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233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被动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蜂窝吸能装置,包括用于抵御车辆撞击的壳体,填充于壳体内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撞击能量的蜂窝元件,以及可压缩穿设于蜂窝元件中的用于引导蜂窝元件叠缩的导向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可被压缩的导向管组作为蜂窝吸能装置的导向结构,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导向管组的长度因被挤压而缩短,无需在蜂窝吸能装置的后侧预留相当于导向管组初始长度的后退距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发生碰撞时,蜂窝吸能装置中导向管的后退行程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安装蜂窝吸能装置所需的体积,提高了车辆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蜂窝吸能装置
本技术属于被动安全防护装置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蜂窝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车辆首尾两端安装蜂窝吸能装置,被视为交通工具,特别是轨道交通工具被动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传统的蜂窝吸能装置一般是采用金属薄片制成的外壳将蜂窝结构包裹起来,以此起到支撑和定型的作用;但是,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金属薄片制成的外壳容易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对内部的蜂窝结构产生破坏,导致蜂窝结构在其纵向延伸的方向上不能正常压缩,而且为了引导蜂窝结构沿纵向叠缩变形,一般在蜂窝结构内部设置有导向管,导向管的长度跟蜂窝的长度一致,导向管后退的空间即为蜂窝吸能装置的吸能行程,这样车辆的首尾两端必须预留二倍于蜂窝吸能装置长度的安装空间,导致蜂窝吸能装置占用空间过大,影响车辆内部空间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吸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发生碰撞时,蜂窝吸能装置中导向管的后退行程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蜂窝吸能装置,包括用于抵御车辆撞击的壳体,填充于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吸收所述车辆的撞击能量的蜂窝元件,以及可压缩穿设于所述蜂窝元件中的用于引导所述蜂窝元件叠缩的导向管组。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组包括第一导向管及与所述第一导向管套接的第二导向管。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组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上的销钉。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管的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导向管的管壁厚度。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均为直柱体,且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同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沿其轴线螺旋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壳体的外壁向所述壳体的内壁凹陷并伸入所述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碳纤维件或玻璃钢件。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壳壁厚度为1-5mm。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吸能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车辆和所述壳体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壳体的一端紧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吸能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壳体的相异于所述安装座所在端的一端的防爬齿。本技术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可被压缩的导向管组作为蜂窝吸能装置的导向结构,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导向管组的长度因被挤压而缩短,无需在蜂窝吸能装置的后侧预留相当于导向管组初始长度的后退距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发生碰撞时,蜂窝吸能装置中导向管的后退行程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安装蜂窝吸能装置所需的体积,提高了车辆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中导向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中壳体的主视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蜂窝吸能装置、11—壳体、12—蜂窝元件、13—导向组、110—凹槽、130—销钉、131—第一导向管、132—第二导向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进行说明。该蜂窝吸能装置1包括壳体11、蜂窝元件12以及导向管组13,其中,壳体11包裹在蜂窝元件12的外周,用于抵御车辆的撞击,蜂窝元件12填充在壳体11内,用于吸收车辆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导向管组13可压缩穿设在蜂窝元件12中,用于引导蜂窝元件12叠缩,即车辆发生碰撞时,蜂窝元件12可沿导向管组13延伸的方向叠缩。可以理解的是:蜂窝元件12由沿导向管组13的轴线延伸的多个管状的金属柱焊接组成,该金属柱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六边形或圆形,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该金属柱的截面形状还可为其它形状,此处不作唯一限定。本技术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1,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可被压缩的导向管组13作为蜂窝吸能装置1的导向结构,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导向管组13的长度因被挤压而缩短,无需在蜂窝吸能装置1的后侧预留相当于导向管组13初始长度的后退距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发生碰撞时,蜂窝吸能装置中导向管的后退行程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安装蜂窝吸能装置所需的体积,提高了车辆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导向管组13包括第一导向管131和第二导向管132,其中,第一导向管131与第二导向管132套接。具体地,第一导向管131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缩进第二导向管132内,第二导向管13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导向管131的长度。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第一导向管131在冲击力的作用下逐步缩进第二导向管132内,直至第一导向管131完全缩进第二导向管132内,此时,若上述蜂窝元件12仍无法完全吸收碰撞所产生的能量,则第二导向管132在冲击力的作用下逐步缩进车辆内部,直至碰撞所产生的能量完全被吸收,可见,在车辆内部只需预留第二导向管132后退的空间。如此,二级导向管既起到对蜂窝元件12的导向作用,又能有效地减小导向管后退的距离。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蜂窝吸能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导向管组13还包括销钉130,该销钉130穿设在上述第一导向管131和上述第二导向管132上。具体地,在第一导向管131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未图示),同时,在第二导向管132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未图示),第一导向管131通过销钉130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导向管132卡接,此处,销钉130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如此,只有施加在第一导向管131上的冲击力大于销钉130所能承受的剪切力时,第一导向管131才会朝第二导向管132的内部缩进,从而提升了蜂窝吸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抵御车辆撞击的壳体,填充于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吸收所述车辆的撞击能量的蜂窝元件,以及可压缩穿设于所述蜂窝元件中的用于引导所述蜂窝元件叠缩的导向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抵御车辆撞击的壳体,填充于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吸收所述车辆的撞击能量的蜂窝元件,以及可压缩穿设于所述蜂窝元件中的用于引导所述蜂窝元件叠缩的导向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组包括第一导向管及与所述第一导向管套接的第二导向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组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上的销钉。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管的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导向管的管壁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蜂窝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均为直柱体,且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保君黄科褚凌慧曹杨军刘洪涛唐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