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勇专利>正文

一种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660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涉及漏电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漏电保护器本体和壳体,漏电保护器本体一面均布有固定轴;固定轴为一圆柱结构,圆柱周侧面径向设置有一第一挡块;第一挡块为一圆环结构;第一挡块外表面装设有一第一缓冲元件;第一挡块两端面均装设有一第二缓冲元件;壳体为一圆筒结构,圆筒两端均固定有一第一挡板;第一缓冲元件外表面配合在壳体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挡块外表面装设第一缓冲元件,在第一挡块两面均装设第二缓冲元件,增强了漏电保护器本体的垂直和水平缓冲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当漏电保护器本体发生多角度震动时,对漏电保护器本体的保护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漏电保护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编码器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漏电保护装置是用来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引起事故的一种接地保护装置,当电路或用电设备漏电电流大于装置的整定值,或人、动物发生触电危险时,它能迅速动作,切断事故电源,避免事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设备的安全。目前,对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数字编码器的防护措施较好,但对于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的防护措施较差,在震动频发的场所,漏电保护装置容易遭受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通过在第一挡块外表面装设第一缓冲元件,在第一挡块两面均装设第二缓冲元件,增强了漏电保护器本体的垂直和水平缓冲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当漏电保护器本体发生多角度震动时,对漏电保护器本体的保护能力,解决了现有的对恶劣环境下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的防护措施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漏电保护器本体和壳体,所述漏电保护器本体一面均布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为一圆柱结构,所述圆柱周侧面径向设置有一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为一圆环结构;所述第一挡块外表面装设有一第一缓冲元件,增强了对漏电保护器本体的水平缓冲能力;所述第一挡块两端面均装设有一第二缓冲元件,增强了对漏电保护器本体的垂直缓冲能力;所述壳体为一圆筒结构,所述圆筒两端均固定有一第一挡板;所述第一缓冲元件外表面配合在壳体内壁。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二缓冲元件一端分别固定有一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一圆环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圈直径小于第二挡板的外圈直径,差值在1-2cm的范围,以防杂质进入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表面径向设置有一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为一圆环结构;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便于壳体在电气柜内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元件为弹簧或橡胶圈;所述第二缓冲元件为弹簧或橡胶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挡块外表面装设第一缓冲元件,在第一挡块两面均装设第二缓冲元件,增强了漏电保护器本体的垂直和水平缓冲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当漏电保护器本体发生多角度震动时,对漏电保护器本体的保护能力。2、本技术通过将第一挡板的内圈直径设置成小于第二挡板的外圈直径,实现了壳体对杂物的隔离。3、本技术通过在壳体外表面径向设置第二挡块,在壳体一端设置外螺纹,便于壳体在电气柜内的安装。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壳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壳体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漏电保护器本体,2-第二挡板,3-壳体,4-第一缓冲元件,5-第二缓冲元件,101-固定轴,102-第一挡块,301-第一挡板,302-第二挡块,303-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中”、“长度”、“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漏电保护器本体1和壳体3,漏电保护器本体1一面均布有三个固定轴101,漏电保护器本体1上的固定轴101呈三角分布,增强了漏电保护器本体1在电气柜内的稳定性;固定轴101为一圆柱结构,圆柱周侧面径向设置有一第一挡块102;第一挡块102为一圆环结构;第一挡块102外表面装设有一第一缓冲元件4,增强了对漏电保护器本体1的水平缓冲能力;第一挡块102两端面均装设有一第二缓冲元件5,增强了对漏电保护器本体1的垂直缓冲能力;壳体3为一圆筒结构,圆筒两端均焊接有一第一挡板301;第一缓冲元件4外表面配合在壳体3内壁。其中,两第二缓冲元件5一端分别固定有一第二挡板2;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2均为一圆环结构;第一挡板301的内圈直径小于第二挡板2的外圈直径,差值在1-2cm的范围,以防杂质进入壳体3内。其中,壳体3外表面径向设置有一第二挡块302;第二挡块302为一圆环结构;壳体3一端设置有外螺纹303,便于壳体3在电气柜内的安装。其中,第一缓冲元件4为弹簧或橡胶圈;第二缓冲元件5为弹簧或橡胶圈。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电气柜壁开设三个与漏电保护器本体1上的固定轴101相对应的通孔,然后将壳体3插入通孔内,并通过将螺栓与外螺纹303的配合将漏电保护器本体1装设在电气柜上;当电气柜发生震动时,第一缓冲元件4和第二缓冲元件5对漏电保护器本体1进行保护;其中,首先在第一挡块102的两端面装设第二缓冲元件5,并在两第二缓冲元件5一端固定第二挡板2;然后在第一挡块102周侧面装设第一缓冲元件4,然后将第一挡块102放入壳体3的空腔内,并将两第一挡板301分别固定在壳体3的两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漏电保护器本体(1)和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本体(1)一面均布有固定轴(101);所述固定轴(101)为一圆柱结构,所述圆柱周侧面径向设置有一第一挡块(102);所述第一挡块(102)为一圆环结构;所述第一挡块(102)外表面装设有一第一缓冲元件(4);所述第一挡块(102)两端面均装设有一第二缓冲元件(5);所述壳体(3)为一圆筒结构,所述圆筒两端均固定有一第一挡板(301);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元件(4)外表面配合在壳体(3)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漏电保护器本体(1)和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本体(1)一面均布有固定轴(101);所述固定轴(101)为一圆柱结构,所述圆柱周侧面径向设置有一第一挡块(102);所述第一挡块(102)为一圆环结构;所述第一挡块(102)外表面装设有一第一缓冲元件(4);所述第一挡块(102)两端面均装设有一第二缓冲元件(5);所述壳体(3)为一圆筒结构,所述圆筒两端均固定有一第一挡板(301);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元件(4)外表面配合在壳体(3)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编码器的漏电保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林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