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结构、隔断结构、窗部件以及笼状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74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宽频带内显现高隔音性能,能够小型化,能够确保通气性,并且具有光的透射性的隔音结构、隔断结构、窗部件以及笼状物。一种隔音结构,其具备:板状部件,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以及框架部件,具有开口部,并且通过使板状部件相对于框架部件的开口部周缘固定,板状部件能够进行膜振动,该隔音结构中,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0.1μm以上且250μm以下,板状部件的膜振动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在10Hz~100000Hz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隔音结构、隔断结构、窗部件以及笼状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音结构、利用该隔音结构的隔断结构、窗部件以及笼状物(cage)。
技术介绍
一般的噪声大多存在于宽频带的频率内,低频声音感知为压力,由于耳朵的结构对中频带(1000Hz~4000Hz左右)的灵敏度良好,因此中频带感知为很大,高频声音感知为刺耳。因此,对于宽频带的噪声,需要在宽频带上采取措施。例如,在风噪声等中还有如白噪声那样从低频区域到高频区域具有声压的噪声,需要对宽频带噪声采取措施。尤其,在各种设备(影印机等办公设备、汽车及电车等)内的噪声措施中设备的大小受到限制,因此要求能够以小空间进行隔音的隔音结构。并且,很多情况下,从各种设备的电动机和风扇等可动部的100Hz~1000Hz左右的低频侧也会产生噪声而成为问题。以往,作为针对宽频带频率噪声的一般的隔音材料,使用了聚氨酯海绵和玻璃棉等。但是,当将聚氨酯海绵和玻璃棉等用作隔音材料时,为了增加吸收率需要加大体积,因此在设备内大小受到限制时存在无法得到充分的隔音性能的问题。尤其,已知很难吸收低频的声音,因此如果在现有吸音材料或现有吸音材料与背面壁的组合中不使用非常大的体积,则会很难吸收声音。并且,存在材料并不耐于环境而是导致材料劣化的问题。而且,由于是纤维状,因此导致因纤维的尘埃而污染环境,存在无法在洁净室内或具有精密设备的环境、并且污染成为问题的生产场所等中使用,对管道风扇等产生影响等问题。并且,聚氨酯海绵和玻璃棉等所具有的孔是三维孔洞,因此存在光的透射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吸收特定频带的声音的隔音结构,存在利用膜振动的隔音结构和利用亥姆霍兹共振的隔音结构。利用膜振动的隔音结构通过膜振动的共振频率来发生吸音,因此虽然通过共振频率而吸收增加,但在其他频率中吸音减小,吸音的频带的宽频带化会很难。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利用亥姆霍兹共振的隔音结构具有在形成有许多贯穿孔的板状部件的背面配置屏蔽板而设置声学上封闭的封闭空间的结构。对于这种利用亥姆霍兹共振的隔音结构,当声音从外部侵入贯穿孔时成为连结有如下部分的结构,即,贯穿孔内的空气通过声音移动的运动方程所支配的部分和封闭空间内的空气通过声音反复膨胀压缩的弹簧方程所支配的部分。通过每个方程,贯穿孔内的空气的移动成为压力相位比局部速度相位前进90度的线圈行为,封闭空间内的空气的移动成为压力相位比局部速度相位滞后90度的电容器行为。因此,亥姆霍兹共振整体作为声音的等效电路而成为所谓的LC串联电路,具有通过贯穿孔面积和长度、封闭空间的体积确定的共振。在该共振时,声音在贯穿孔内多次往复,在此期间,通过与贯穿孔的摩擦,以特定频率强烈地发生吸音。并且,专利文献2中,作为不具有封闭空间而具有贯穿孔的隔音结构,记载有隔音片,该隔音片具有:片材,具有多个贯穿孔;以及集音部,具有中心与片材的贯穿孔几乎一致的贯穿孔,具有随着从片材的距离增大而直径增大的形状,并且设置在片材的外部。并且,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吸音体,其被成为框架的隔断壁隔开,并被由板状部件制成的后壁(刚性壁)封闭,前部被覆盖形成开口部的空腔的开口部的膜材料(膜状吸音材料)包覆,在其上载置按压板,并且在从最不容易生成通过膜材料的声波产生位移的区域即开口部的周缘部的固定端距离膜状吸音材料表面的尺寸的20%的范围内的区域(角部分)形成有亥姆霍兹共振用共振孔。在该吸音体中,除了共振孔以外,空腔被封闭。该吸音体同时发挥通过膜振动的吸音作用和通过亥姆霍兹共振的吸音作用。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01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5279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395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设为在形成有许多贯穿孔的板状部件的背面设置有封闭空间的结构,在利用亥姆霍兹共振来吸音的结构中,为了制作封闭空间,在板状部件的背面需要不会使声音通过的屏蔽板,并且,由于使用共振作为原理,因此能够吸音的频带很窄且很难宽频带化。为了解决这种课题,还尝试了将多个孔沿厚度方向或水平方向设置多个或者设置多个背面空间,但由于需要设置多个单元,因此尺寸增大,并且由于需要单独制造,因此存在结构和零件复杂化,零件数量也会增加这种问题。而且,由于在背后需要封闭空间,因此存在封闭空间的体积尺寸变大的问题,并且,还存在不能确保通气性和排热的问题。尤其为了吸收低频声音,需要增大封闭空间的空气层的体积,存在必须增加尺寸的问题。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隔音片根据片材本身的重量依据质量规则通过反射来进行隔音,贯穿孔部分并不有助于隔音,通过设计贯穿孔的周边的结构,即使钻开贯穿孔,也会以尽可能接近原始片材所具有的隔音性能的性能保持。因此,无法得到比质量规则高的隔音性能,并且由于声音被反射,因此存在无法很好地吸收的问题。并且,专利文献3中,由于需要同时利用由膜振动引起的吸音作用和由亥姆霍兹共振引起的吸音作用,因此成为框架的隔断壁的后壁被板状部件封闭,与专利文献1相同地,存在没有使风和热通过的能力且变得充满热量,从而不适合设备和汽车等的隔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并提供一种在从低频侧至高频侧的宽频带内显现高隔音性能,能够小型化,能够确保通气性,并且具有光的透射性的隔音结构。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如下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一种隔音结构,其具备板状部件,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以及框架部件,具有开口部,并且通过使板状部件相对于框架部件的开口部周缘固定,板状部件能够进行膜振动,该隔音结构中,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0.1μm以上且250μm以下,板状部件的膜振动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在10Hz~100000Hz之间。即,发现了通过以下结构能够实现上述目的。[1]一种隔音结构,其具备:板状部件,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以及框架部件,具有开口部,并且通过使板状部件相对于框架部件的开口部周缘固定,板状部件能够进行膜振动,该隔音结构中,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0.1μm以上且250μm以下,板状部件的膜振动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在10Hz~100000Hz之间。[2]根据[1]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0.1μm以上且小于100μm,当将平均开口直径设为phi(μm),将板状部件的厚度设为t(μm)时,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率rho在以rho_center=(2+0.25×t)×phi-1.6为中心、以rho_center-(0.085×(phi/20)-2)为下限、以rho_center+(0.35×(phi/20)-2)为上限的范围内。[3]根据[1]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100μm以上且250μm以下,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率在0.5%至1.0%之间。[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在板状部件的膜振动时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100Hz的频率中,吸收率成为极小。[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框架部件的开口部的孔径小于作为吸音对象的声音中最大的波长。[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多个板状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结构,其具备:板状部件,具有贯穿厚度方向的多个贯穿孔;以及框架部件,具有开口部,并且通过使所述板状部件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的开口部周缘固定,所述板状部件能够进行膜振动,该隔音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0.1μm以上且250μm以下,所述板状部件的膜振动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在10Hz~100000Hz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29 JP 2016-065862;2016.04.28 JP 2016-090801.一种隔音结构,其具备:板状部件,具有贯穿厚度方向的多个贯穿孔;以及框架部件,具有开口部,并且通过使所述板状部件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的开口部周缘固定,所述板状部件能够进行膜振动,该隔音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0.1μm以上且250μm以下,所述板状部件的膜振动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在10Hz~100000Hz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所述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0.1μm以上且小于100μm,当将所述平均开口直径设为phi(μm),将所述板状部件的厚度设为t(μm)时,所述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率rho落入以rho_center=(2+0.25×t)×phi-1.6为中心、以rho_center-(0.085×(phi/20)-2)为下限、以rho_center+(0.35×(phi/20)-2)为上限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所述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100μm以上且250μm以下,所述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率在0.5%至1.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在所述板状部件的膜振动中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100Hz的频率中,吸收率成为极小。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音结构,其中,所述框架部件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田真也山添昇吾小松宽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