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碳酸盐胶结型砂岩稠油井的混合释热解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489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碳酸盐胶结型砂岩稠油井的混合释热解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井筒进行加热,使井筒内及井筒附近的稠油降粘;b.向井筒内注入前置液,然后加入主体液;c.注入后置液;然后注入顶替液;d.残液返排:采用慢速返排;酸化时间16h以上;e.电热杆泵抽采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常规酸化方法不适用于稠油油层酸化的难题,采用混合释热技术,提高原油流变性的同时,剥离碳酸盐胶结物表面的油膜,增大碳酸盐胶结物与酸液的接触表面积,化学释热提高酸岩反应温度,有效发挥所用主体酸液对碳酸盐胶结物的溶离效应,提高了措施成功率和酸化的有效期,从而可提高、中、乃至部分低渗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A mixed release pyrolysis method for carbonate Cemented Sandstone thick oil well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mixed carbonate cementation sandstone heavy oil pyrolysis release block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heating of the wellbore, the heavy oil near the wellbore and wellbore viscosity; B. injection wellbore fluid to the front, then add the body fluid; C. injection liquid and then injected into the fluid in the rear;; D. residual liquid flowback by slow flowback; over acidification time 16h; e. electric heating rod pump pumping.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conventional acidizing existing methods are not suitable for heavy oil reservoir acidification, using mixed heat release technology, improve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rude oil and oil film stripping carbonate cementation surface, increasing carbonate cements and acid contact surface area, improve the chemical heat release of acid rock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main effective acid on carbonate cement dissolution effect, im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measures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acidifica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and even part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碳酸盐胶结型砂岩稠油井的混合释热解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稠油油藏开采井酸化解堵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铁)方解石、(铁)白云石等碳酸盐胶结型砂岩稠油井的混合释热解堵方法。
技术介绍
稠油热采是油气开采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如何高效合理开采沥青、蜡质含量高的油层,提高稠油油藏的采出程度是摆在我国陆相油气开采面前的关键问题。造成油井堵塞的原因是有机堵塞与无机堵塞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机堵塞物主要是沥青质等原油重质组分,在热采过程中原油组分发生变化,轻烃含量减少,重烃类沥青质含量大量增加,含有大量胶质和沥青质的原油重质组分在受到蒸汽驱动运移到产油井近井地带,地层温度较低,流动能力变差,沥青质在岩石孔隙表面大量沉积导致了油藏润湿性的改变,影响油/水相对渗透率造成生产井堵塞。无机堵塞物主要为碳酸盐和硅酸盐,蒸汽矿化度低于地层水矿化度,造成粘土膨胀,渗透率降低。油层的粘土胶结物富含蒙皂石和高岭石,与蒸汽接触会膨胀、分散形成大量固相微粒,迁移至油层深部“架桥”使油层的渗透率降低。如何有效降粘、酸溶碳酸盐和粘土矿物是增加稠油油层采收率的关键。目前酸化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在酸化作业全过程的利用化学放热反应的有效伴热酸溶技术,多借助酸化后的物理热-蒸汽加热技术,无法达到同时原油降粘和酸溶矿物的目标。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255789A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油井的酸化解堵方法,主要针对于低渗透油井,酸化的目的主要是解除堵塞,同时尽可能提高低渗透潜力层的渗透率,提高油井产量。其特征在于,在传统酸化施工前向目的层注入液态气体作为增能段塞,所述的液态气体为液氮或者液态二氧化碳,注入量为每米油层1~1.5立方米,优选1.2立方米,注入速度为100~250L/min,优选为200L/min。采用该专利技术的酸化解堵方法,能够有效的解除地带堵塞,提高油井产量,解堵成功率达98%以上,平均单井增产油井1.5吨/天以上。该专利申请是针对低渗透油井的解堵方法,并非针对中高渗砂岩油藏注水井的深部解堵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126314A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泡沫段塞分流酸化技术,其方法是通过注入泡沫段塞,利用泡沫流体的分流能力对高渗层进行暂时封堵,将酸液转向低渗层,实现不同渗透率的小层均匀进酸,从而有效解除储层酸溶性堵塞;同时利用泡沫流体的高携带能力和氮气的膨胀能将酸化后的固体颗粒和残酸反排,降低二次伤害。该专利申请适用于注入能力悬殊的非均质油气藏,能解决层间矛盾,达到均匀布酸提高吸酸剖面、均匀改善各层渗透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铁)方解石、(铁)白云石等碳酸盐胶结型砂岩稠油井的混合释热解堵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步对井筒稠油及井筒附近油层作业,可有效提高高蜡、高沥青质稠油的采收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针对碳酸盐胶结型砂岩稠油井的混合释热解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井筒进行加热,使井筒内及井筒附近(井筒边缘半径1~2m内)的稠油降粘;b.向井筒内注入前置液(酸洗井壁),然后加入主体液;前置液为轻配氯基酸;主体液是由轻配氯基酸和释热聚氟解堵剂按体积比0.8~1.2:0.8~1.2(优选1:1)组成的,注入方式为:交替注入轻配氯基酸和释热聚氟解堵剂;注入后,化学伴热热剥油膜附着,轻配氯基酸缓慢酸溶碳酸盐,防止大颗粒碳酸盐溶蚀脱落后造成微粒运移形成“桥堵”,进行深部解堵;所述轻配氯基酸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的:氯基酸混合液13%~17%,缓溶剂8%~12%,余量为水或矿化水(矿化水的具体矿化度根据油层水矿化物配置,避免发生盐敏感性);优选的,氯基酸混合液15%,缓溶剂10%,余量为水或矿化水。其中,氯基酸混合液是由CH2Cl2、CH2ClF和NH4Cl组成的,三者的质量比为0.8~1.2:0.8~1.2:0.8~1.2(优选1:1:1);所述缓溶剂为聚二烯丁基二甲基氯化铵,缓溶剂的作用为:可有效缓速溶解(铁)白云石和(铁)方解石,且可有效防产层出砂;酸化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轻配氯基酸中NHCl4的防膨作用,最大程度抑制了粘土矿物尤其是的蒙脱石的水敏效应;所述释热聚氟解堵剂,是由释热剂、聚氟酸和分溶剂组成的,三者质量比为:释热剂:聚氟酸:分溶剂=1~3:1~3:1~3(优选3:1:3);其中:释热剂是由55%(质量浓度)的硝酸铵溶液和40%的亚硝酸钠溶液(质量浓度)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聚氟酸是8%(质量浓度)的氟硼酸溶液;分溶剂是由12%(质量浓度)的盐酸和1%(质量浓度)的氢氟酸(HF)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制备时,将释热剂、聚氟酸和分溶剂混合混匀即可;c.注入后置液,既可以防止粘土矿物膨胀堵塞油层孔隙和喉道,长期防垢,又可以持续提供化学热能,提高稠油的流动性;然后注入顶替液;所述后置液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的:铁离子稳定剂2%~10%,粘土防膨剂2%~8%,活性剂2%~5%,水77%~94%;所述铁离子稳定剂选自IRON-2066A(可常规市场购买得到的产品);所述粘土防膨剂选自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所述活性剂选自质量百分数为3%的氯化铵水溶液;所述顶替液为质量百分数为2%的氯化铵水溶液;d.残液返排:采用慢速返排;酸化(指步骤b、c)时间16h以上(优选16~24h)(由于步骤b中采用轻配氯基酸对碳酸盐矿物进行缓释溶解,使得酸液不会迅速消耗在近井带,进而增大了酸液的波及范围,保证近井带储层溶蚀后的有效渗透半径;因此,酸化时间上需要较长的关井时间,可按照油层厚度适当延长关井时间,保证酸液对油层碳酸盐矿物的有效溶蚀);残渣返排时,需要注重稠油井的产油层特点,慢速返排,可按照每米油层1~1.5m3/h的速率返排,可有效防止油层出砂,同时避免矿物溶蚀残渣和沥青质运移堵塞近井带已经形成的优势通道,从而保证酸化的成功率;e.电热杆泵抽采油。所述步骤a中,对井筒进行加热的方式为电加热或闭式热流体循环加热,加热的目的是:对井筒内及井筒附近的稠油进行降粘,提高井筒内及井筒边缘半径1~2m内油层内稠油的流动性,方便原油抽吸,腾空步骤b所需要注入解堵剂的空间,降低注入的压力,增大注入剂量,提高释热聚氟解堵剂的作业半径。所述步骤b中,注入的主体液的体积为正替入井下油管容积的1.1~1.3倍,如此可使其充满井筒;注入时,关闭套管闸门,交替注入轻配氯基酸和释热聚氟解堵剂,使得释热聚氟解堵剂与轻配氯基酸混合融合,化学反应加热过程剥离附着在储层矿物上的油膜,溶离碳酸盐胶结物,达到对近井带5m~10m的油层增喉扩孔,整体增大稠油井的渗流半径。所述步骤b中,交替注入轻配氯基酸和释热聚氟解堵剂,挤入压力低于油层破裂压力,压力控制在各类井口的额定工作压力范围内,注入排量:0.5~1.0m3/min,关井稳定16h~24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聚焦碳酸盐胶结类型的砂岩稠油层,创新性采用混合释热解堵技术,通过对稠油进行物理化学加热工艺热采,达到了在降粘稠油,分解沥青质缔合体的基础上,剥离附着孔喉处碳酸盐胶结物的油膜,注入针对性强的酸液,酸溶剔除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胶结物,达到了酸化与降粘的双重效果,从源头上进一步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针对碳酸盐胶结型砂岩稠油井的混合释热解堵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碳酸盐胶结型砂岩稠油井的混合释热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井筒进行加热,使井筒内及井筒附近的稠油降粘;b.向井筒内注入前置液,然后加入主体液;前置液为轻配氯基酸;主体液是由轻配氯基酸和释热聚氟解堵剂按体积比0.8~1.2:0.8~1.2组成的,注入方式为:交替注入轻配氯基酸和释热聚氟解堵剂;所述轻配氯基酸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的:氯基酸混合液13%~17%,缓溶剂8%~12%,余量为水或矿化水;其中,氯基酸混合液是由CH2Cl2、CH2ClF和NH4Cl组成的,三者的质量比为0.8~1.2:0.8~1.2:0.8~1.2;所述缓溶剂为聚二烯丁基二甲基氯化铵;所述释热聚氟解堵剂,是由释热剂、聚氟酸和分溶剂组成的,三者质量比为:释热剂:聚氟酸:分溶剂=1~3:1~3:1~3;其中:释热剂是由55%的硝酸铵溶液和40%的亚硝酸钠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聚氟酸是8%的氟硼酸溶液;分溶剂是由12%的盐酸和1%的氢氟酸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c.注入后置液;然后注入顶替液;所述后置液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的:铁离子稳定剂2%~10%,粘土防膨剂2%~8%,活性剂2%~5%,水77%~94%;所述铁离子稳定剂选自IRON‑2066A;所述粘土防膨剂选自氨基三亚甲基膦酸;所述活性剂选自质量百分数为3%的氯化铵水溶液;所述顶替液为质量百分数为2%的氯化铵水溶液;d.残液返排:采用慢速返排;酸化时间16h以上;e.电热杆泵抽采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碳酸盐胶结型砂岩稠油井的混合释热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井筒进行加热,使井筒内及井筒附近的稠油降粘;b.向井筒内注入前置液,然后加入主体液;前置液为轻配氯基酸;主体液是由轻配氯基酸和释热聚氟解堵剂按体积比0.8~1.2:0.8~1.2组成的,注入方式为:交替注入轻配氯基酸和释热聚氟解堵剂;所述轻配氯基酸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的:氯基酸混合液13%~17%,缓溶剂8%~12%,余量为水或矿化水;其中,氯基酸混合液是由CH2Cl2、CH2ClF和NH4Cl组成的,三者的质量比为0.8~1.2:0.8~1.2:0.8~1.2;所述缓溶剂为聚二烯丁基二甲基氯化铵;所述释热聚氟解堵剂,是由释热剂、聚氟酸和分溶剂组成的,三者质量比为:释热剂:聚氟酸:分溶剂=1~3:1~3:1~3;其中:释热剂是由55%的硝酸铵溶液和40%的亚硝酸钠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聚氟酸是8%的氟硼酸溶液;分溶剂是由12%的盐酸和1%的氢氟酸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c.注入后置液;然后注入顶替液;所述后置液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的:铁离子稳定剂2%~10%,粘土防膨剂2%~8%,活性剂2%~5%,水77%~94%;所述铁离子稳定剂选自IRON-2066A;所述粘土防膨剂选自氨基三亚甲基膦酸;所述活性剂选自质量百分数为3%的氯化铵水溶液;所述顶替液为质量百分数为2%的氯化铵水溶液;d.残液返排:采用慢速返排;酸化时间16h以上;e.电热杆泵抽采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碳酸盐胶结型砂岩稠油井的混合释热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对井筒进行加热的方式为电加热或闭式热流体循环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碳酸盐胶结型砂岩稠油井的混合释热解堵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建彬张守鹏刘宝军李博方正伟黄志宏谢忠怀刘宁王伟庆张存霞王敏张秋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