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83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包括有:上框架、下框架和连接件,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上框架包括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方钢,多根方钢之间通过连接钢固定连接;连接钢侧面上开设有通槽和垂直于所述通槽的安装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连接可靠,连接钢的连接方式简单且加工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
技术介绍
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井道是轿厢和对重装置运动的空间。现有的井道结构主要分为混凝土井道和钢结构井道,若直接在施工现场砌砖墙钢筋混凝土结构井道,既不经济还占用空间大。一种钢结构井道采用整体式现场焊接或用预制钢构件现场焊拼而成,则对高空焊接工艺要求很高,且施工难度大。另一种钢结构井道是完全装配式,全部采用单根预制钢构件,在现场用螺栓连接紧固而成。这种钢结构井道省去了高空焊接麻烦,但这种井道仅凭螺栓连接四角的钢件,连接跨度大,连接效果不好;长时间使用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连接可靠、连接方式简单且加工量少的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包括有:上框架、下框架和连接件,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上框架包括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方钢,所述多根方钢之间通过连接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侧面上开设有通槽和垂直于所述通槽的安装口。在上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与上框架对称设置。在上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方钢上均具有侧板,所述连接钢固定连接在侧板上。在上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的截面呈“C”型,所述安装口与通槽形成T字状,所述安装口的宽度大于通槽的宽度。在上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包括有第一方钢、第二方钢、第三方钢和第四方钢,所述第一方钢和第四方钢之间设置有厅门安装梁,所述厅门安装梁与第一方钢和第四方钢固定连接。在上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厅门安装梁上开设有腰形孔。在上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方钢;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连接钢。在上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方钢内腔,螺栓穿过所述方钢将第一连接板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连接钢的通槽侧,T型螺栓穿过第二连接板将第二连接板固定在连接钢的通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上、下框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共同连接固定,有效减小固定跨距,固定可靠;2、连接钢上开设有通槽,使第二连接板的固定位置可以为通槽上的任意位置,调节自由度高,且用T型螺栓固定时,不需在C型钢上加工固定孔;3、厅门安装梁上开设有腰形孔,可以调节厅门的高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上框架;10、侧板;11、第一方钢;12、第二方钢;13、第三方钢;14、第四方钢;15、连接钢;151、通槽;152、安装口;16、厅门安装梁;2、下框架;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41、T型螺栓;4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包括有:上框架1、下框架2和连接件,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上框架1包括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方钢,多根方钢之间通过连接钢15固定连接;连接钢侧面上开设有通槽151和垂直于通槽的安装口152。下框架2与上框架1对称设置;上框架1和下框架2结构和组成相同,井道在安装过程中不需区分上、下框架,可以互换;故在说明书中只对上框架1进行描述。具体地,上框架1包括有第一方钢11、第二方钢12、第三方钢13和第四方钢14,所述的第一方钢11、第二方钢12、第三方钢13和第四方钢14上均具有侧板10;侧板10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15。连接钢15的截面呈“C”型,连接钢上开设有通槽151和安装口152,安装口152与通槽151形成T字状,安装口152的宽度大于通槽151的宽度。T型螺栓的螺栓头能从安装口152中伸入连接钢15的内部,且T型螺栓的螺栓头比通槽151宽,所以当T型螺栓装入通槽151中时,T型螺栓不会从通槽151中脱落,安装稳定可靠。第一方钢11和第二方钢12之间通过连接钢15固定连接;第二方钢12和第三方钢13之间通过连接钢15固定连接;第三方钢13和第四方钢14之间通过连接钢15固定连接;第一方钢11和第四方钢14之间设置有厅门安装梁16,厅门安装梁16与第一方钢11和第四方钢14固定连接;厅门安装梁16用槽钢制成,但其不限于只用槽钢,厅门安装梁16上开设有腰形孔,该腰形孔用于固定厅门,通过控制厅门在腰形孔中的固定位置,可以调节厅门的高低。连接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第一连接板31用于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方钢;第二连接板32用于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连接钢15。第一连接板31设置于方钢内腔,螺栓穿过方钢将第一连接板31固定;第二连接板32设置于连接钢的通槽侧,T型螺栓41穿过第二连接板32将第二连接板32固定在连接钢的通槽151中。在安装过程中,包括上框架1的安装、下框架2的安装和上、下框架的固定连接安装。上框架1的安装过程如下:第一方钢11、第二方钢12、第三方钢13和第四方钢14上均具有侧板10,侧板10可以是与方钢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固定连接;将第一方钢11、第二方钢12、第三方钢13和第四方钢14竖直立于四角;用连接钢15将第一方钢11和第二方钢连接,具体地,连接钢15可以焊接在第一方钢11和第二方钢12的侧板10上将两方钢固定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焊接在第一方钢11和第二方钢12上将两者固定连接,其中连接钢15的数量至少为一根;按照同样的方式,将第二方钢12和第三方钢12通过连接钢15连接;第三方钢13和第四方钢14通过连接钢15连接;第四方钢14和第一方钢则通过厅门安装梁16连接。具体地,上框架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井道的形状需要,围成其他不同的形状。下框架2的安装方式与上框架1的安装方式相同,在此不详述。将上框架1和下框架2装配好后,再搬运至施工地进行安装。将上框架1置于下框架2上方,呈对称设置。下框架2上也具有与上框架的第一方钢11、第二方钢12、第三方钢13和第四方钢14对应的方钢,将第一连接板31装于方钢内腔中,多个螺栓穿过方钢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1上,将上、下框架之间的方钢固定连接。下框架2上也具有与上框架的连接钢15对于的连接钢15,将上、下两排T型螺栓41从连接钢15上的安装口152装入通槽151中,T型螺栓41的螺栓头在连接钢15内侧,T型螺栓41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孔152伸出,穿过第二连接板32的螺栓过孔,用螺母42配合T型螺栓41将第二连接板32固定在上、下框架的连接钢15上;从而实现通过第二连接板32固定连接上、下框架之间的连接钢15的目的。优选地,第二连接板32在连接钢15上的固定位置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可以有效减小固定跨度、加强固定效果;且不需要额外在连接钢15上开设螺栓过孔,减小了连接钢15的加工量,节省加工时间。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包括有:上框架、下框架和连接件,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上框架包括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方钢,所述多根方钢之间通过连接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侧面上开设有通槽和垂直于所述通槽的安装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包括有:上框架、下框架和连接件,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上框架包括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方钢,所述多根方钢之间通过连接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侧面上开设有通槽和垂直于所述通槽的安装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与上框架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方钢上均具有侧板,所述连接钢固定连接在侧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的截面呈“C”型,所述安装口与通槽形成T字状,所述安装口的宽度大于通槽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富李洪滨马晶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