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47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能够提高波动齿轮式减速器及轴承部的耐久性。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中,具有:壳体,其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控制轴的轴承部;波动齿轮式减速器,其使与驱动马达连接的输出轴的转速减速并向控制轴传递;在控制轴或壳体中的一方设置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通过与控制轴或壳体中的另一方接触,限制控制轴向轴向波动齿轮式减速器侧移动。

The actuators of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ctuator for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hich can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the fluctuating gear reducer and the bearing part. In the actuator of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of the invention, the invention has a shell, having a bearing part that rotates freely and supports the control axis; a wave gear reducer, which decelerates the speed of the output shaft connected to the driving motor and passes to the control shaft; the restriction mechanism in the control shaft or the shell is set. This limit is limited. The mechanism controls the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axial axial wave gear reducer by contacting with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ntrol shaft or the hou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
本专利技术例如涉及在能够改变内燃机的气门的工作特性的可变气门机构中应用的连杆机构、以及在能够改变内燃机的机械实际压缩比的可变压缩比机构中应用的连杆机构的促动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可变压缩比机构,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该公开中,利用多杆式活塞及曲柄机构,使活塞的行程特性发生变化,由此,能够改变内燃机的机械压缩比。即,将活塞与曲轴经由上连杆与下连杆而连结,通过与具有驱动马达及波动齿轮(波動歯車)式减速器的促动器连接的控制轴的转动,对下连杆的姿势进行控制。由此,使活塞的行程特性发生变化,对内燃机的压缩比进行控制。另外,在波动齿轮式减速器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轴承,由此能够旋转地支承波动齿轮式减速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56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因为由轴承支承波动齿轮式减速器的轴向两侧,所以,当向波动齿轮式减速器输入扭矩或反向扭矩时,波动齿轮式减速器发生扭转,对控制轴产生推力(スラスト)方向的负荷。这样,存在由于对波动齿轮式减速器侧的推力负荷而使波动齿轮式减速器的耐久性降低,以及支承波动齿轮式减速器的轴承的耐久性降低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波动齿轮式减速器及轴承部的耐久性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中,具有: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控制轴的轴承部的壳体、以及使与驱动马达连接的输出轴的转速减速并将其向控制轴传递的波动齿轮式减速器,并且在控制轴或壳体中的一方设有限制机构,通过与控制轴或壳体中的另一方接触,限制控制轴向轴向波动齿轮式减速器侧移动。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波动齿轮式减速器及轴承部的耐久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内燃机概要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剖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转子附近的各配件的关系的概要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波动齿轮式减速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A-A部分放大剖视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保持板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内燃机概要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剖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因为基本的结构与(日本)特开2011-169152号公报的图1中所示的结构相同,所以进行简单的说明。在内燃机缸体的缸内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1经由活塞销2,旋转自如地连结上连杆3的上端。下连杆5经由连结销6,旋转自如地连结在上连杆3的下端。曲轴4经由曲柄销4a,旋转自如地连结下连杆5。另外,第一控制连杆7的上端部经由连结销8,旋转自如地连结下连杆5。第一控制连杆7的下端部与具有多个连杆部件的连结机构9连结。连结机构9具有:第一控制轴10、第二控制轴11、连结第一控制轴10及第二控制轴11的第二控制连杆12。第一控制轴10与在内燃机内部的缸排列方向上延伸的曲轴4平行地延伸。第一控制轴10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内燃机主体的第一轴颈部10a、第一控制连杆7的下端部旋转自如地连结的控制偏心轴部10b、以及第二控制连杆12的一端部12a旋转自如地连结的偏心轴部10c。第一臂部10d的一端与第一轴颈部10a连结,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连杆7的下端部连结。控制偏心轴部10b设置在相对于第一轴颈部10a偏心了规定量的位置。第二臂部10e的一端与第一轴颈部10a连结,另一端与第二控制连杆12的一端部12a连结。偏心轴部10c设置在相对于第一轴颈部10a偏心了规定量的位置。第二控制连杆12的另一端部12b旋转自如地连结臂连杆13的一端。第二控制轴11连结在臂连杆13的另一端。臂连杆13与第二控制轴11相对不移动。第二控制轴11经由多个轴颈部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后面叙述的壳体20内。第二控制连杆12为手柄形状,与偏心轴部10c连结的一端部12a大致直线地形成。另一方面,连结有臂连杆13的另一端部12b弯曲地形成。在一端部12a的前端部贯通形成有偏心轴部10c转动自如地插通的插通孔12c。另一端部12b具有形成为分叉状的前端部12d。在前端部12d贯通形成连结用孔12e。另外,在臂连杆13的突起部13b贯通形成与连结用孔12e大致同径的连结用孔13c。在形成为分叉状的各前端部12d之间夹有臂连杆13的突起部13b,在该状态下,连结销14贯通连结用孔12e及13c并压入进行固定。臂连杆13与第二控制轴11分体而形成。臂连杆13是由铁类金属材料形成的厚壁部件,具有:在大致中央贯通形成有压入用孔13a的圆环状部、以及向外周突出的U字形状的突起部13b。压入用孔13a中压入在第二控制轴11的各轴颈部之间形成的固定部23b,通过该压入,将第二控制轴11与臂连杆13进行固定。在突起部13b形成转动自如地支承连结销14的连结用孔13c。该连结用孔13c的轴心(连结销14的轴心)从第二控制轴11的轴心向径向偏心了规定量。第二控制轴11由扭矩改变旋转位置,该扭矩经由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一部分即波动齿轮式减速器21从驱动马达22传递。当第二控制轴11的旋转位置改变时,则第二控制连杆12的姿势发生变化,第一控制轴10进行旋转,改变第一控制连杆7的下端部的位置。由此,下连杆5的姿势发生变化,使活塞1的缸内的行程位置及行程量发生变化,随之改变内燃机的压缩比。(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具有:驱动马达22、安装于驱动马达22的前端侧的波动齿轮式减速器21、将波动齿轮式减速器21收纳于内部的壳体20、以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20的第二控制轴11。(驱动马达的结构)驱动马达22为无刷马达,具有:有底圆筒状的马达箱体45、在马达箱体45的内周面固定的筒状线圈46、旋转自如地设置在线圈46内侧的转子47、一端部48a固定于转子47的中心的马达驱动轴48、以及检测马达驱动轴48的旋转角度的旋转变压器55。马达驱动轴48由在马达箱体45的底部设置的滚珠轴承52可旋转地支承。马达箱体45在前端外周具有四个凸台部45a。在凸台部45a贯通形成螺栓49所插通的螺栓插通孔45b。旋转变压器55具有:在马达驱动轴48的外周压入并固定的旋转变压器转子55a、以及检测在旋转变压器转子55a的外周面形成的多齿状目标物的传感器部55b,并设置在从马达箱体45的开口突出的位置。传感器部55b由两根螺钉固定在盖体28的内部,并且向未图示的控制单元输出检测信号。当将马达箱体45安装在盖体28时,在旋转变压器55的端面与盖体28之间安装O环等密封材料,并且在凸台部45a插通螺栓49,在形成于盖体28的驱动马达22侧的外螺纹部上紧固螺栓49。由此,将马达箱体45固定在盖体28。利用马达箱体45及盖体28收纳驱动马达22的马达收纳室作为不供给润滑油等的干燥室而构成。(第二控制轴的结构)第二控制轴11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轴部主体23、以及从轴部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轴,其与内燃机的连杆机构连结,通过旋转改变所述连杆机构的姿势;壳体,其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控制轴的轴承部;驱动马达,其对输出轴进行旋转驱动;波动齿轮式减速器,其使所述输出轴的转速减速,并向所述控制轴传递;限制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控制轴或所述壳体中的一方,通过与所述控制轴或所述壳体中的另一方接触,限制所述控制轴向轴向波动齿轮式减速器侧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24 JP 2016-0326141.一种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轴,其与内燃机的连杆机构连结,通过旋转改变所述连杆机构的姿势;壳体,其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控制轴的轴承部;驱动马达,其对输出轴进行旋转驱动;波动齿轮式减速器,其使所述输出轴的转速减速,并向所述控制轴传递;限制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控制轴或所述壳体中的一方,通过与所述控制轴或所述壳体中的另一方接触,限制所述控制轴向轴向波动齿轮式减速器侧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轴具有与所述连杆机构连结的臂体,所述壳体具有能够收纳所述臂体的凹部,所述轴承部由第一轴承部和第二轴承部构成,所述第一轴承部设置在比所述壳体的所述凹部更靠所述控制轴的旋转轴方向另一端侧的位置,所述第二轴承部设置在比所述凹部更靠所述控制轴的旋转轴方向一端侧的位置,所述限制机构设置在比所述第一轴承部更靠所述控制轴的旋转轴方向另一端侧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在比所述第一轴承部更靠所述控制轴的旋转轴方向另一端侧的位置开口的开口部,并且具有堵塞所述开口部的盖体,所述限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开口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轴在所述控制轴的轴向上在比所述限制机构更靠另一端侧的位置具有被检测部,所述壳体具有检测所述被检测部的旋转角度的检测部,所述限制机构与所述被检测部分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轴承部与所述内燃机的油路连通的轴承供给油路、以及配置有所述被检测部的传感器室,所述限制机构与所述轴承部的所述检测部侧在轴向上相对。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具有:压入所述控制轴外周的环状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环状部件的轴向轴承侧相对的相对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轴具有:轴支承于所述第一轴承部的轴颈部、设置于所述轴颈部的轴向另一端侧且直径小于所述轴颈部的中径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径部的轴向另一端侧且直径小于所述中径部的小径部,在所述中径部压入所述环状部件,并且在所述小径部固定有被检测部。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希志郎须田佳裕鬼形淳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