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加工中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423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线加工中心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和第三工作台,第一工作台通过拢线模组与第二工作台的剥皮夹持模组(18)相配合连接;第二工作台通过第三输送单元的夹持模组(19)与第三工作台的存线模组(33)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三个工作台协同工作,1#机主要完成线束的送进和切断;2#机主要完成线束的传输、剥皮、压接;3#机主要完成将压接好的线束插入塑胶护套内。集多线下线、穿防水栓、剥线皮、压接端子、插端子入护套功能于一体,大大降低人工作业强度及工时,减少线束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库存品数量,同时每台设备节约人力6人,提高了线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线束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水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线加工中心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及家电线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在一台设备上实现自动下线、压接和塑胶护套的插端功能的多线加工中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线束企业在生产汽车ECU、仪表盘等需要多种线束端子插入同一塑胶护套时,一般都采用下线机下线,然后由物流转运到生产现场,由人工依次将端子插入塑胶护套内,造成在制品多,人工劳动强度大且需大量人力来插端,同时生产响应差,不适合现代生产发展趋势。为了提高国内线束行业的竞争力,减轻企业对人力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品质,适应工业4.0的需求,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在同一台设备上实现多种线束的自动下线、压接、插端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线束生产过程中的弊端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线加工中心装置,该装置是可在一台设备上实现多线束(36种线)的矫直、切断、剥皮、穿栓、压接、插端子入塑胶护套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线加工中心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和第三工作台,第一工作台通过拢线模组与第二工作台的剥皮夹持模组相配合连接;第二工作台通过第三输送单元的夹持模组与第三工作台的存线模组相配合。所述第一工作台包括柔性升降线架模组、矫直模组、送线模组、切断模组、摆U模组和拢线模组;所述柔性升降线架模组包括解锁模块、进线口导向模块、摆U导向模块和线架升降模块;矫直模组包括对称设置的马达矫直模块和气动矫直模块,送线模组包括测量模块、送线模块和同步联动机构,线架升降模块的安装板Ⅰ和安装板Ⅱ构成第一工作台的台面,线架升降模块的走线框架安装在安装板Ⅰ和安装板Ⅱ之间,在走线框架的进线端安装有进线口导向模块,在走线框架的出线端安装有摆U导向模块;在安装板Ⅰ上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与进线口导向模块对应的解锁模块、气动矫直模块、送线模块、同步联动机构的联动转轴Ⅱ、与摆U导向模块对应的解锁模块和切断模组;在安装板Ⅱ上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马达矫直模块、测量模块、同步联动机构的联动转轴Ⅰ、摆U模组和拢线模组;马达矫直模块与气动矫直模块对称设置,测量模块与送线模块对称设置。所述气动矫直模块包括气动矫直机构Ⅰ、七孔安装板和撞杆;所述马达矫直模块包括气动矫直机构Ⅱ、六孔安装板和马达调节机构;气动矫直机构Ⅰ和气动矫直机构Ⅱ对称设置,七孔安装板安装在气动矫直机构Ⅰ的轴承安装板Ⅰ上端面;撞杆安装在气动矫直机构Ⅰ的轴承安装板Ⅰ的下端面并与马达调节机构的转板相对应;六孔安装板安装在气动矫直机构Ⅱ的轴承安装板Ⅱ上端面,马达调节机构的转板一端与气动矫直机构Ⅱ的轴承安装板Ⅱ下端面固定。所述摆U模组包括摆U底板、摆U立板、轴承固定板、伺服马达安装立板、伺服马达安装底板、伺服马达、伺服转接轴、感应板、光感应开关、旋转板、摆U气缸、拉轴、拉头、摆U卡架、卡爪座和卡爪;摆U底板固定在安装板Ⅱ上,摆U立板竖直安装在摆U底板上,在摆U立板上水平安装有轴承固定板,轴承固定板上竖直安装有伺服马达安装立板,伺服马达安装立板上水平安装有伺服马达安装底板,伺服马达安装在伺服马达安装底板上且伺服马达的输出轴向下穿过伺服马达安装底板与伺服转接轴连接,伺服转接轴上套设有感应板,感应板与安装在伺服马达安装立板的光感应开关相对应;伺服转接轴向下穿过轴承固定板与旋转板连接,在旋转板的下端固定有摆U气缸,摆U气缸的活塞杆与拉头连接,拉头上铰接有两个拉轴,每个拉轴上均与一个卡爪座铰接,卡爪座铰接在摆U卡架上,且在每个卡爪座上均固定有一个卡爪;两卡爪相对设置;拢线模组包括拢线立板、拢线横板、拢线气缸安装板、拢线气缸、拢线拨块和拢线凸轮;拢线立板竖直安装在安装板Ⅱ上,拢线横板安装在拢线立板上,拢线气缸安装板水平安装在拢线横板上,且拢线气缸安装板的安装方向与拢线横板的安装方向垂直;在拢线气缸安装板上设置有拢线拨动孔,拢线拨动孔位于摆U模组输出端上方;拢线拨块通过拢线凸轮安装在拢线拨动孔内,且拢线拨块的下端与安装板Ⅱ的台面相接触,拢线拨块的侧端与拢线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拢线气缸安装在拢线气缸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工作台包括机架Ⅱ,机架Ⅱ与第一工作台的机架Ⅰ垂直设置,在机架Ⅱ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后部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剥皮模组、穿栓模组、第一压接机、第二压接机、第三压接机、第四压接机;且在剥皮模组与穿栓模组之间、第一压接机与第二压接机均设置有一个中转模组;在每个压接机后端均设置有一个端子送料模组。在安装板的前部设置有三组平行设置的输送单元,第一组输送单元包括输送马达Ⅰ、输送同步带Ⅰ、输送主动轮Ⅰ、输送从动轮Ⅰ和剥皮夹持模组;输送马达Ⅰ安装在安装板上与第一工作台摆U模组相对应的位置;输送马达Ⅰ的输出轴与输送主动轮Ⅰ连接,输送主动轮Ⅰ通过输送同步带Ⅰ与输送从动轮Ⅰ连接,剥皮夹持模组的剥皮夹持底板固定在输送同步带Ⅰ上且剥皮夹持底板的下端滑动安装在安装板的线轨上;输送从动轮Ⅰ安装在穿栓模组的前方;第二输送单元包括输送马达Ⅱ、输送同步带Ⅱ、输送主动轮Ⅱ、输送从动轮Ⅱ和夹持模组;输送马达Ⅱ与输送马达Ⅰ相对安装,且输送马达Ⅱ的输出轴与输送主动轮Ⅱ连接,输送主动轮Ⅱ通过输送同步带Ⅱ与输送从动轮Ⅱ连接,输送从动轮Ⅱ安装在第四压接机前方;夹持模组的夹持底板固定在输送同步带Ⅱ上且夹持底板的下端滑动安装在安装板的线轨上;第三输送单元包括输送马达Ⅲ、输送同步带Ⅲ、输送主动轮Ⅲ、输送从动轮Ⅲ和夹持模组;输送马达Ⅲ安装在安装板上与第三工作台相对应的位置;输送马达Ⅲ的输出轴与输送主动轮Ⅲ连接,输送主动轮Ⅲ通过输送同步带Ⅲ与输送从动轮Ⅲ连接,输送从动轮Ⅲ安装在第三压接机前方;夹持模组的夹持底板固定在输送同步带Ⅲ上且夹持底板的下端滑动安装在安装板的线轨上。所述剥皮模组,包括剥皮固定底板、支撑立柱、中间固定板、剥皮竖板、剥皮马达、剥皮丝杆、双向引动器、上滑块、上剥刀固定架、上剥刀固定块、上剥刀、下剥刀固定架、下剥刀固定块、下剥刀、下滑块;剥皮固定底板固定在安装板上,中间固定板通过支撑立柱固定在剥皮固定底板上方,且中间固定板与剥皮固定底板平行;剥皮竖板竖直固定在中间固定板上,双向引动器固定在中间固定板上,且在双向引动器上设置有轨道,在轨道上滑动设置有上滑块和下滑块;剥皮丝杆的上部设置有外螺纹Ⅰ,剥皮丝杆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Ⅱ,外螺纹Ⅰ和外螺纹Ⅱ的旋转方向相反,剥皮丝杆的一端与固定在剥皮竖板上的剥皮马达的输出轴连接,剥皮丝杆的另一端向下穿过上滑块的螺纹孔和下滑块的螺纹孔将上滑块和下滑块连接在一起,在上滑块上固定有上剥刀固定架,上剥刀固定架上固定有上剥刀固定块,上剥刀固定块上固定有上剥刀;下滑块上固定有下剥刀固定架,下剥刀固定架上固定有下剥刀固定块,下剥刀固定块上固定有下剥刀;下剥刀与上剥刀相对应咬合。所述第三工作台,包括机架Ⅲ,机架Ⅲ上设置有安装底板,在安装底板上安装有存线模组和旋转判向模组,所述旋转判向模组包括判向视觉模块和旋转模块;存线模组与旋转模块并列设置,旋转模块与判向视觉模块相对设置;在机架Ⅲ上安装有搬运插端模组和治具回流转运模组;搬运插端模组安装在存线模组和旋转判向模组的上方,包括搬运模块、护套视觉模块、插端模块和横板;横板安装在机架Ⅲ上,搬运模块滑动安装在横板靠近第二工作台的一端;插端模块滑动安装在横板靠近治具回流转运模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线加工中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线加工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和第三工作台,第一工作台通过拢线模组与第二工作台的剥皮夹持模组(18)相配合连接;第二工作台通过第三输送单元的夹持模组(19)与第三工作台的存线模组(33)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线加工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和第三工作台,第一工作台通过拢线模组与第二工作台的剥皮夹持模组(18)相配合连接;第二工作台通过第三输送单元的夹持模组(19)与第三工作台的存线模组(33)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加工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包括柔性升降线架模组、矫直模组、送线模组、切断模组(9)、摆U模组(8)和拢线模组(14);所述柔性升降线架模组包括解锁模块(2)、进线口导向模块(3)、摆U导向模块(7)和线架升降模块(10);矫直模组包括对称设置的马达矫直模块(4)和气动矫直模块(12),送线模组包括测量模块(6)、送线模块(11)和同步联动机构(15),线架升降模块(10)的安装板Ⅰ(10-1)和安装板Ⅱ(10-2)构成第一工作台的台面,线架升降模块(10)的走线框架(10-15)安装在安装板Ⅰ(10-1)和安装板Ⅱ(10-2)之间,在走线框架(10-15)的进线端安装有进线口导向模块(3),在走线框架(10-15)的出线端安装有摆U导向模块(7);在安装板Ⅰ(10-1)上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与进线口导向模块(3)对应的解锁模块(2)、气动矫直模块(12)、送线模块(11)、同步联动机构(15)的联动转轴Ⅱ(15-11)、与摆U导向模块(7)对应的解锁模块(2)和切断模组;在安装板Ⅱ(10-2)上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马达矫直模块(4)、测量模块(6)、同步联动机构(15)的联动转轴Ⅰ(15-5)、摆U模组和拢线模组;马达矫直模块(4)与气动矫直模块(12)对称设置,测量模块(6)与送线模块(11)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线加工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矫直模块(12)包括气动矫直机构Ⅰ、七孔安装板(12-7)和撞杆(12-8);所述马达矫直模块(4)包括气动矫直机构Ⅱ、六孔安装板(4-6)和马达调节机构;气动矫直机构Ⅰ和气动矫直机构Ⅱ对称设置,七孔安装板(12-7)安装在气动矫直机构Ⅰ的轴承安装板Ⅰ(12-5)上端面;撞杆(12-8)安装在气动矫直机构Ⅰ的轴承安装板Ⅰ(12-5)的下端面并与马达调节机构的转板(4-12)相对应;六孔安装板(4-6)安装在气动矫直机构Ⅱ的轴承安装板Ⅱ(4-4)上端面,马达调节机构的转板(4-12)一端与气动矫直机构Ⅱ的轴承安装板Ⅱ(4-4)下端面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线加工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U模组(8)包括摆U底板(8-1)、摆U立板(8-2)、轴承固定板(8-3)、伺服马达安装立板(8-4)、伺服马达安装底板(8-5)、伺服马达(8-6)、伺服转接轴(8-7)、感应板(8-8)、光感应开关(8-9)、旋转板(8-10)、摆U气缸(8-11)、拉轴(8-12)、拉头(8-13)、摆U卡架、卡爪座和卡爪(8-14);摆U底板(8-1)固定在安装板Ⅱ(10-2)上,摆U立板(8-2)竖直安装在摆U底板(8-1)上,在摆U立板(8-2)上水平安装有轴承固定板(8-3),轴承固定板(8-3)上竖直安装有伺服马达安装立板(8-4),伺服马达安装立板(8-4)上水平安装有伺服马达安装底板(8-5),伺服马达(8-6)安装在伺服马达安装底板(8-5)上且伺服马达(8-6)的输出轴向下穿过伺服马达安装底板(8-5)与伺服转接轴(8-7)连接,伺服转接轴(8-7)上套设有感应板(8-8),感应板(8-8)与安装在伺服马达安装立板(8-4)的光感应开关(8-9)相对应;伺服转接轴(8-7)向下穿过轴承固定板(8-3)与旋转板(8-10)连接,在旋转板(8-10)的下端固定有摆U气缸(8-11),摆U气缸(8-11)的活塞杆与拉头(8-13)连接,拉头(8-13)上铰接有两个拉轴(8-12),每个拉轴(8-12)上均与一个卡爪座铰接,卡爪座铰接在摆U卡架上,且在每个卡爪座上均固定有一个卡爪(8-14);两卡爪(8-14)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线加工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拢线模组(14)包括拢线立板(14-1)、拢线横板(14-2)、拢线气缸安装板(14-3)、拢线气缸(14-4)、拢线拨块(14-5)和拢线凸轮(14-6);拢线立板(14-1)竖直安装在安装板Ⅱ(10-2)上,拢线横板(14-2)安装在拢线立板(14-1)上,拢线气缸安装板(14-3)水平安装在拢线横板(14-2)上,且拢线气缸安装板(14-3)的安装方向与拢线横板(14-2)的安装方向垂直;在拢线气缸安装板(14-3)上设置有拢线拨动孔(14-3-1),拢线拨动孔(14-3-1)位于摆U模组(8)输出端上方;拢线拨块(14-5)通过拢线凸轮(14-6)安装在拢线拨动孔(14-3-1)内,且拢线拨块(14-5)的下端与安装板Ⅱ(10-2)的台面相接触,拢线拨块(14-5)的侧端与拢线气缸(14-4)的活塞杆连接,拢线气缸(14-4)安装在拢线气缸安装板(14-3)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加工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台包括机架Ⅱ,机架Ⅱ与第一工作台的机架Ⅰ垂直设置,在机架Ⅱ上设置有安装板(20),安装板(20)的后部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剥皮模组(16)、穿栓模组(21)、第一压接机(22)、第二压接机(23)、第三压接机(24)、第四压接机(25);且在剥皮模组(16)与穿栓模组(21)之间、第一压接机(22)与第二压接机(23)均设置有一个中转模组(17);在每个压接机后端均设置有一个端子送料模组(3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线加工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板(20)的前部设置有三组平行设置的输送单元,第一组输送单元包括输送马达Ⅰ(26)、输送同步带Ⅰ(27)、输送主动轮Ⅰ、输送从动轮Ⅰ和剥皮夹持模组(18);输送马达Ⅰ(26)安装在安装板(20)上与第一工作台摆U模组(8)相对应的位置;输送马达Ⅰ(26)的输出轴与输送主动轮Ⅰ连接,输送主动轮Ⅰ通过输送同步带Ⅰ(27)与输送从动轮Ⅰ连接,剥皮夹持模组(18)的剥皮夹持底板(18-1)固定在输送同步带Ⅰ(27)上且剥皮夹持底板(18-1)的下端滑动安装在安装板(20)的线轨上;输送从动轮Ⅰ安装在穿栓模组(21)的前方;第二输送单元包括输送马达Ⅱ(28)、输送同步带Ⅱ(29)、输送主动轮Ⅱ、输送从动轮Ⅱ和夹持模组(19);输送马达Ⅱ(28)与输送马达Ⅰ(26)相对安装,且输送马达Ⅱ(28)的输出轴与输送主动轮Ⅱ连接,输送主动轮Ⅱ通过输送同步带Ⅱ29与输送从动轮Ⅱ连接,输送从动轮Ⅱ安装在第四压接机(25)前方;夹持模组(19)的夹持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阳崔炳艺张海洋程朝锋李振涛申振生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海昌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