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9084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性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USB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壳体、导电端子组、插入组件,所述插入组件安装于所述屏蔽壳体内部,所述插入组件包括绝缘舌片、绝缘后塞、连接片,所述绝缘舌片的一端设置有对接部,另一端连接绝缘后塞,所述导电端子组安装于所述绝缘舌片上,所述屏蔽壳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屏蔽壳体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两个信号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个正极端子,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接地端子电性连接,塑胶直接从通孔注入,包住外壳,防止外壳裂开,使外模和外壳无缝接合,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接地端子电性连接,使结构简单,有效的减小了USB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SB接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性连接器
,尤其是指一种便于安装的USB接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逐渐普及,对各种电子产品进行数据传输和充电的连接器的端口都设置了USB接口。所述的USB是英文UniversalSerialBUS的缩写,其中文简称为“通串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广泛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现有技术中的USB插头一般包括铁壳、端子和插入组件,端子插设于插入组件上,整个插入组件连同其上的端子一同插设于铁壳内,组装完成后,还需要在铁壳外成型外模,但是,现有技术中的USB插头中,外模与铁壳无法实现紧密贴合,从而容易导致铁壳或外模裂开,进而导致USB插头的寿命减短,并且屏蔽壳体与端子分开接地进行屏蔽,这样工序较为复杂,而且增加组装工序,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安装良品率高的一种USB接口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USB接口装置,包括屏蔽壳体、导电端子组、插入组件,所述插入组件安装于所述屏蔽壳体内部,所述插入组件包括绝缘舌片、绝缘后塞、连接片,所述绝缘舌片的一端设置有对接部,另一端连接绝缘后塞,所述导电端子组安装于所述绝缘舌片上,所述屏蔽壳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屏蔽壳体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组包括两个信号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个正极端子,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接地端子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均一体成型,所述上壳体包括上侧壁、下侧壁、前侧壁、后侧壁,所述上侧壁、所述下侧壁、所述前侧壁、所述后侧壁合围形成空腔,所述上侧壁长度长于所述下侧壁的长度,所述前侧壁与所述后侧壁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下壳体包括壳底与从所述壳底的两侧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下壳体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设置有凸扣,所述通孔与所述凸扣可以扣合。作为优选,所述上侧壁后端设置有向下的第一弧形片,所述壳底的后端设置有向上的第二弧形片,所述第二弧形片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片,另一端设置有U形片,所述第一弧形片于所述第二弧形片直接扣合且形成注塑孔。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活动连接的方式为卡接。作为优选,所述屏蔽壳体上设置有限位孔。作为优选,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所述正极端子均设置有固定部。作为优选,所述绝缘舌片前端设置有用于安置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所述正极端子的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USB接口装置,包括屏蔽壳体、导电端子组、插入组件,所述插入组件安装于所述屏蔽壳体内部,所述插入组件包括绝缘舌片、绝缘后塞、连接片,所述绝缘舌片的一端设置有对接部,另一端连接绝缘后塞,所述导电端子组安装于所述绝缘舌片上,所述屏蔽壳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屏蔽壳体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组包括两个信号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一个正极端子,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接地端子电性连接,在成型外模时,塑胶直接从通孔注入,包住外壳,防止外壳裂开,并使外模和外壳无缝接合,成一整体,从而延长USB插头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增加该插头结构的美观度,并且屏蔽壳体与所述接地端子电性连接,使USB接口装置结构更加简单,有效的减小了USB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正视图。附图标记分别为:屏蔽壳体--1,上壳体--11,通孔--14,限位孔--16,上侧壁--111,下侧壁--112,前侧壁--113,后侧壁--114,第一弧形片--115,下壳体--12,壳底--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3,凸扣--124,第二弧形片--125,凸起片--126,U形片--127,导电端子组--2,信号端子--21,接地端子--22,正极端子--23,插入组件--3,绝缘舌片--31,绝缘后塞--32,固定凸块--322,连接片--3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USB接口装置,包括屏蔽壳体1、导电端子组2、插入组件3,所述插入组件3安装于所述屏蔽壳体1内部,所述插入组件3包括绝缘舌片31、绝缘后塞32、连接片33,所述绝缘舌片31的一端设置有对接部,另一端连接绝缘后塞32,所述导电端子组2安装于所述绝缘舌片31上,所述屏蔽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片33与所述屏蔽壳体1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组2包括两个信号端子21、一个接地端子22、一个正极端子23,所述屏蔽壳体1与所述接地端子22电性连接,在成型外模时,塑胶直接从通孔注入,包住屏蔽壳体1,防止屏蔽壳体1裂开,并使外模和屏蔽壳体1无缝接合,成一整体,从而延长USB插头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增加该插头结构的美观度,并且屏蔽壳体1与所述接地端子22电性连接,使USB结构更加紧凑,有效的减小了USB的体积。所述上壳体11、所述下壳体12均一体成型,所述上壳体11包括上侧壁111、下侧壁112、前侧壁113、后侧壁114,所述上侧壁111、所述下侧壁112、所述前侧壁113、所述后侧壁114合围形成空腔,空腔用于安装绝缘舌片31,所述上侧壁111长度长于所述下侧壁112的长度,所述前侧壁113与所述后侧壁114均设置有通孔14,所述下壳体12包括壳底121和从所述壳底121的两侧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122与第二侧壁123,所述下壳体的所述第一侧壁122与所述第二侧壁123分别设置有凸扣124,所述通孔14与对应所述凸扣124扣合,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活动连接的方式为卡接,方便连接。所述上侧壁111后端设置有向下的第一弧形片115,所述壳底121的后端设置有向上的第二弧形片125,所述第二弧形片125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片126,另一端设置有U形片127,所述第一弧形片115与所述第二弧形片125扣合并形成用于注塑的注塑孔,第一弧形片115与所述第二弧形片125之间的注塑孔还可以用于走线,凸起片126与U形片127的共同作用是可以固定USB插头的连接线。所述屏蔽壳体1上设置有限位孔16,方便插入母接口时进行限位,对USB插头进行一种保护,防止插入的过深,对USB接口装置造成损害。所述信号端子21、所述接地端子22、所述正极端子23均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将相应的所述信号端子21、所述接地端子22、所述正极端子23分别固定在所述绝缘舌片31上,固定的更加牢固,不会在插入的过程中出现损坏。所述绝缘舌片31前端设置有用于安置所述信号端子21、所述接地端子22、所述正极端子23的凹槽,所述凹槽可以更加牢固的固定所述信号端子21、所述接地端子22、所述正极端子2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USB接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壳体(1)、导电端子组(2)和插入组件(3),所述插入组件(3)安装于所述屏蔽壳体(1)内部,所述插入组件(3)包括绝缘舌片(31)、绝缘后塞(32)和连接片(33),所述绝缘舌片(31)的一端设置有对接部,另一端连接绝缘后塞(32),所述导电端子组(2)安装于所述绝缘舌片(31)上,所述屏蔽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片(33)与所述屏蔽壳体(1)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组(2)包括两个信号端子(21)、一个接地端子(22)以及一个正极端子(23),所述屏蔽壳体(1)与所述接地端子(22)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SB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壳体(1)、导电端子组(2)和插入组件(3),所述插入组件(3)安装于所述屏蔽壳体(1)内部,所述插入组件(3)包括绝缘舌片(31)、绝缘后塞(32)和连接片(33),所述绝缘舌片(31)的一端设置有对接部,另一端连接绝缘后塞(32),所述导电端子组(2)安装于所述绝缘舌片(31)上,所述屏蔽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片(33)与所述屏蔽壳体(1)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组(2)包括两个信号端子(21)、一个接地端子(22)以及一个正极端子(23),所述屏蔽壳体(1)与所述接地端子(2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所述下壳体(12)均一体成型,所述上壳体(11)包括上侧壁(111)、下侧壁(112)、前侧壁(113)和后侧壁(114),所述上侧壁(111)、所述下侧壁(112)、所述前侧壁(113)、所述后侧壁(114)合围形成空腔,所述前侧壁(113)与所述后侧壁(114)分别设置有通孔(14),所述上侧壁(111)长度长于所述下侧壁(112)的长度,所述下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富智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