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高压交替注入酸液分布模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高压交替注入酸液分布模拟装置,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开发
技术介绍
碳酸盐岩储层酸压增产过程中,酸液进入地层会形成酸蚀蚓孔,酸蚀蚓孔增加酸液滤失量,且酸液滤失量通常高于压裂液滤失量的数倍,酸液滤失会造成酸蚀裂缝有效长度降低、裂缝远端刻蚀效果差、导流能力弱等严重后果,而酸蚀裂缝长度将对酸压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就是一种降滤失、深穿透的酸压工艺,该工艺采用前置压裂液造缝,然后进行交替注入酸液和前置液的方法,尽可能地降低酸液滤失,提高酸压改造长度,提高酸压裂缝导流能力。多级交替注入已经在现场广泛应用,但是如何降低滤失、提高酸液刻蚀效果、延长有效作用距离还有待研究,对酸化刻蚀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注入速度、注入总量、每段注入量、酸液浓度、压裂液用量,以上因素主要影响酸液分布,酸液分布决定酸化刻蚀效果。由于井底条件复杂、无法直观观察酸液分布情况,所以直接在现场进行实验是不可取的,借助室内实验研究酸液分布是研究手段之一。目前的酸液分布形态模拟装置是在常温或略高于常温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而油气井底的温度远 ...
【技术保护点】
高温高压交替注入酸液分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罐(1)、进液管(2)、平流泵(3)、压裂液阀(4)、压裂液罐(5)、酸液阀(6)、酸液罐(7)、压力表(8)、加热棒(9)、温度传感器(10)、后盖板(11)、前盖板(12)、观察窗(13)、废液罐(14);液罐(1)通过进液管(2)连接在平流泵(3)入口上;平流泵(3)出口连接压裂液阀(4)和酸液阀(6),酸液阀(6)和酸液罐(7)串联,压裂液阀(4)和压裂液罐(5)串联,压裂液罐(5)、酸液罐(7)并联后连接在后盖板(11)上;后盖板(11)上安装有压力表(8)、温度传感器(10);后盖板(11)顶面钻有一排小孔,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温高压交替注入酸液分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罐(1)、进液管(2)、平流泵(3)、压裂液阀(4)、压裂液罐(5)、酸液阀(6)、酸液罐(7)、压力表(8)、加热棒(9)、温度传感器(10)、后盖板(11)、前盖板(12)、观察窗(13)、废液罐(14);液罐(1)通过进液管(2)连接在平流泵(3)入口上;平流泵(3)出口连接压裂液阀(4)和酸液阀(6),酸液阀(6)和酸液罐(7)串联,压裂液阀(4)和压裂液罐(5)串联,压裂液罐(5)、酸液罐(7)并联后连接在后盖板(11)上;后盖板(11)上安装有压力表(8)、温度传感器(10);后盖板(11)顶面钻有一排小孔,孔内安装加热棒(9),加热棒(9)数量视装置尺寸而定;前盖板(12)安装有观察窗(13),观察窗(13)为玻璃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锋,张楠林,赵立强,刘平礼,李年银,杜娟,余洋,陈薇羽,鲜超,冉进喜,胡兵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