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装置和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6489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5:26
一种联结装置(100),用于按需求在围绕旋转轴线(28)可转动的驱动元件(14)与围绕旋转轴线(50)可转动的从动元件(40)之间传递转矩,为此该联结装置可力配合地借助于联结元件(102)联结,其特征在于,驱动元件(14)和从动元件(40)分别构造联结面,所述联结面构造联结缝隙(104),所述联结缝隙带有沿关于旋转轴线(28,50)中的至少一个的径向方向减少的缝隙宽度,其中,联结元件(102)可被带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联结缝隙(104)内部的径向位置方面及由此在联结元件(102)与联结面之间的压紧压力方面区分开。这样的联结装置原则上实现了构造该联结装置的(主)构件、也就是说驱动元件、一个或多个联结元件和从动元件的轴向布置,由此可使这样的联结装置的大小至少沿关于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保持成较小。这样的联结装置同时可结构上非常简单地构造,并且尽管如此仍可确保可靠的工作原理。

Connection device and switchover device

A connection device (100) for transmitting torque between a driving element (14) that revolves around a rotating axis (28) and a driven element (40) revolving around a rotating axis (50). The connecting device can force a joint element (102) with for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driving element (14) and a driven element (40), respectively. The joint surface is constructed to construct a joint gap (104) with a gap width decreasing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at least one of the rotation axes (28,50),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element (102) can be brought to the first position and the second position, and the first position and the second position are inside the joint gap (104). The radial position is separated from the compression pressure between the coupling element (102) and the coupling surface. The connection device in principle implements the axial arrangement of the (main) member, that is, the driving element, one or more connection elements and the driven element, so that the size of the connection device can be kept at least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axis of rotation. Such a coupling device can also be constructed in a very simple structure and, nevertheless, can ensure reliable working princip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联结装置和切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按需求在围绕旋转轴线可转动的驱动元件与围绕旋转轴线可转动的从动元件之间传递转矩的联结装置(Kupplungsvorrichtung),所述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可力配合地借助于联结元件联结。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一个或多个联结装置的切换装置(Schaltvorrichtung),借助于所述切换装置使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可在一个或多个的转动取向(Drehausrichtung)中相对彼此定位。
技术介绍
由文件DE19907483A1已知一种用于例如机动车中的窗玻璃升降器或座椅调节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实现了,将施加到驱动元件上的转矩沿两个可能的转动方向传递到从动元件上,而另一方面借助于以其外侧力配合地作用于逐渐变成锥状的壳体的内侧的卷簧(Schlingfeder)防止转矩从从动元件出发传递到驱动元件上。卷簧由此在从动元件加载以转矩时不仅阻止了从动元件的转动运动而且阻止了从动元件的转动运动,而该卷簧在驱动元件加载以转矩时拉紧并由此缠绕得更紧,由此使得在该卷簧与壳体的内侧之间的压紧压力减少,并且取消了阻止(Blockade)。调节装置例如应实现机动车中的座椅倚靠件的主动调节,然而同时避免由于到座椅倚靠件上的力作用而自主调节。文件US6,394,247B1公开一种内燃机的楔形带传动机构(Keilriementrieb),其中,在带轮(Riemenrad)与待驱动的辅助机组(Nebenaggregat)、例如发电机的驱动轴之间布置有卷簧联结器(Schlingfederkupplung),所述卷簧联结器径向作用地且力配合地确保转矩从带轮传递到驱动轴上,然而在相反的情况下,所述卷簧联结器打开并由此防止转矩从辅助机组的驱动轴传递到带轮上。由此尤其应实现,在突然取走负载时从内燃机的运行出发利用曲轴及由此还有辅助机组的驱动轴的相对高的转速将辅助机组的驱动轴的由惯性决定的超转速(Überdrehzahl)传递到与此从属的带轮上,这否则结合通过取走负载(Lastwegnahme)产生的对于曲轴的转速的制动作用而可能引起在楔形带与辅助机组的带轮之间的提高的打滑。如例如由文件US6,394,247B1已知的卷簧联结器是结构上简单的且同时运行可靠的、力配合地作用的联结装置。然而,在该卷簧联结器方面不利的是,该卷簧联结器由于其径向的作用方式沿关于经由该卷簧联结器可联结的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所需要的相对大的结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从这种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任务,即说明一种力配合地作用的联结装置,所述联结装置结构上简单地构造并且相比于传统的卷簧联结器沿关于经由该卷簧联结器可联结的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需要较少的结构空间。该任务借助于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结装置解决。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联结装置的切换装置是专利权利要求9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联结装置和/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换装置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是另外的专利权利要求的主题并且由本专利技术的随后的描述得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按需求在围绕旋转轴线可转动的驱动元件与围绕旋转轴线(所述旋转轴线尤其可同轴于驱动元件的旋转轴线取向)可转动的从动元件之间传递转矩的联结装置,为此该联结装置可力配合地借助于联结元件联结,其特征在于,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分别构造联结面,所述联结面构造联结缝隙,所述联结缝隙带有沿关于旋转轴线中的至少一个的径向方向减少的缝隙宽度,其中,联结元件可被带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联结缝隙内部的径向位置方面及由此在联结元件与联结面之间的压紧压力方面区分开。这样的联结装置因此被径向操纵,然而主要地沿轴向方向起作用,也就是说正常地指向的、在接触的联结面中促使力配合的压力沿关于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比径向于该旋转轴线至少更多地取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联结装置原则上实现了这些所构造的(主)构件、也就是说驱动元件、一个或多个联结元件和从动元件的(也是排他的)轴向布置,由此可使这样的联结装置的大小至少沿关于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保持得小。同时这样的联结装置可在结构上非常简单地构造,并且尽管如此仍可确保可靠的工作原理。优选地可设置成,联结元件的第一位置的特征在于相对大的压紧压力,并且第二位置的特征在于相对小的压紧压力。此外,优选地可设置成,压紧压力在联结元件的位置中的一个(尤其是第一个)中如此之大,使得从动元件的基本上不打滑的连带(Mitnahme)通过驱动元件来调整。同样优选地可设置成,压紧压力在联结元件的位置中的另一个(尤其是第二个)中尽可能小并且尤其基本上为零,从而以有利的方式在联结装置打开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避免由于在一方面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和另一方面联结元件的联结面之间的接触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摩擦损耗。在一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可设置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联结装置具有用于联结元件的弹性的加载的器件。由此可实现,联结元件可自主地或由于弹性的加载运动到初始位置中或保持在这样的初始位置中,其中,该初始位置不仅可相应于联结装置的部分地或完全地关闭的状态而且可相应于联结装置的(完全地)打开的状态。在部分地关闭的状态中,进行转矩的传递,并由此进行驱动元件与从动元件之间的带有期望的打滑的转动运动,而在完全地关闭的状态中没有设置这样的期望的打滑。与此相对,在联结装置的(完全地)打开的状态中,优选地基本上不传递转矩,并由此在驱动元件与从动元件之间不传递转动运动。用于联结元件的弹性的加载的器件例如可为单独的弹性元件。该器件同样可为可相应地弹性地偏移地构造的联结元件本身。在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可设置成,力配合地作用的联结装置自加强地构造,从而使得在一方面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和另一方面联结元件的联结面之间由于初始负载而作用的摩擦力出于尤其是几何结构的原因促使联结元件在更大程度上被拉入到变得较窄的联结缝隙中,这伴随着压紧压力的相应的提高。借助于这样的联结装置能够以相对小的初始负载生成相对高的且尤其是自加强直到不打滑的联结的摩擦力。用于这样的联结装置的联结元件的初始负载尤其可由联结元件的弹性的加载产生。对此备选地或附加地,该初始负载也可由于惯性力(尤其是重力和/或离心力)而产生。同样可设置成,该初始负载主动地借助于致动器施加。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联结装置的一设计方案中可设置成,联结元件在未弹性加载的状态下或由于结构上的弹性的加载占据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优选地相应于联结装置的至少部分地关闭的状态),而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优选地相应于联结装置的打开的状态)由于从动元件的超转速来调整。这样的联结装置因此尤其可自主地取决于所设置的功率流的方向来打开或关闭,从而使得从动元件通过驱动元件所产生的驱动由于力配合地联结所述从动元件和驱动元件的联结元件来实现,而驱动元件通过从动元件而产生的(不期望的)驱动可由于从动元件相比于驱动元件尤其暂时较高的转速通过使联结元件运动到打开的位置中来抑制。作为“结构上的弹性的加载”理解成对联结元件进行加载的弹性元件或自身弹性地偏移的联结元件的预紧力(Vorspannung),所述预紧力在没有弹性元件或联结元件的主动影响的情况下由于到联结装置中的结构上的集成通过弹性元件的两个区段(尤其是端部区段)在联结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结装置(100),用于按需求在围绕旋转轴线(28)可转动的驱动元件(14)与围绕旋转轴线(50)可转动的从动元件(40)之间传递转矩,为此所述联结装置可力配合地借助于联结元件(102)联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14)和所述从动元件(40)分别构造联结面,所述联结面构造联结缝隙(104),所述联结缝隙带有沿关于所述旋转轴线(28,50)中的至少一个的径向方向减少的缝隙宽度,其中,所述联结元件(102)可被带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联结缝隙(104)内部的径向位置方面及由此在所述联结元件(102)与所述联结面之间的压紧压力方面区分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10 DE 102015224908.51.一种联结装置(100),用于按需求在围绕旋转轴线(28)可转动的驱动元件(14)与围绕旋转轴线(50)可转动的从动元件(40)之间传递转矩,为此所述联结装置可力配合地借助于联结元件(102)联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14)和所述从动元件(40)分别构造联结面,所述联结面构造联结缝隙(104),所述联结缝隙带有沿关于所述旋转轴线(28,50)中的至少一个的径向方向减少的缝隙宽度,其中,所述联结元件(102)可被带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联结缝隙(104)内部的径向位置方面及由此在所述联结元件(102)与所述联结面之间的压紧压力方面区分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联结元件(102)的弹性的加载的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装置自加强地构造。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元件(102)在未弹性加载的状态中或由于结构上的弹性的加载占据所述第一位置,而所述第二位置可通过主动的调整装置来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具有用于所述联结元件(102)的可调节的止挡元件(1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元件(110)是可激活和可取消激活的,其中,所述止挡元件在激活的状态中构造用于所述联结元件(102)的止挡部并且在可取消激活的状态中不构造用于所述联结元件(102)的止挡部。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特征在于相对大的压紧压力,并且所述第二位置的特征在于相对小的压紧压力。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元件(102)构造如下联结面,所述联结面平行于所述驱动元件(14)和所述从动元件(40)的联结面取向。9.一种切换装置,借助于所述切换装置第一元件(40)和第二元件(22)可在至少一个转动取向中相对彼此定位,其特征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结装置(100),其中,所述第一元件(40)用作所述联结装置(100)的从动元件(40),所述从动元件在联结装置(100)关闭的情况下可由所述联结装置(100)的驱动元件(14)相对于所述第二元件(22)转动到所述转动取向中,而在到达所述转动取向之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科尔内留斯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