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122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地下管廊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具有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本案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预埋地下管廊本体和至少一个管廊廊道,管廊本体包括顶板、位于顶板下方的底板以及位于顶板和底板左右两侧的地下连续墙,顶板、底板以及两个地下连续墙共同围成一个减震空腔;管廊廊道设置在减震空腔内,管廊廊道的外周壁面与减震空腔的内周壁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减震体,使得本案的管廊廊道被多个减震体包围起来,在遭遇地震时,这些减震体可吸收来自地震波横向和纵向的冲击力,有效减弱管廊廊道受到的破坏力,减震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管廊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又称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现有的地下管廊通常是装配式的结构,利于建筑施工以及管廊的安装作业,且管廊的结构大多设计成防震式的,一定程度上可较小地震波对管廊的破坏和冲击,如公开号为CN207685858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针对地震波的冲击易造成地下管廊塌裂的问题,在其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该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通过在顶板和底板上设有定位凹槽,利用侧板支撑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并且侧板的上下两端部安装在定位凹槽内,并在定位凹槽内设置加强支撑体和减震弹簧,当地震发生时,加强支撑体首先断裂,然后顶板和底板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可在上下方向上偏移,减震弹簧可吸收地震时地下管廊在上下方向上受到的冲击力。由于地震发生时,震源主要以纵波和横波的形式对建筑物产生冲击和破坏,其中,纵波先到达震中,但是纵波的冲击力最弱,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坏也最小,然而横波紧随纵波之后到达震中,但是横波的冲击力较纵波更强,对建筑物的破坏力也最大,其可导致建筑物发生横向偏移,致使建筑物折断等情况,上述结构的地下管廊虽然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但是,其只是减弱了地下管廊受到的上下方向的冲击力,也就是纵波的冲击力,其没有设置能够抵挡或减震来自横波的横向冲击力的减震结构,当地震发生时,上述结构的地下管廊容易在横波的冲击下发生断裂的缺陷,减震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效果更好的装配式地下管廊。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预埋地下的管廊本体,所述的管廊本体包括顶板、位于所述顶板下方的底板以及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地下连续墙,所述的顶板、所述的底板以及两个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共同围成一个减震空腔;至少一个管廊廊道,设置在所述的减震空腔内,所述管廊廊道的外周壁面与所述减震空腔的内周壁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减震体。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多个所述的管廊廊道,相邻两个所述管廊廊道的外周壁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减震体。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各个所述的管廊廊道包括多段分廊道,相邻两段所述的分廊道之间连接有柔性接头。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柔性接头由橡胶材料制成。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管廊廊道的纵截面为矩形,所述减震体的纵截面为圆形。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减震体的长度与所述管廊廊道的长度大致相等。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减震体为内部填充有阻尼材料的钢管。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顶板、所述的底板、所述的地下连续墙以及所述的管廊廊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连通各个所述管廊廊道的通道入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施工的装配式地下管廊的施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①预先在地面上挖出两条并行的连续基槽,然后在各个所述连续基槽内埋设所述的地下连续墙;②在两条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地面挖出设定深度值的基坑;③将所述的底板设置在所述基坑的内底部并抵紧在两个所述的地下连续墙之间;④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并排安放多个所述的减震体;⑤将所述的管廊廊道支撑在所述步骤④中多个所述的减震体上;⑥在所述管廊廊道的外周壁面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内侧壁面之间再填充多个所述的减震体,使得减震体布满所述管廊廊道的外周壁面;⑦将所述的顶板覆盖在基坑的口部并抵紧在两个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并且使得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管廊廊道上表面上所述的减震体相贴紧;⑧在顶板上填土并覆盖所述的顶板,最终安装好所述的装配式地下管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案通过设置管廊本体,并在管廊本体内设置减震空腔,将管廊廊道设置在减震空腔内,并通过在减震空腔的内周壁面和管廊廊道的外周壁面之间设置多个减震体,使得本案的管廊廊道被多个减震体包围起来,在遭遇地震时,这些减震体可吸收来自地震波横向和纵向的冲击力,有效减弱管廊廊道受到的破坏力,因此,减震效果更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地下管廊的主剖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减震体的纵截面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管廊廊道的侧视示意图;其中,100、装配式地下管廊;1、管廊本体;11、顶板;12、底板;13、地下连续墙;14、减震空腔;2、管廊廊道;21、分廊道;22、柔性接头;3、减震体;31、钢管;32、阻尼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本案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预埋地下的管廊本体1、管廊廊道2以及减震体3。下面将结合附图1~附图3具体说明各部分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与附图1中所示的装配式地下管廊的位置关系相对应,横向是指附图1中所示的顶板/底板左右延伸的方向,纵向是指附图1中所示的地下连续墙上下延伸的方向。根据附图1所示,管廊本体1包括顶板11、位于顶板11下方的底板12以及位于顶板11和底板12左右两侧的地下连续墙13,顶板11、底板12以及两个地下连续墙13共同围成一个减震空腔14。其中,顶板11、底板12、地下连续墙13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管廊廊道2具有四个,四个管廊廊道2均设置在减震空腔14内,四个管廊廊道2的外周壁面与减震空腔14的内周壁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减震体3。并且相邻两个管廊廊道2的外周壁面之间也设置有多个减震体3,使得各个管廊廊道2在减震空腔14内均被多个减震体3包围住。各个管廊廊道2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各个管廊廊道2的横截面为矩形,各个减震体3的横截面为圆形。本案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连通各个管廊廊道2的通道入口(图中未示出),维修人员可通过该通道入口进入其中,进行检修作业。在其他实施例中,管廊廊道的个数不限于上述所述的四个,也可以是一到三个或是更多个,且管廊廊道的纵截面形状也不限于上述所述的矩形,也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在遭遇地震的冲击时,管廊廊道2外围的减震体3为管廊廊道2提供减震和缓冲的作用并且在冲击力结束后能够恢复形变,这就需要减震体3不仅要具备减震性,还要有一定的强度。根据附图2所示,减震体3为内部填充有阻尼材料32的钢管31,阻尼材料可减少地震破坏力对减震体的影响,此处的阻尼材料选用泡沫树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减震体也可以是其他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且具有一定刚性的结构组成,例如钢筋包覆橡胶材料,如果单独利用橡胶材料制成减震体,由于橡胶材料在承受较大的冲击力时容易产生裂纹,其刚性达不到要求。因此,减震体在为管廊廊道抵挡或减震来自地震波的冲击力时,其本身不易发生不可逆的损坏,能够重复使用,减震效果更好。根据附图3所示,各个管廊廊道2包括多段分廊道21,相邻两段分廊道21之间连接有柔性接头22。此处的柔性接头2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当遭遇地震波的冲击时,柔性接头22在相邻两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地下的管廊本体(1),所述的管廊本体(1)包括顶板(11)、位于所述顶板(11)下方的底板(12)以及位于所述顶板(11)和所述底板(12)左右两侧的地下连续墙(13),所述的顶板(11)、所述的底板(12)以及两个所述的地下连续墙(13)共同围成一个减震空腔(14);至少一个管廊廊道(2),设置在所述的减震空腔(14)内,所述管廊廊道(2)的外周壁面与所述减震空腔(14)的内周壁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减震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地下的管廊本体(1),所述的管廊本体(1)包括顶板(11)、位于所述顶板(11)下方的底板(12)以及位于所述顶板(11)和所述底板(12)左右两侧的地下连续墙(13),所述的顶板(11)、所述的底板(12)以及两个所述的地下连续墙(13)共同围成一个减震空腔(14);至少一个管廊廊道(2),设置在所述的减震空腔(14)内,所述管廊廊道(2)的外周壁面与所述减震空腔(14)的内周壁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减震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多个所述的管廊廊道(2),相邻两个所述管廊廊道(2)的外周壁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减震体(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的管廊廊道(2)包括多段分廊道(21),相邻两段所述的分廊道(21)之间连接有柔性接头(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接头(22)由橡胶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廊道(2)的纵截面为矩形,所述减震体(3)的纵截面为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体(3)的长度与所述管廊廊道(2)的长度大致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熹倪红顾荣蓉毛昆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