气路板的板出气孔相通,连接后的防滑阀模块、气路板和配管座形成整体模块。但现有专利中,未对中继阀模块和过滤器等部件进行集成,集成程度较低;同时没有对应设置有电磁阀模块和传感器模块,不能完成闭环控制,稳定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气动制动控制单元集成度低和控制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度高、安全稳定的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动制动控制单元,包括减压阀和呼吸器,还包括设置有气路通道的主板,可用以控制制动压力的组合阀,可用以控制气路和组合阀充气和排气的电磁阀模块,以及可用以监测气路压力的传感器模块;组合阀包括可用以安装各组件的阀体和阀盖,可用以过滤气体的过滤器,可用以调节气动制动单元内部气压的中继阀模块,以及可用以防止制动时车轮踏面擦伤的防滑阀模块;阀体和阀盖密合,过滤器、中继阀模块和防滑阀模块集成在阀体和阀盖中;组合阀、电磁阀模块和传感器模块固定安装在主板上,电磁阀模块和传感器模块通过主板中的气路通道与组合阀连通。作为优选,中继阀模块包括可用以对外输出气体的输出气室,可用以调节输出气室气体压力的预控气室和平衡气室,可用以为输出气室提供气体的输入气室,以及可用平衡各气室气体压力的连动装置;输出气室与平衡气室连通,预控气室与平衡气室之间通过连动装置分隔,输出气室与输入气室之间通过连动装置分隔。作为优选,连动装置包括可用以阻隔预控气室与平衡气室的膜板和膜板托,控制输出气室和输入气室是否连通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上阀座和下阀座,以及连接各组件的活塞和阀杆;膜板与膜板托固定连接,膜板与膜板托设置与预控气室和平衡气室之间;膜板托固定安装有跟随膜板托上下活动的活塞,活塞上固定安装有阀杆,阀杆上设置有可用以密封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活塞向上运动至最远处时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紧贴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上阀座和下阀座,上阀座和下阀座设置在阀体上。作为优选,减压阀安装在阀体上,输入气室顺次通过过滤器和减压阀连接总风接口。作为优选,防滑阀模块对称设置有两套防滑通道,两套防滑通道均包括控制制动缸气体压力的制动气室、可用以调节制动气室气体压力的保压气室和排气气室;保压气室设置有第一防滑膜板,保压气室在第一防滑膜板一侧,输出气室和制动气室位于第一防滑膜板的另一侧;排气气室设置有第二防滑膜板,排气气室在第二防滑膜板一侧,制动气室和防滑排气通道在第二防滑膜板的另一侧。作为优选,第一防滑膜板处设置有膜板弹簧。作为优选,主板上安装有传感器底座,传感器模块通过传感器底座安装在主板上;主板上设置有气路通道的开孔,传感器模块通过传感器底座与主板上气路通道的开孔连通。作为优选,电磁阀模块包括控制保压气室气体压力的保压电磁阀,控制排气气室气体压力的排气电磁阀,控制预控气室充气的常用制动电磁阀以及控制预控气室排气的常用缓解电磁阀。作为优选,电磁阀模块还包括可用以控制充气气路的紧急电磁阀、可用以紧急情况下控制预控气室气体压力的紧急制动电磁阀和紧急缓解电磁阀;紧急电磁阀其中一个进气口连接常用制动电磁阀和常用缓解电磁阀,紧急电磁阀的另一个进气口连接紧急制动电磁阀和紧急缓解电磁阀。作为优选,电磁阀模块还包括可用以控制预控气室远程排气的远程缓解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带有气路的主板将过滤器、中继阀模块和防滑阀模块集成为组合阀,减小占用空间,并实现故障时的整体快速更换,避免故障排查耽误的时间;设置有对各气路检测的传感器模块,精确的获取当前列车的气压信息;电磁阀模块中设置有紧急电磁阀和紧急制动电磁阀,实现了制动缸始终能够获取工作气体,保证安全;通过传感器模块和电磁阀模块互相作用实现输出压力的闭环控制,保证气动制动控制单元的稳定性;实现设置有两套独立的新型防滑通道,两套防护通道分别对列车车厢中转向架两根车轴的独立防滑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A截面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B-B截面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C-C截面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D-D截面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模块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电磁阀模块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为主板;2为减压阀;3为组合阀;4为传感器模块;5为电磁阀模块;6为输入气室;7为输出气室;8为预控气室;9为平衡气室;10为膜板;11为膜板托;12为第一密封圈;13为第二密封圈;14为上阀座;15为下阀座;16为过滤器;17为制动气室;18为保压气室;19为排气气室;20为防滑排气通道;21为第一防滑膜板;22为第二防滑模膜板;23为膜板弹簧;24为保压电磁阀;25为排气电磁阀;26为常用制动电磁阀;27为常用缓解电磁阀;28为紧急电磁阀;29为紧急制动电磁阀;30为紧急缓解电磁阀;31为阀体;32阀盖;33为输出口防滑膜板;34为预控口;35为阀杆缓冲弹簧;36为开槽螺丝钉;37为传感器底座;38为远程缓解电磁阀;39为呼吸器;40为活塞,41为阀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包括主板1、组合阀33、电磁阀模块5、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制动控制单元,包括减压阀和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气路通道的主板,可用以控制制动压力的组合阀,可用以控制气路和组合阀充气和排气的电磁阀模块,以及可用以监测气路压力的传感器模块;组合阀包括可用以安装各组件的阀体和阀盖,可用以过滤气体的过滤器,可用以调节气动制动单元内部气压的中继阀模块,以及可用以防止制动时车轮踏面擦伤的防滑阀模块;阀体和阀盖密合,过滤器、中继阀模块和防滑阀模块集成在阀体和阀盖中;组合阀、电磁阀模块和传感器模块固定安装在主板上,电磁阀模块和传感器模块通过主板中的气路通道与组合阀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制动控制单元,包括减压阀和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气路通道的主板,可用以控制制动压力的组合阀,可用以控制气路和组合阀充气和排气的电磁阀模块,以及可用以监测气路压力的传感器模块;组合阀包括可用以安装各组件的阀体和阀盖,可用以过滤气体的过滤器,可用以调节气动制动单元内部气压的中继阀模块,以及可用以防止制动时车轮踏面擦伤的防滑阀模块;阀体和阀盖密合,过滤器、中继阀模块和防滑阀模块集成在阀体和阀盖中;组合阀、电磁阀模块和传感器模块固定安装在主板上,电磁阀模块和传感器模块通过主板中的气路通道与组合阀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制动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中继阀模块包括可用以对外输出气体的输出气室,可用以调节输出气室气体压力的预控气室和平衡气室,可用以为输出气室提供气体的输入气室,以及可用平衡各气室气体压力的连动装置;输出气室与平衡气室连通,预控气室与平衡气室之间通过连动装置分隔,输出气室与输入气室之间通过连动装置分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制动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连动装置包括可用以阻隔预控气室与平衡气室的膜板和膜板托,控制输出气室和输入气室是否连通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上阀座和下阀座,以及连接各组件的活塞和阀杆;膜板与膜板托固定连接,膜板与膜板托设置与预控气室和平衡气室之间;膜板托固定安装有跟随膜板托上下活动的活塞,活塞上固定安装有阀杆,阀杆上设置有可用以密封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活塞向上运动至最远处时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紧贴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上阀座和下阀座,上阀座和下阀座设置在阀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喆文赵庆刚安震李润华王玉波李从元张乾乾古龙瑞刘海鹏刘德才李臣张永生刘晓京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