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331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7:24
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回路连接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或者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者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或者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或者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有可容纳或通过换热介质的流体通道以及位于所述流体通道外周的换热壁,所述换热壁至少部分与所述电子器件固定接触。如此设置,提高所述换热系统及所述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电子元器件/电控器发热是影响设备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技术中采用的多为金属翅片板的风冷散热器,散热效率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换热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率相对较高的换热设备,该换热设备可以用于换热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设备,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所述换热设备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有流体通道以及换热壁,所述换热壁包括第一换热壁、第二换热壁以及侧壁,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由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大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上下间隔一预定距离,所述流体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换热壁、所述第二换热壁、所述侧壁之间,所述电子器件至少部分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所述第一换热壁或第二换热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侧壁上下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所述侧壁与所述第一换热壁、所述第二换热壁均大致垂直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设备还设有涂覆于至少部分换热壁表面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第一换热壁或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壁之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的其中之一设有朝向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面以及远离所述流体通道的换热壁表面,所述电子器件钎焊至所述换热壁表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壁及第二换热壁中的任意一个换热壁沿所述本体部的厚度方向延伸具有第一厚度,所述本体部还设有凹陷于所述一个换热壁上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上下延伸具有第一深度,所述第一深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厚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流体通道及将所述两个流体通道分隔的肋壁,所述肋壁连接所述两个换热壁,所述肋壁延伸具有第二厚度,所述本体部还设有自所述换热壁表面向下凹陷并进一步凹陷至所述肋壁内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延伸具有第二深度,所述第二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厚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设备还设有焊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壁表面或者第二换热壁表面的金属壁,所述本体部包括凹陷设于所述金属壁上的第三固定孔,所述金属壁具有沿所述本体部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固定孔具有沿所述本体部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深度,所述第三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三厚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设备的金属壁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设备还设有与所述流体通道连接的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的输入管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接的输出管路,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通过所述流体通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以及第二换热器,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或者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者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换热系统还设有前述的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或者所述换热设备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或者所述换热设备设于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换热设备将电子器件直接固定于本体部的换热壁上,通过流体通道内的换热介质对所述电子器件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电子器件的换热效率,保证了电子器件的工作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换热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换热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换热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沿图4中B-B线剖开的螺柱与换热设备固定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沿图4中B-B线剖开的螺柱与换热设备固定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00、100a、100b、100c-换热设备;200、200a、200b-电子器件;1、1a、1b、1c-本体部;3、3a-第一集流管;4、4a-第二集流管;5、5a-输入管路;6、6a-输出管路;10c-流体通道;11、11a、11b-换热壁;12c-肋壁;111、111a、111b、111c-换热壁表面;113-螺栓;201a、201b、201c-螺柱;110-第一固定孔;110c-第二固定孔;7-金属铝板;8-分配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换热设备100,所述换热设备100用于电子器件200的换热。电子器件是指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本文中主要是指由于电子器件的运行会散发热量,影响其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散热的器件。所述换热设备100包括本体部1、与所述本体部1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集流管3、与所述本体部1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集流管4、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3内腔的输入管路5以及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4内腔的输出管路6,所述本体部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第一所述本体部1设有可容纳或通过换热介质的流体通道以及可与所述换热介质达成热传递的换热壁11,所述流体通道可以是1个、两个或多个。所述电子器件200固定接触所述换热壁11。所述第一集流管3的内腔通过所述流体通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4的内腔,所述第一集流管3与所述第二集流管4相平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仅设置一个集流管,或者两个集流管设于同一端。具体的,所述本体部1采用铝合金一体挤出成型,铝合金的材质优选牌号3系列和6系列以方便钎焊炉焊接。所述本体部1在挤出成型时形成大致相对的两个所述换热壁11、位于所述两个换热壁11之间且并排设置的所述若干流体通道、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流体通道分隔的肋壁以及位于边缘上下连接所述两个换热壁11的侧壁。其中,所述两个换热壁11为间隔一预订距离设置的第一换热壁和第二换热壁,所述预定距离可以是行业内常见的(范围),也可以是任一值,只要其可以达到需求即可。每个所述换热壁11设有朝向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面(未标号)以及远离所述流体通道的换热壁表面111,所述换热壁表面111呈平面状设置,在生产过程中,所述换热壁表面111还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从而提高所述换热壁表面111的平整度,进而降低换热热阻。所述肋壁连接两个所述换热壁1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器件200可选择性的焊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换热壁11的换热壁表面上111。当然,不同的多个电子器件20也可分别焊接至两个所述换热壁11的所述换热壁表面1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集流管3和所述第二集流管4内均设有分配管8,所述分配管8用于将换热介质均匀的分配到各个流体通道中,使得换热介质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本体部1内,让使电子器件200每个部分都能均匀的散热。请参图3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设备,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有流体通道以及换热壁,所述换热壁包括第一换热壁、第二换热壁以及侧壁,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由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大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上下间隔一预定距离,所述流体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换热壁、所述第二换热壁、所述侧壁之间,所述电子器件至少部分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所述第一换热壁或第二换热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设备,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有流体通道以及换热壁,所述换热壁包括第一换热壁、第二换热壁以及侧壁,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由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大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上下间隔一预定距离,所述流体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换热壁、所述第二换热壁、所述侧壁之间,所述电子器件至少部分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所述第一换热壁或第二换热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下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所述侧壁与所述第一换热壁、所述第二换热壁均大致垂直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还设有涂覆于至少部分换热壁表面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第一换热壁或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壁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的其中之一设有朝向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面以及远离所述流体通道的换热壁表面,所述电子器件钎焊至所述换热壁表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壁及第二换热壁中的任意一个换热壁沿所述本体部的厚度方向延伸具有第一厚度,所述本体部还设有凹陷于所述一个换热壁上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上下延伸具有第一深度,所述第一深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厚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王一鸣门书标崔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