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
本技术属于一种光路,尤其是涉及一种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各种产品的要求逐渐多样化。在各项检测设备中以及相机中均有用到不同像素要求的光路,但是检测设备中的光路与相机中的光路大多不能通用,增加了光学镜片的生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聚光组、第二聚光组、发散组和像面,第一聚光组和第二聚光组的距离为5.49mm,第二聚光组和发散组的距离为8.18mm,其焦距为2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聚光组的聚光作用,可以使得外界的光线经过第一聚光组的汇聚作用,然后在作用在第二聚光组上,再经过发散组的发散作用后,最终作用在像面上。由此,可以将该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运用到检测设备或拍照用相机上,提高适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聚光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的中心厚度分别为1.5mm和4.6mm,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2.95mm,第一镜片为凹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145.9mm和27.02mm,第二镜片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均为104.74mm。由此,外界光线可以先经过第一镜片的汇聚,然后经第二镜片进行汇聚,使得光线较外界光线而言,发生了汇聚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聚光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的中心厚度分别为5.94mm和7 ...
【技术保护点】
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聚光组(1)、第二聚光组(2)、发散组(3)和像面(4),所述第一聚光组(1)和第二聚光组(2)的距离为5.49mm,所述第二聚光组(2)和发散组(3)的距离为8.18mm,其焦距为25mm;所述第一聚光组(1)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所述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的中心厚度分别为1.5mm和4.6mm,所述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2.95mm,所述第一镜片(11)为凹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145.9mm和27.02mm,所述第二镜片(12)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均为104.74mm;所述第二聚光组(2)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所述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的中心厚度分别为5.94mm和7.04mm,所述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1.19mm,所述第三镜片(21)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24.23mm和420.01mm,所述第四镜片(22)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聚光组(1)、第二聚光组(2)、发散组(3)和像面(4),所述第一聚光组(1)和第二聚光组(2)的距离为5.49mm,所述第二聚光组(2)和发散组(3)的距离为8.18mm,其焦距为25mm;所述第一聚光组(1)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所述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的中心厚度分别为1.5mm和4.6mm,所述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2.95mm,所述第一镜片(11)为凹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145.9mm和27.02mm,所述第二镜片(12)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均为104.74mm;所述第二聚光组(2)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所述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的中心厚度分别为5.94mm和7.04mm,所述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的中心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顺东,覃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北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