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805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2:31
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它包括拉索及固定梁;拉索一端套设固定有调节端头,调节端头末端连接有螺纹杆;固定梁朝向拉索的一端设有第一钢件,第一钢件包括底板及固设于底板上的两个平行的肢板,各肢板均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加劲肋;两个肢板之间的底板开设有拉索孔,位于同一肢板上的两个加劲肋开设有相对的张拉孔;肢板和加劲肋顶部均与固定梁焊接;底板上固定设有第二钢件,第二钢件具有半球形的凹孔,凹孔与拉索孔对直并连通;螺纹杆依次穿设于拉索孔和凹孔中,且位于凹孔的部分套设有第三钢件,第三钢件外周与凹孔内壁对应;螺纹杆顶部套设有锁紧螺母。张拉装置包括张拉钢板及张拉杆,张拉杆顶部设有销轴,底部设有千斤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
,特别是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立面追求通透性,外围护幕墙常采用拉索作为支撑体系。拉索一般由钢绞线组成,其一头为固定端,另一头为调节端,固定端与调节端均设有销轴,销轴与钢耳板固定连接。现有拉索调节端一般比较大,例如直径38mm的拉索的调节端长度能达到965mm,当调节端放在拉索幕墙下端部时,整体裸露影响其简洁通透性,当调节端放在拉索幕墙上端部,上部空间有限时,会突出上部的吊顶线影响视觉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张拉装置的架设,不利于拉索的张拉;另外,调节端比较大,需要使用的材料也相应增加,材料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简便,既能较方便地实现拉索预应力的张拉,也能较好地实现拉索端头的转动,同时也较好解决了有限空间下拉索端固定和张拉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与上述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对应的张拉装置,其可以较方便地实现拉索预应力的张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它包括拉索及固定梁;该拉索一端套设固定有调节端头,该调节端头末端连接有螺纹杆;该固定梁朝向该拉索的一端设有第一钢件,该第一钢件包括底板及固设于该底板上的两个平行的肢板,各肢板均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加劲肋;两个肢板之间的底板开设有拉索孔,位于同一肢板上的两个加劲肋开设有相对的张拉孔;该肢板和加劲肋顶部均与该固定梁焊接;该底板上固定设有第二钢件,该第二钢件具有半球形的凹孔,该凹孔与该拉索孔对直并连通;该螺纹杆依次穿设于该拉索孔和凹孔中,且位于该凹孔的部分套设有第三钢件,该第三钢件外周与该凹孔内壁对应;该螺纹杆顶部套设有锁紧螺母。进一步的,所述拉索孔为喇叭型,且靠近所述肢板的一端的内径小于远离所述肢板的一端的内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钢件的凹孔下方还具有圆孔,该圆孔与所述凹孔、所述拉索孔均对直且连通。一种所述的拉索端头连接系统的张拉装置,它包括张拉钢板及穿设于该张拉钢板的两个张拉杆;该张拉钢板中部开设有与该拉索对应的通孔,且该通孔直径大于该拉索直径,小于所述调节端头直径;该张拉杆一端设有与该张拉杆垂直的销轴,另一端套设固定有千斤顶,该千斤顶的顶起端与该张拉钢板抵接,该销轴穿设于所述相对的张拉孔中。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底部的张拉杆设有固定螺母。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为液压千斤顶。进一步的,所述销轴和所述张拉杆之间设有耳板,该耳板一端与该销轴焊接,另一端焊接在该张拉杆顶部的缺口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简便,既能较方便地实现拉索预应力的张拉,也能较好地实现拉索端头的转动,同时也较好解决了有限空间下拉索端固定和张拉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拉索端头连接系统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拉索端头连接系统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拉索端头连接系统的第一钢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拉索端头连接系统的第二钢件和第三钢件的配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拉索端头连接系统的张拉装置的张拉杆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拉索端头连接系统的张拉装置的张拉杆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它包括拉索1及固定梁2。如图1-图4所示,该拉索1一端套设固定有调节端头3,该调节端头3末端连接有螺纹杆4。该固定梁2朝向该拉索的一端设有第一钢件5,该第一钢件5包括底板51及固设于该底板51上的两个平行的肢板52,各肢板52均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加劲肋53。两个肢板52之间的底板51开设有拉索孔54,位于同一肢板52上的两个加劲肋53开设有相对的张拉孔55。该肢板52和加劲肋53顶部均与该固定梁2焊接。该底板51上固定设有第二钢件6,该第二钢件6具有半球形的凹孔61,该凹孔61与该拉索孔54对直并连通。该螺纹杆4依次穿设于该拉索孔54和凹孔61中,且位于该凹孔61的部分套设有第三钢件7,该第三钢件7外周与该凹孔61内壁对应。该螺纹杆4顶部套设有锁紧螺母41。螺纹杆4上部与固定梁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净空,螺纹杆4下部与第一钢件5的底板51之间的距离为第二净空,第一净空和第二净空均要考虑拉索预应力张拉伸长量,拉索加工偏差,钢梁的安装偏差的叠加量。如图所示,该拉索孔54为喇叭型,且靠近该肢板52的一端的内径小于远离该肢板52的一端的内径。第二钢件6和第三钢件7贴合的圆弧面以及该喇叭型的拉索孔54能较好地实现拉索在外力作用下端头的转动。进一步的,该第二钢件6的凹孔61下方还具有圆孔62,该圆孔62与该凹孔61、该拉索孔54均对直且连通。如图5-图7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拉索端头连接系统的张拉装置,它包括张拉钢板8及穿设于该张拉钢板8的两个张拉杆9。该张拉钢板8中部开设有与该拉索1对应的通孔,且该通孔直径大于该拉索1直径,小于该调节端头3直径。该张拉杆9一端设有与该张拉杆9垂直的销轴91,另一端套设固定有千斤顶92(例如液压千斤顶),该千斤顶92的顶起端与该张拉钢板8抵接,该销轴91穿设于该相对的张拉孔55中。具体来说,该销轴91和该张拉杆9之间设有耳板93,该耳板93一端与该销轴91焊接,另一端焊接在该张拉杆9顶部的缺口内。而该千斤顶92底部的张拉杆9设有固定螺母94,以此固定千斤顶92。本技术的拉索预应力张拉方法如下:1.张拉前对张拉装置和仪表进行标定,绘制油压表读数与施加索内力的对应关系图;2.按比例施加索内力,张拉过程中调整对应的油压,千斤顶主动顶张拉钢板实现拉索的伸长,用扳手拧动锁紧螺母固定;3.拉索张拉时用千斤顶与经校验的配套压力表监控拉索张拉力,张拉力控制在100%-110%设计拉力值。本技术采用螺纹杆型拉索调节端,固定在第一钢件上,配合简单易操作的张拉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小空间下拉索固定张拉的问题,同时第二钢件和第三钢件间贴合的圆弧面以及喇叭型拉索孔能较好地实现拉索在外力作用下端头的转动。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拉索及固定梁;该拉索一端套设固定有调节端头,该调节端头末端连接有螺纹杆;该固定梁朝向该拉索的一端设有第一钢件,该第一钢件包括底板及固设于该底板上的两个平行的肢板,各肢板均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加劲肋;两个肢板之间的底板开设有拉索孔,位于同一肢板上的两个加劲肋开设有相对的张拉孔;该肢板和加劲肋顶部均与该固定梁焊接;该底板上固定设有第二钢件,该第二钢件具有半球形的凹孔,该凹孔与该拉索孔对直并连通;该螺纹杆依次穿设于该拉索孔和凹孔中,且位于该凹孔的部分套设有第三钢件,该第三钢件外周与该凹孔内壁对应;该螺纹杆顶部套设有锁紧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拉索及固定梁;该拉索一端套设固定有调节端头,该调节端头末端连接有螺纹杆;该固定梁朝向该拉索的一端设有第一钢件,该第一钢件包括底板及固设于该底板上的两个平行的肢板,各肢板均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加劲肋;两个肢板之间的底板开设有拉索孔,位于同一肢板上的两个加劲肋开设有相对的张拉孔;该肢板和加劲肋顶部均与该固定梁焊接;该底板上固定设有第二钢件,该第二钢件具有半球形的凹孔,该凹孔与该拉索孔对直并连通;该螺纹杆依次穿设于该拉索孔和凹孔中,且位于该凹孔的部分套设有第三钢件,该第三钢件外周与该凹孔内壁对应;该螺纹杆顶部套设有锁紧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孔为喇叭型,且靠近所述肢板的一端的内径小于远离所述肢板的一端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春李春虎张军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