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点焊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18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点焊钳,旨在解决现有的气动点焊钳活塞杆会伸出气缸后部,对操作人员来说存在安全隐患,电缆连接在活塞杆上跟着活塞杆一起往复运动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的不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气缸、气缸连接座、焊钳臂、通水无感电缆,焊钳臂绝缘安装在气缸连接座上端,气缸安装在气缸连接座下端,气缸内安装有活塞杆,气缸前端的活塞杆外壁上套接有导电座,气缸连接座上绝缘连接有导电连杆,导电连杆后端和焊钳臂后端并排设置,通水无感电缆前端紧密连接在导电连杆和焊钳臂后端之间,通水无感电缆内设有两根电缆,一根电缆与导电连杆导电连接,另一根电缆与焊钳臂导电连接,导电连杆前端与导电座之间连接导电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点焊钳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接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气动点焊钳。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生产线上使用的焊钳大部分是气缸通体式结构,活塞杆较长,回位时活塞杆会伸出气缸后部,对操作人员来说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点焊钳上需要使用两根通水无感电缆,一根电缆连接在焊钳臂的电缆连接座上,另一根电缆连接在活塞杆上,由于活塞杆的往复运动,连在其上的电缆也跟着反复弯曲折叠,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而且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的气动点焊钳活塞杆会伸出气缸后部,对操作人员来说存在安全隐患,电缆连接在活塞杆上跟着活塞杆一起往复运动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且更换不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动点焊钳,它的活塞杆不会伸出气缸后部,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电缆不需要与活塞杆直接连接,避免电缆跟着活塞杆一起往复运动出现损坏现象,不需要经常更换,偶尔更换电缆时操作也十分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点焊钳,包括气缸、气缸连接座、焊钳臂、通水无感电缆,焊钳臂绝缘安装在气缸连接座上端,气缸安装在气缸连接座下端,气缸内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前端伸出气缸并与焊钳臂前端相对设置,活塞杆后端设置在气缸内,气缸前端的活塞杆外壁上可滑动套接有导电座,气缸连接座上绝缘连接有导电连杆,导电连杆后端和焊钳臂后端并排设置,通水无感电缆前端紧密连接在导电连杆和焊钳臂后端之间,通水无感电缆内设有两根电缆,一根电缆与导电连杆导电连接,另一根电缆与焊钳臂导电连接,导电连杆前端与导电座之间连接导电片。气动点焊钳上的活塞杆前端伸出气缸,而后端不会伸出气缸,工作的时候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气动点焊钳只需要一根通水无感电缆即可,将两根电缆设置在同一根通水无感电缆内,通水无感电缆连接在导电连杆和焊钳臂后端之间,而没有直接与活塞杆连接,避免电缆跟着活塞杆一起往复运动出现损坏现象。即使通水无感电缆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要将通水无感电缆从导电连杆和焊钳臂之间拆卸下来,然后将新的通水无感电缆安装在导电连杆和焊钳臂接口,更换方便。活塞杆在伸缩的过程中始终与导电座接触导电,电流通过电缆、导电连杆、导电片、导电座输送到活塞杆上。这种气动点焊钳的活塞杆不会伸出气缸后部,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电缆不需要与活塞杆直接连接,避免电缆跟着活塞杆一起往复运动出现损坏现象,不需要经常更换,偶尔更换电缆时操作也十分方便。作为优选,气缸连接座包括顶板、底板、连接在顶板左右两侧的翼板,顶板横向设置,底板和翼板竖向设置,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在两翼板靠近下端的内壁上,焊钳臂和导电连杆连接在顶板上,气缸连接在底板上。气缸连接座结构稳定可靠,保证了焊钳臂、气缸、导电连杆的可靠连接。作为优选,两翼板上均设有若干个通风孔。通风孔有利于点焊钳的通风散热。作为优选,焊钳臂前端呈L形结构,焊钳臂前端部设有正极点焊头,活塞杆前端设有负极点焊头,正极点焊头和负极点焊头相对设置。这种结构设置便于点焊操作。作为优选,焊钳臂上与气缸连接座的连接位置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气缸连接座绝缘紧固连接,连接板和气缸连接座之间设有绝缘垫。焊钳臂通过连接板与气缸连接座连接,连接平稳。作为优选,导电连杆前端设有导电板,导电连杆从与导电板连接端到后端向上倾斜设置,导电板与气缸连接座绝缘紧固连接,导电板和气缸连接座之间设有绝缘片。导电连杆通过导电板与气缸连接座连接,连接平稳。作为优选,导电片呈开口朝前的U形结构,导电片上侧与导电连杆连接,下侧与导电座连接。导电片呈U形结构,散热效果好。作为优选,导电座上设有和活塞杆适配的插孔,导电座下表面上设有和插孔连通的调节槽,导电座上调节槽两侧之间连接有调节螺钉。导电座套接在活塞杆上,转动调节螺钉调节松紧度,使导电座和活塞杆之间既能实现可靠的电连接,也能实现两者之间相互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气动点焊钳的活塞杆不会伸出气缸后部,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电缆不需要与活塞杆直接连接,避免电缆跟着活塞杆一起往复运动出现损坏现象,不需要经常更换,偶尔更换电缆时操作也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2、气缸连接座,3、焊钳臂,4、通水无感电缆,5、活塞杆,6、导电座,7、导电连杆,8、电缆,9、导电片,10、顶板,11、底板,12、翼板,13、通风孔,14、正极点焊头,15、负极点焊头,16、连接板,17、绝缘垫,18、导电板,19、绝缘片,20、插孔,21、调节槽,22、调节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一种气动点焊钳(参见附图1),包括气缸1、气缸连接座2、焊钳臂3、通水无感电缆4,焊钳臂绝缘安装在气缸连接座上端,气缸安装在气缸连接座下端,气缸内安装有活塞杆5,活塞杆前端伸出气缸并与焊钳臂前端相对设置,活塞杆后端设置在气缸内。焊钳臂前端呈L形结构,焊钳臂前端部设有正极点焊头14,活塞杆前端设有负极点焊头15,正极点焊头和负极点焊头相对设置。气缸前端的活塞杆外壁上可滑动套接有导电座6,气缸连接座上绝缘连接有导电连杆7,导电连杆后端和焊钳臂后端并排设置,通水无感电缆前端紧密连接在导电连杆和焊钳臂后端之间,通水无感电缆内设有两根电缆8,一根电缆与导电连杆导电连接,另一根电缆与焊钳臂导电连接,导电连杆前端与导电座之间连接导电片9。气缸连接座包括顶板10、底板11、连接在顶板左右两侧的翼板12,顶板横向设置,底板和翼板竖向设置,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在两翼板靠近下端的内壁上,顶板、底板、翼板三者一体成型,焊钳臂和导电连杆连接在顶板上,气缸连接在底板上。两翼板上均设有三个通风孔13。焊钳臂上与气缸连接座的连接位置设有连接板16,连接板与气缸连接座绝缘紧固连接,连接板和气缸连接座的顶板上表面之间设有绝缘垫17。导电连杆前端设有导电板18,导电连杆从与导电板连接端到后端向上倾斜设置,导电板与气缸连接座绝缘紧固连接,导电板和气缸连接座的顶板下表面之间设有绝缘片19。导电片呈开口朝前的U形结构,导电片上侧与导电连杆连接,下侧与导电座连接。导电座上设有和活塞杆适配的插孔20,导电座下表面上设有和插孔连通的调节槽21,导电座上调节槽两侧之间连接有调节螺钉22。气动点焊钳上的活塞杆前端伸出气缸,而后端不会伸出气缸,工作的时候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气动点焊钳只需要一根通水无感电缆即可,将两根电缆设置在同一根通水无感电缆内,通水无感电缆连接在导电连杆和焊钳臂后端之间,而没有直接与活塞杆连接,避免电缆跟着活塞杆一起往复运动出现损坏现象。即使通水无感电缆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要将通水无感电缆从导电连杆和焊钳臂之间拆卸下来,然后将新的通水无感电缆安装在导电连杆和焊钳臂接口,更换方便。活塞杆在伸缩的过程中始终与导电座接触导电,电流通过电缆、导电连杆、导电片、导电座输送到活塞杆上。这种气动点焊钳的活塞杆不会伸出气缸后部,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电缆不需要与活塞杆直接连接,避免电缆跟着活塞杆一起往复运动出现损坏现象,不需要经常更换,偶尔更换电缆时操作也十分方便。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点焊钳,其特征是,包括气缸(1)、气缸连接座(2)、焊钳臂(3)、通水无感电缆(4),焊钳臂绝缘安装在气缸连接座上端,气缸安装在气缸连接座下端,气缸内安装有活塞杆(5),活塞杆前端伸出气缸并与焊钳臂前端相对设置,活塞杆后端设置在气缸内,气缸前端的活塞杆外壁上可滑动套接有导电座(6),气缸连接座上绝缘连接有导电连杆(7),导电连杆后端和焊钳臂后端并排设置,通水无感电缆前端紧密连接在导电连杆和焊钳臂后端之间,通水无感电缆内设有两根电缆(8),一根电缆与导电连杆导电连接,另一根电缆与焊钳臂导电连接,导电连杆前端与导电座之间连接导电片(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点焊钳,其特征是,包括气缸(1)、气缸连接座(2)、焊钳臂(3)、通水无感电缆(4),焊钳臂绝缘安装在气缸连接座上端,气缸安装在气缸连接座下端,气缸内安装有活塞杆(5),活塞杆前端伸出气缸并与焊钳臂前端相对设置,活塞杆后端设置在气缸内,气缸前端的活塞杆外壁上可滑动套接有导电座(6),气缸连接座上绝缘连接有导电连杆(7),导电连杆后端和焊钳臂后端并排设置,通水无感电缆前端紧密连接在导电连杆和焊钳臂后端之间,通水无感电缆内设有两根电缆(8),一根电缆与导电连杆导电连接,另一根电缆与焊钳臂导电连接,导电连杆前端与导电座之间连接导电片(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点焊钳,其特征是,气缸连接座包括顶板(10)、底板(11)、连接在顶板左右两侧的翼板(12),顶板横向设置,底板和翼板竖向设置,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在两翼板靠近下端的内壁上,焊钳臂和导电连杆连接在顶板上,气缸连接在底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点焊钳,其特征是,两翼板上均设有若干个通风孔(1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