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017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升降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两侧的前后部分别竖向设置有丝杆,位于机座一侧前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一三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另一侧前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二三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一侧后侧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一双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另一侧后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二双轴向减速机,机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第一双轴向减速机及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的驱动机构,机座上侧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两侧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丝杆相螺接的丝杆螺母,机座上还设置有与升降平台相配合用于升降平台导向的导向机构。该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具有较高机械效率和较小安装尺寸。

Electric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lif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chine base. The front and rear parts of both sides of the machine base are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screw rods,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rod at one front side of the machin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ee-axis reducer,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rod at the other front side of the machin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hree-axis reduce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rod at the back side of the machin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wo-axis reducer.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rod located at the rear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iaxial reducer, and the drive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first triaxial reducer, the second triaxial reducer, the first biaxial reducer and the second biaxial reducer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upper sid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platform, and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lifting platfor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screw connection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crew rods. The screw nu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guiding mechanism matching with the lifting platform for guiding the lifting platform. The device not only has compact structure, but also has high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and smaller installation s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四丝杆升降装置工作原理为:电动机或电动机经减速机减速后分两路输出,经两侧换向减速器后驱动四台丝杆升降减速机,再由丝杆或丝杆螺母带动平台实现同步升降。由于传动路线长且减速器数量多,造成机械效率降低、结构尺寸较大及重量较重。因此在要求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的场合下难以合理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升降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具有较高机械效率和较小安装尺寸。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电动升降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两侧的前后部分别竖向设置有丝杆,位于机座一侧前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一三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另一侧前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二三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一侧后侧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一双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另一侧后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二双轴向减速机,机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第一双轴向减速机及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的驱动机构,机座上侧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两侧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丝杆相螺接的丝杆螺母,机座上还设置有与升降平台相配合用于升降平台导向的导向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卧式设置于机座一侧部的第一双轴电动机和卧式设置于机座另一侧部的第二双轴电动机,所述第一双轴电动机的后端输出轴与第一双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一双轴电动机的前端输出轴与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双轴电动机的后端输出轴与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第二双轴电动机的前端输出轴与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所述机座的前侧卧式设置有两侧端分别与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的横向转轴相连接的同步转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机座前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电动机减速器,所述电动机减速器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横向输出轴,所述横向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的横向转轴相连接,所述一双轴向减速机和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输入轴分别设置有同步转轴,位于一侧的同步转轴的前端与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位于另一侧的同步转轴的前端与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双轴向减速机、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第一三轴向减速机及第二三轴向减速机上用于与丝杆相连接的竖向输出端上分别设置有与丝杆相连接的双向超越离合器,所述同步转轴上设置有失电制动器。进一步地,所述双向超越离合器的上侧分别安装有轴承固定座,所述轴承固定座内设置有与丝杆下部转动连接的60°角接触轴承,轴承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缓冲垫。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座一侧部并位于两丝杆之间的第一竖向导柱和设置于机座另一侧部并位于两丝杆之间的第二竖向导柱,所述升降平台的两侧部分别经滑动套件与第一竖向导柱和第二竖向导柱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套件包括设置于升降平台侧部并套置于第一竖向导柱或第二竖向导柱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复合耐磨带,导向套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双唇防尘圈。进一步地,位于机座同一侧部的两丝杆上端还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第一竖向导柱和第二竖向导柱的上端与对应一侧的固定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丝杆外包裹有弹性丝杆护罩,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防尘罩。进一步地,所述机座的一侧部设置有位于升降平台下侧的升降平台下行限位开关,机座的一侧部还在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平台上行限位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紧凑,利用三轴向减速机完成三个轴向的换向及减速功能,减少换向装置,提高机械效率,减小结构尺寸及装置重量;2.采用双电机驱动方式可实现四台减速机均由电动机直接驱动,传动路线短,提高机械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的A区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的B区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的C-C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图2的D-D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实施例一参考图1至图7一种电动升降装置,包括机座10,所述机座两侧的前后部分别竖向设置有丝杆20,位于机座一侧前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一三轴向减速机44,位于机座另一侧前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二三轴向减速机46,位于机座一侧后侧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一双轴向减速机43,位于机座另一侧后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二双轴向减速机45,机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第一双轴向减速机及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的驱动机构,机座上侧设置有升降平台30,所述升降平台两侧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丝杆相螺接的丝杆螺母21,机座上还设置有与升降平台相配合用于升降平台导向的导向机构。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卧式设置于机座一侧部的第一双轴电动机41和卧式设置于机座另一侧部的第二双轴电动机42,所述第一双轴电动机的后端输出轴经联轴器与第一双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从而驱动位于机座一侧后部的丝杆旋转。所述第一双轴电动机的前端输出轴经联轴器与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从而驱动机座一侧前部的丝杆旋转。所述第二双轴电动机的后端输出轴经联轴器与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从而驱动机座一侧后部的丝杆旋转。第二双轴电动机的前端输出轴经联轴器与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从而驱动机座另一侧前部的丝杆旋转。所述机座的前侧卧式设置有两侧端分别与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的横向转轴相连接的同步转轴47,从而实现四根丝杆的同步旋转以带动升降平台升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双轴向减速机、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第一三轴向减速机及第二三轴向减速机上用于与丝杆相连接的竖向输出端上分别设置有与丝杆相连接的双向超越离合器48,从而更好的保证定位精度。所述同步转轴上设置有失电制动器49,以便在驱动电机失电后保证升降平台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超越离合器的上侧分别安装有轴承固定座50,所述轴承固定座内设置有与丝杆下部转动连接的60°角接触轴承51,轴承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缓冲垫52,从而保证升降平台上升时的缓冲效果。所述升降平台两侧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丝杆相螺接的丝杆螺母21,以便升降平台更好的与丝杆相配合,保证升降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座一侧部并位于两丝杆之间的第一竖向导柱11和设置于机座另一侧部并位于两丝杆之间的第二竖向导柱12,所述升降平台的两侧部分别经滑动套件与第一竖向导柱和第二竖向导柱滑动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套件包括设置于升降平台侧部并套置于第一竖向导柱或第二竖向导柱的导向套13,所述导向套内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复合耐磨带14,在保证升降导向的同时提高导向套的使用寿命。导向套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双唇防尘圈15,从而防止粉尘进入导向套内而影响导向套的升降精度。本实施例中,位于机座同一侧部的两丝杆上端还设置有固定板16,所述第一竖向导柱和第二竖向导柱的上端与对应一侧的固定板固定连接,从而保证丝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升降装置,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两侧的前后部分别竖向设置有丝杆,位于机座一侧前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一三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另一侧前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二三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一侧后侧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一双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另一侧后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二双轴向减速机,机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第一双轴向减速机及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的驱动机构,机座上侧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两侧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丝杆相螺接的丝杆螺母,机座上还设置有与升降平台相配合用于升降平台导向的导向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升降装置,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两侧的前后部分别竖向设置有丝杆,位于机座一侧前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一三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另一侧前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二三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一侧后侧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一双轴向减速机,位于机座另一侧后部的丝杆下端设置有第二双轴向减速机,机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第一双轴向减速机及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的驱动机构,机座上侧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两侧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丝杆相螺接的丝杆螺母,机座上还设置有与升降平台相配合用于升降平台导向的导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卧式设置于机座一侧部的第一双轴电动机和卧式设置于机座另一侧部的第二双轴电动机,所述第一双轴电动机的后端输出轴与第一双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一双轴电动机的前端输出轴与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双轴电动机的后端输出轴与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第二双轴电动机的前端输出轴与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转轴相连接,所述机座的前侧卧式设置有两侧端分别与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的横向转轴相连接的同步转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机座前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电动机减速器,所述电动机减速器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横向输出轴,所述横向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一三轴向减速机、第二三轴向减速机的横向转轴相连接,所述一双轴向减速机和第二双轴向减速机的纵向输入轴分别设置有同步转轴,位于一侧的同步转轴的前端与第一三轴向减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敏陈声佩林海郑彦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航空装备维修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