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742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方便操作、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及成本低的吊装工装,该吊装工装包括主支杆、抬升手柄、降落手柄及移动框架,移动框架由至少两块水平板及一块垂直板构成,水平板上下间隔排列且垂直板固定连接于水平板的同一侧;水平板设有通孔,主支杆穿过水平板的通孔;抬升手柄的端部为U形架,U形架的两臂通过限位杆及旋转轴连接,限位杆与旋转轴分别位于主支杆的两侧;旋转轴穿过垂直板所设的轴套,抬升手柄通过第一弹簧与移动框架连接;移动框架的顶端限位框,限位框的开口方向朝向于主支杆;降落手柄的端部为框式结构,所述主支杆穿过框式结构,框式结构的远离降落手柄的一端伸入到限位框内,所述降落手柄通过第二弹簧与移动框架连接。

A lifting fixture

The lifting fixture comprises a main support rod, a lifting handle, a landing handle and a moving frame. The moving frame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two horizontal plates and a vertical plate. The horizontal plates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evels and the vertical plates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to the horizontal plate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plate, the horizont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main support rod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the end of the lifting handle is a U-shaped frame, and the arms of the U-shaped frame are connected by a limit rod and a rotating shaft. The limit rod and the rotating shaft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support rod respectively; the rotat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shaft sleeve provided by the vertical plate, and the lifting handle is moved through the first spring. The end of the landing handle is a frame structure, the main support rod passes through the frame structure, and the end of the frame structure is far away from the landing handle and extends into the limit frame. The landing hand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ing frame through a second 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装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
,具体涉及到一种吊装工装。
技术介绍
在整车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较重分总成件进行吊装、转移及存储工作;有些工位由于位置、生产要求等原因而无法采用传统的葫芦等吊具,采用悬臂吊或叉车会大大提高成本,还存在生产操作诸多交叉,存储转运等凌乱问题;而单纯人力吊装又太过于繁重,效率低,还存在安全隐患,这样就需要一种适用灵活的吊装辅助结构,来辅助人工吊装,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吊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方便操作、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及成本低的吊装工装,能够实现不同工位的转运、辅助装配等。本专利技术的吊装工装包括主支杆、抬升手柄、降落手柄及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由至少两块水平板及一块垂直板构成,所述水平板上下间隔排列且垂直板于水平板的同一侧与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设有通孔,所述主支杆穿过水平板的通孔,且移动框架可沿主支杆上下移动;所述抬升手柄的端部为U形架,所述U形架的两臂通过水平的限位杆及旋转轴连接,所述限位杆与旋转轴分别位于主支杆的两侧,且限位杆较旋转轴更接近于抬升手柄;所述旋转轴穿过垂直板所设的轴套,抬升手柄通过第一弹簧与移动框架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向抬升手柄施加的作用力促使抬升手柄以旋转轴为轴心向上转动;移动框架的顶端在远离抬升手柄的一侧设有侧方开口的限位框,在接近抬升手柄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框的开口方向朝向于主支杆;所述降落手柄的端部为框式结构,所述主支杆穿过框式结构,框式结构的远离降落手柄的一端伸入到限位框内,所述降落手柄与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向降落手柄施加的作用力促使降落手柄以框式结构的端部为轴心向上转动。上述吊装工装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主支杆固定在转运平台或者转运小车上,将待转运的重物悬吊在移动框架处,向下按压抬升手柄杆,使抬升手柄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而绕旋转轴向下转动,限位杆被抬升手柄压紧抵靠在主支杆的侧面,从而形成固定的支点,抬升手柄通过旋转轴带动移动框架以限位杆为轴线向上转动,在将移动框架向远离抬升手柄方向推动的同时实现移动框架的向上抬升,此时降落手柄的框式结构的靠近抬手手柄一侧的内壁虽然会与主支杆接触,但是降落手柄与著主支杆的相对移动只会使降落手柄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而向下转动,并不会影响移动框架的向上移动。放开抬升手柄后,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抬升手柄绕旋转轴向上转动,同时也带动移动框架向下转动,但是此时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降落手柄会迅速绕限位框(即降落手柄的框式结构的端部)向下转动而将移动框架向远离抬升手柄的方西推动,使得降落手柄的框式结构的内壁及移动框架的通孔孔壁在两个相对的方向抵靠并压紧在主支杆的侧部,防止移动框架下移。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移动框架及其上悬吊重物的不断抬升,直到达到预定的高度,完成重物的抬升。当需要降低移动框架的高度时,只需要向上抬起降落手柄,使降落手柄以绕限位框向上转动,即可将移动框架向远离抬升手柄的方向推动,此时移动框架的通孔内壁与主支杆脱离接触或者两者之间的作用力较小,移动框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移动框架的升降结合转运平台或者转运小车的移动,即可实现重物的转运。进一步地,该吊装工装还设有轴承座及轴承,所述主支杆的底部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轴承座上。完成移动框架的高度抬升后,可以旋转主支杆到想要的角度,并操作降落手柄将移动框架降低高度,完成转运重物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杆在轴承的上方固设有固定盘,上述固定盘可以提高主支杆在转运平台或者转运小车上的稳定性,避免主支杆倾倒。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杆由上部的中空杆件和下部的实心杆件连接而成,所述移动框架、抬升手柄及降落手柄都位于中空杆件处。实心杆件可以提高底部的强度,防止倾倒,而空心杆件可以降低整体重量。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杆的截面为矩形,以尽量扩大主支杆与移动框架通孔内壁的接触面,从而提高移动框架抬升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杆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或者防滑齿,可以通过增大摩擦力的方式来提高移动框架抬升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框架的顶端在接近抬升手柄的一侧设有垂直的导向螺柱,所述降落手柄设有限位通孔,所述导向螺柱穿过限位通孔,且导向螺柱在降落手柄的上方安装有螺母,所述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第二弹簧套设于导向螺柱上,并位于降落手柄与移动框架之间。第二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为降落手柄持续提供向上的弹力,使降落手柄绕其端部转动,从而确保在不受其它外力作用(例如说人用手向下按压降落手柄)时,移动框架不会自由下落,提高了安全性。上述导向螺柱可以避免第二弹簧出现歪斜等情形而影响对降落手柄的弹力,导向螺柱上的螺母结合降落手柄将导向螺柱的顶端封闭,可以避免第二弹簧向上脱出导向螺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为拉伸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移动框架的最上方的水平板连接,第一弹簧的底端与抬升手柄的U形架连接。第一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其拉力将抬升手柄向上拉动,促使抬升手柄绕其端部向上转动,在不受其他外力作用时,抬升手柄会保持在最高位置,这样可以防止移动框架自由下落。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框架的垂直板固定连接有悬吊机构,以便于悬吊重物以及调整重物与主支杆的间距,便于重物的转运。该悬吊机构可以由水平的悬吊杆及倾斜的加强杆构成,所述加强杆的端部与悬吊杆固定连接,以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地,为方便操作,所述抬升手柄和/或降落手柄的长度可调。本专利技术的吊装工装具有灵活应用、方便操作,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等特点,可实现升降吊装、旋转摆放,适合于对较重零部件的转运及辅助装配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吊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两个不同角度)。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吊装工装的正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吊装工装的使用状态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主支杆;2、抬升手柄;3、降落手柄;4、移动框架;41、水平板;42、垂直板;5、螺栓;6、螺母;7、轴承;8、轴承座;9、内六角螺栓;10、转运小车;11、固定盘;12、悬吊机构;13、U形架;14、限位杆;15、旋转轴;16、轴套;17、第一弹簧;18、限位框;19、框式结构;20、第二弹簧;21、导向螺柱;22、螺母;23、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汽车装配车间的吊装工装,以用于不同工位的零部件的转运、辅助装配等。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吊装工装包括主支杆1、抬升手柄2、降落手柄3及移动框架4,其中:主支杆1为矩形截面,由上部的中空杆件和下部的实心杆件套接而成,在中空杆件与实心杆件相接处利用螺栓5及螺母6固定连接;主支杆1的表面设有防滑纹(图中未画出),主支杆1的底部通过轴承7可转动地安装于轴承座8上,轴承座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内六角螺栓9固定在运转小车10上。主支杆1在轴承的上方固设有固定盘11,固定盘11贴合于转运小车10的顶面,可避免主支杆1倾倒。移动框架4由三块水平板41及一块垂直板42构成,水平板41上下间隔排列且垂直板42于水平板41的同一侧与水平板41固定连接;水平板41设有矩形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吊装工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杆、抬升手柄、降落手柄及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由至少两块水平板及一块垂直板构成,所述水平板上下间隔排列且垂直板于水平板的同一侧与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设有通孔,所述主支杆穿过水平板的通孔,且移动框架可沿主支杆上下移动;所述抬升手柄的端部为U形架,所述U形架的两臂通过水平的限位杆及旋转轴连接,所述限位杆与旋转轴分别位于主支杆的两侧,且限位杆较旋转轴更接近于抬升手柄;所述旋转轴穿过垂直板所设的轴套,抬升手柄通过第一弹簧与移动框架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向抬升手柄施加的作用力促使抬升手柄以旋转轴为轴心向上转动;移动框架的顶端在远离抬升手柄的一侧设有侧方开口的限位框,在接近抬升手柄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框的开口方向朝向于主支杆;所述降落手柄的端部为框式结构,所述主支杆穿过框式结构,框式结构的远离降落手柄的一端伸入到限位框内,所述降落手柄与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向降落手柄施加的作用力促使降落手柄以框式结构的端部为轴心向上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杆、抬升手柄、降落手柄及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由至少两块水平板及一块垂直板构成,所述水平板上下间隔排列且垂直板于水平板的同一侧与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设有通孔,所述主支杆穿过水平板的通孔,且移动框架可沿主支杆上下移动;所述抬升手柄的端部为U形架,所述U形架的两臂通过水平的限位杆及旋转轴连接,所述限位杆与旋转轴分别位于主支杆的两侧,且限位杆较旋转轴更接近于抬升手柄;所述旋转轴穿过垂直板所设的轴套,抬升手柄通过第一弹簧与移动框架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向抬升手柄施加的作用力促使抬升手柄以旋转轴为轴心向上转动;移动框架的顶端在远离抬升手柄的一侧设有侧方开口的限位框,在接近抬升手柄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框的开口方向朝向于主支杆;所述降落手柄的端部为框式结构,所述主支杆穿过框式结构,框式结构的远离降落手柄的一端伸入到限位框内,所述降落手柄与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向降落手柄施加的作用力促使降落手柄以框式结构的端部为轴心向上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吊装工装还设有轴承座及轴承,所述主支杆的底部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轴承座上。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岫岩陶立虎张凤娇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