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15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电极,涉及矿用链条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将一体式电极分为工作部分和基座部分,利用工作部分和基座的结构设计很好地限制了两部分的相对移动,满足了工作需要。当工作部分磨损后只需要更换新的,基座部分仍可以继续使用,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电极使用时的报废率。

Split electrod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lit electrod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ining chain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 that the integrated electrode is divided into a working part and a base part, and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two parts is well restricted by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working part and the base, thus meeting the working needs. When the working part is worn out, only new ones need to be replaced, and the base part can still be used, which saves materials and reduces the scrap rate of the electro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电极
本技术涉及矿用链条生产
,具体说是一种分体式电极。
技术介绍
电极是矿用链条生产设备上的关键工装,通过螺栓安装在焊机上。现有电极材料为铍钴铜,每块电极为一个整体,使用过程中101位置为工作面,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102位置为水道,给电极降温用,电极的水道通过水道孔103与焊机上的水道孔连接。电极通过螺纹孔104与焊机连接。一体式电极上水道孔103和螺纹孔104位置与焊机连接,位置固定。当工作面101磨损到接近水道孔103时电极就无法使用,只能报废处理。电极报废时,使用量占整块电极的1/4,余下部分没有再利用价值,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电极使用时的报废率。(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电极,包括:工作部分1、基座2和螺栓3;工作部分1的后端面与基座2的前端面连接,且工作部分1与基座2的连接面形状相匹配,其中工作部分1与基座2的接触面设有一凹槽,基座2与工作部分1的接触面设有一凸起,该凸起卡在该凹槽内,该凸起嵌入该凹槽内后,工作部分1从前端面至后端面设有通孔,螺栓3前端面设有螺栓孔,在螺栓3从工作部分1的通孔插入至基座2前端面的螺栓孔之后,螺栓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螺栓孔内,从而实现将工作部分1与基座2连接,此时工作部分1凸起与凹槽组成的结构能够同时限制基座2与工作部分1在左右及前后方向相对移动。优选地,所述工作部分1的材料为铍钴铜。优选地,所述基座2的材料为铍钴铜。优选地,所述基座2与工作部分1不接触的部分的形状为一长方体。优选地,所述工作部分1的前端面包括一平面以及位于该平面两侧的两弧面。优选地,该两弧面为工作面。优选地,所述基座2上还设有水道孔103。优选地,所述基座2上还设有螺纹孔104。(三)有益效果本技术优点在于将一体式电极分为工作部分和基座部分,利用工作部分和基座的结构设计很好地限制了两部分的相对移动,满足了工作需要。当工作部分磨损后只需要更换新的,基座部分仍可以继续使用,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电极使用时的报废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一体式电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体式电极整体结构示意图,a为主视图,b为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体式电极爆炸图;图4为工作部分结构示意图,a为主视图,b为前视图;图5是基座结构示意图,a为主视图,b为前视图;图6中a为基座前后移动方向示意图,b为工作部分前后移动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电极为分体式电极,由工作部分1、基座2和螺栓3组成。用螺栓3将工作部分1和基座2连接,如图2、图3所示。分体式电极设计关键在于如何将工作部分1和基座2连接。因电极端面尺寸较小,没有办法全部使用螺栓连接限位。因此本技术设计了如图4、图5的连接结构,工作部分1的后端面与基座2的前端面连接,且工作部分1与基座2的连接面形状相匹配,其中工作部分1与基座2的接触面设有一凹槽,基座2与工作部分1的接触面设有一凸起,该凸起卡在该凹槽内,该凸起嵌入该凹槽内后,工作部分1从前端面至后端面设有通孔,螺栓3前端面设有螺栓孔,在螺栓3从工作部分1的通孔插入至基座2前端面的螺栓孔之后,螺栓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螺栓孔内,从而实现将工作部分1与基座2连接,此时工作部分1凸起与凹槽组成的结构能够同时限制基座2与工作部分1在左右及前后方向相对移动,如图6所示。用螺栓连接后可限制电极的上下移动。因此,使用此结构可很好的限制分体式电极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可以看出,本技术优点在于将一体式电极分为工作部分和基座部分,利用图4、图5的结构很好的限制了两部分的相对移动,满足工作需要。当工作部分磨损后只需要更换新的,基座部分仍可以继续使用,节约了材料。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部分(1)、基座(2)和螺栓(3);所述工作部分(1)的后端面与基座(2)的前端面连接,且工作部分(1)与基座(2)的连接面形状相匹配,其中工作部分(1)与基座(2)的接触面设有一凹槽,基座(2)与工作部分(1)的接触面设有一凸起,该凸起卡在该凹槽内,该凸起嵌入该凹槽内后,工作部分(1)从前端面至后端面设有通孔,螺栓(3)前端面设有螺栓孔,在螺栓(3)从工作部分(1)的通孔插入至基座(2)前端面的螺栓孔之后,螺栓(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螺栓孔内,从而实现将工作部分(1)与基座(2)连接,此时工作部分(1)凸起与凹槽组成的结构能够同时限制基座(2)与工作部分(1)在左右及前后方向相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部分(1)、基座(2)和螺栓(3);所述工作部分(1)的后端面与基座(2)的前端面连接,且工作部分(1)与基座(2)的连接面形状相匹配,其中工作部分(1)与基座(2)的接触面设有一凹槽,基座(2)与工作部分(1)的接触面设有一凸起,该凸起卡在该凹槽内,该凸起嵌入该凹槽内后,工作部分(1)从前端面至后端面设有通孔,螺栓(3)前端面设有螺栓孔,在螺栓(3)从工作部分(1)的通孔插入至基座(2)前端面的螺栓孔之后,螺栓(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螺栓孔内,从而实现将工作部分(1)与基座(2)连接,此时工作部分(1)凸起与凹槽组成的结构能够同时限制基座(2)与工作部分(1)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勇郭赛葛康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海基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