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渗排水路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79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渗排水路面构造,包括硬铺路面层、设置在硬铺路面层上方的透水路面层以及夹设在硬铺路面层和透水路面层之间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包括排水槽体、盖设在排水槽体顶部的排水槽盖板以及设置在排水槽体两侧用于固定的封口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雨水通过排水槽中排出道路外,避免降雨环境下道路表面产生积水,发生车辆打滑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行车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与排水槽连接的道路排水沟与蓄水池,可以将道路表面的积水进行汇聚并储存,可以进行城市绿化浇灌、净化后还可以作为卫生用水等,避免了降水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了城市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渗排水路面构造
本技术涉及城市建设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通过渗透来排出道路表面积水的路面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日益繁荣、高楼林立,但传统灰色建筑理念及追求低成本短期效益的建设开发模式,无可避免的造成了城市区域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面对日益凸显的城市洪涝灾害,海绵城市建设势在必行,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降低雨洪灾害危害,但现阶段,道路多为硬铺不透水面层,雨天雨水积聚在道路表面,行车危险,极易造成交通事故,且道路表面雨水排泄流入江河,造成了淡水的浪费。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可渗透雨水收集排放装置已显得非常必要而紧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渗排水路面构造,用以解决现有的硬铺不透水面层式道路在雨天积水时带来的防滑性差,行车危险,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同时还浪费了淡水资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透渗排水路面构造,包括硬铺路面层、设置在硬铺路面层上方的透水路面层以及夹设在硬铺路面层和透水路面层之间的排水槽,还包括与排水槽相连通的道路排水沟以及蓄水池;所述排水槽包括排水槽体、盖设在排水槽体顶部的排水槽盖板以及设置在排水槽体两侧用于固定的封口板;所述的排水槽体镶嵌设置在硬铺路面层中,排水槽体顶部低于硬铺路面层顶面;所述的排水槽盖板为凹型板,其凹陷部位的位置与排水槽体相对应,排水槽盖板上与排水槽体相对应处还设有渗水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包括上下设置的透水路面层、硬铺路面层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排水槽,使得雨水可以透过透水路面层进入到硬铺路面层表面,再汇聚到排水槽中,最终排出道路外,从而将道路表面的积水有效的清除,避免降雨环境下道路表面产生积水,进而发生车辆打滑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行车安全性;2、本技术还包括与排水槽连接的道路排水沟与蓄水池,可以将道路表面的积水进行汇聚并储存,可以进行城市绿化浇灌、净化后还可以作为卫生用水等,避免了降水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了城市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构造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顶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排水槽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排水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硬铺路面层,2透水路面层,3排水槽,4道路,31排水槽体,32排水槽盖板,33封口板,321凹陷部位,322渗水孔,331倒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透渗排水路面构造,包括硬铺路面层1、设置在硬铺路面层1上方的透水路面层2以及夹设在硬铺路面层1和透水路面层2之间的排水槽3,还包括与排水槽3相连通的道路4排水沟以及蓄水池。本实施例中排水槽3垂直于道路4前进方向设置,排水槽3的两端分别连通至设置在道路4两旁的排水沟中,排水沟连接至蓄水池用于储存排水槽3所排出的积水,可以进行城市绿化浇灌、净化后还可以作为卫生用水,最终成为集渗透、排集、蓄水、净水于一体的海绵城市系统中的一部分。其中硬铺路面层1为混凝土硬铺层或级配碎石硬铺层,作为道路4的基底承重结构,为不透水层,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混凝土硬铺层;透水路面层2为沥青透水层或块料透水砖铺装层,为道路4表面的行驶承重结构,可供水通过,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沥青透水层。最终道路4表面的积水穿过透水路面层2到达硬铺路面层1表面,并进一步汇聚至排水槽3中。本技术的排水槽3包括排水槽3体、盖设在排水槽3体顶部的排水槽3盖板以及设置在排水槽3体两侧用于固定的封口板33。其中排水槽3体镶嵌设置在硬铺路面层1中,且排水槽3体顶部低于硬铺路面层1顶面,便于硬铺路面层1表面的积水流入排水槽3体内;排水槽3盖板为凹型板,其凹陷部位321的位置与排水槽3体相对应,排水槽3盖板的凹陷部位321同样低于硬铺路面层1的表面,排水槽3盖板上与排水槽3体相对应处还设有渗水孔322,排水槽3盖板覆盖在排水槽3体上方,可以避免透水路面层2上掉落的路基材料进入排水槽3体产生阻塞,同时其凹陷部位321也有利于硬铺路面层1表面积水的汇聚,最终积水透过渗水孔322进入排水槽3体;封口板33与排水槽3盖板向外侧的延伸段相连接,封口板33上还设置有向上倾斜的倒齿331,倒齿331与硬铺路面层1中的混凝土相配合可以将排水槽3紧密的固定在硬铺路面层1中。如图4所示,排水槽3体为单槽、双槽或多槽,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降雨量使用,当降雨量较大时,若使用单槽的排水槽3体就需要进行非常密集的安装,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约成本,因此可以使用双槽或多槽的排水槽3体。其中排水槽3体的形状为到三角形或者半圆形,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三角形。本技术在施工时,首先进行硬铺路面层1的铺设,将混凝土铺设完毕后,在混凝土硬化之前,将排水槽3压入混凝土内,使其镶嵌在混凝土中,待混凝土硬化后,排水槽3则紧密的固定在硬铺路面层1上,最后在硬铺路面层1和排水槽3上方铺设透水路面层2即可;还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预安装,将排水槽3与硬铺路面层1的钢架固定结构相配合进行固定,再进行级配料铺设和混凝土的浇筑,最后铺设透水路面层2。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排水槽体31旁还设置有碎石承接槽34,所述碎石承接槽34与排水槽体31其中一侧的中部连接,使得排水槽体31其中一侧低于另一侧,因此连接排水槽体31两侧的排水槽盖板32向靠近碎石承接槽34一侧倾斜,且排水槽盖板32上方与碎石承接槽34连通。本实施例中,透水路面层2中散落的部分碎料和硬铺路面层1中浮起的碎石可以从倾斜的排水槽盖板32顶部滑落至碎石承接槽34中,不会堆积在排水槽盖板32上,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堵塞排水槽盖板32上的渗水孔322,保证排水效果,并减少维护时间和成本。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渗排水路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硬铺路面层、设置在硬铺路面层上方的透水路面层以及夹设在硬铺路面层和透水路面层之间的排水槽,还包括与排水槽相连通的道路排水沟以及蓄水池;所述排水槽包括排水槽体、盖设在排水槽体顶部的排水槽盖板以及设置在排水槽体两侧用于固定的封口板;所述的排水槽体镶嵌设置在硬铺路面层中,排水槽体顶部低于硬铺路面层顶面;所述的排水槽盖板为凹型板,其凹陷部位的位置与排水槽体相对应,排水槽盖板上与排水槽体相对应处还设有渗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渗排水路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硬铺路面层、设置在硬铺路面层上方的透水路面层以及夹设在硬铺路面层和透水路面层之间的排水槽,还包括与排水槽相连通的道路排水沟以及蓄水池;所述排水槽包括排水槽体、盖设在排水槽体顶部的排水槽盖板以及设置在排水槽体两侧用于固定的封口板;所述的排水槽体镶嵌设置在硬铺路面层中,排水槽体顶部低于硬铺路面层顶面;所述的排水槽盖板为凹型板,其凹陷部位的位置与排水槽体相对应,排水槽盖板上与排水槽体相对应处还设有渗水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渗排水路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体旁还设置有碎石承接槽,所述碎石承接槽与排水槽体其中一侧的中部连接,使得排水槽体其中一侧低于另一侧,因此连接排水槽体两侧的排水槽盖板向靠近碎石承接槽一侧倾斜,且排水槽盖板上方与碎石承接槽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渗排水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萱王悦王清江张庆明李月霞杨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建设岗位培训中心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