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402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38
一种旋转导向装置,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旋转驱动工具头,所述旋转轴包括至少一个可转向部;第一非旋转体和第二非旋转体,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第二非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旋转驱动所述工具头时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大体上呈非旋转状态;导向驱动机构,所述导向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所述导向驱动机构适于产生大体上沿轴向的驱动力以改变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之间的相对方向,从而改变所述工具头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导向装置
本申请涉及钻探领域,尤其涉及控制钻进导向的旋转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获取地下贮藏的自然资源需要进行钻井勘探,在很多情况下,井孔与井架都不是对齐的,而是需要形成一定的偏移或者弯曲,这种形成水平或者竖直偏移或者其他类型的复杂井孔的过程叫做定向钻井。而在定向钻井过程中对钻头方向进行方向控制的过程叫做导向。现代导向钻井有滑动导向与旋转导向两种类型。滑动导向钻井时,钻柱不旋转;用井底动力钻具(涡轮钻具、螺杆钻具)带动钻头旋转。螺杆钻具及部分钻柱与扶正器贴靠井壁只能在井壁上下滑动。它的缺点是摩阻大、有效钻压、扭矩与功率小,钻速低、井眼呈螺旋状不光滑不干净、井身质量差、易事故,往往被迫启动钻盘采用“复合钻进”,而“复合钻进”往往只能有限使用。滑动导向的极限井深小于4000m左右。要较大改变井斜方位时,需起钻改变钻柱结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是转盘驱动钻柱旋转,钻柱及旋转导向工具等在井壁上滚动,滚动摩擦阻力小,旋转导向钻井系统能在钻进中控制调整其造斜与定向功能,能随钻实时完成造斜、增斜、稳斜、降斜,且摩阻小、扭矩小、钻速高、钻头进尺多、时效高、成本低、井身平滑井轨易控。极限井身可达15km,是钻复杂结构井和海油陆系及超大位移井(10km)的新式武器。常用的旋转导向技术也有两种,一种是指向式导向,一种是推靠式导向。美国公司哈里伯顿获得的中国授权专利CN104619944B公开了一种指向式导向工具,其提供了模块化的致动器、导向工具和旋转式导向钻井系统,模块化致动器包括筒部,构造为耦接到外壳的外周。蓄液器容置在筒部中,液压致动的致动器滑动地设置在筒部内,在激活位置和未激活位置之间移动,使得致动器活塞选择性地挤压驱动轴的斜坡面从而改变钻柱的方向。美国专利申请文件US20140209389A1公开了一种旋转导向工具,其包括一个非旋转体,一个包括可偏转单元的旋转轴,通过控制偏芯轴套的周向位置使得可偏转单元进行偏转,进而调整钻头的钻孔方向。以上两种导向技术都属于指向式的导向,美国专利申请文件US20170107762A1公开了另一种类型的旋转导向技术,即推靠式旋转导向技术,其包括设置在钻杆四周的推靠件和用于驱动这些推靠件的液压驱动系统,液压驱动系统可选择地驱动推靠件在推靠位置和非推靠位置之间移动,在推靠位置时推靠件能够以拍打的方式推靠井壁从而产生导向力并改变钻孔的方向。指向式导向和推靠式导向具有各自的特点,一般而言,指向式导向的造斜率是比较稳定的,受钻压和地层条件影响较小,但是其造斜率极值较低,在需要高造斜率的情况下难以满足要求,相对而言,推靠式导向的造斜率却不太稳定,受到钻压和地层条件影响较大,当钻压较低并且地层硬度合适时,造斜率较大,可以快速调整井眼轨迹,但是遇到过软地层时导向能力降低明显。除此以外,在井下的测控难度和能耗问题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当井下部件随着钻杆转动时造成相应部件的测量困难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如何使得数据测量变得简单是一项重要课题;另一方面,井下的能源主要来自于泥浆发电,除了保证井下的电子元件的工作外,还需要提供导向驱动装置所需要的能量,如何尽可能地以较低的功耗提供导向驱动同样十分重要。因此,现有技术需要一种可降低控制难度的高造斜率的随钻旋转导向驱动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旋转导向装置,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旋转驱动工具头,所述旋转轴包括至少一个可转向部;第一非旋转体和第二非旋转体,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第二非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旋转驱动所述工具头时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大体上呈非旋转状态;导向驱动机构,所述导向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所述导向驱动机构适于产生大体上沿轴向的驱动力以改变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之间的相对方向,从而改变所述工具头的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可转向部包括万向传动件或者柔性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液压驱动机构,所述至少三个液压驱动机构在周向上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驱动机构还适于产生大体上沿径向的驱动力以改变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之间的相对方向,从而改变所述工具头的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推靠部件,所述推靠部件适于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移动以推靠井壁从而改变所述工具头的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内的第一活塞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非旋转体内的第二活塞缸,所述第一活塞缸和所述第二活塞缸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缸适于驱动所述推靠部件移动。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缸和所述第二活塞缸铰接,所述第二活塞缸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所述第二活塞缸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推靠部件。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混合式旋转导向装置,所述混合式旋转导向装置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旋转驱动工具头,所述旋转轴包括至少一个可转向部;第一非旋转体和第二非旋转体,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第二非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旋转驱动所述工具头时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大体上呈非旋转状态;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内分别设置有活塞缸,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内的活塞分别与连杆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塞缸适于驱动推靠部件使得所述推靠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处,各个所述推靠部件推靠井壁的合力产生第一导向力并且各个连杆作用于第二非旋转体的合力产生第二导向力。通过本申请提出的旋转导向装置,一方面,能够降低控制系统的测量控制难度,施力件可以采用常用的液压驱动即可,在方向控制上,也可以独立于钻杆的转动来控制指引钻头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本申请提出的基于两个非旋转体的导向装置,在混合导向模式下能够提供更大的可选造斜率范围,满足不同地层要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旋转导向装置;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旋转导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他任何类似的描述意在涵盖非排他行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仅包括这些要素,而且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等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外,还包括另外的相同要素。本申请公开的旋转导向装置涉及到油田钻井或者其他勘探钻井的应用场景,与旋转导向装置相关的其它系统部件,例如井架系统,动力系统以及信号系统作为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过多描述。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旋转导向装置,在该实施例中,旋转导向装置总体上属于指向式的旋转导向,具体来说,该导向装置包括:旋转轴1,所述旋转轴1一端连接动力系统,另一端连接工具头5,所述旋转轴1旋转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旋转导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旋转驱动工具头,所述旋转轴包括至少一个可转向部;第一非旋转体和第二非旋转体,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第二非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旋转驱动所述工具头时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大体上呈非旋转状态;导向驱动机构,所述导向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所述导向驱动机构适于产生大体上沿轴向的驱动力以改变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之间的相对方向,从而改变所述工具头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旋转驱动工具头,所述旋转轴包括至少一个可转向部;第一非旋转体和第二非旋转体,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第二非旋转体在所述旋转轴旋转驱动所述工具头时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大体上呈非旋转状态;导向驱动机构,所述导向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所述导向驱动机构适于产生大体上沿轴向的驱动力以改变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之间的相对方向,从而改变所述工具头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向部包括万向传动件或者柔性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液压驱动机构,所述至少三个液压驱动机构在周向上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导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驱动机构还适于产生大体上沿径向的驱动力以改变所述第一非旋转体和所述第二非旋转体之间的相对方向,从而改变所述工具头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三个推靠部件,所述推靠部件适于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移动以推靠井壁从而改变所述工具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波底青云王自力陈文轩杜建生杨永友何新振刘洋洪林峰谢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