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的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2633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缆的连接器结构,电缆包括内导体及外被,其中,该电缆的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腔,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及外接口;接线端子及紧固件,均置于容腔;其中,接线端子一端与内导体相套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孔相对应并开设有过孔;紧固件,由金属材质制成,穿置在过孔内并向外接口延伸;连接器结构还包括:第一端盖,套在外被上并盖合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端盖,盖合第二安装孔并与壳体可拆卸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缆的连接器结构实现电连接的零件数量少,易于组装,连接稳定可靠,并且方便与其他部件经外接口搭配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的连接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潮中,车用电连接器的需求不断增加,例如用于充电的电连接器等。当前市面上的大电流连接器组件较多,使用时均需要提前将外壳安装好,再与应用的插接口安装,安装过程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缆的连接器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电缆连接器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缆的连接器结构,所述电缆包括内导体及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及外接口;接线端子及紧固件,均置于所述容腔;其中,所述接线端子一端与所述内导体相套接,另一端与所述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并开设有过孔;紧固件,由金属材质制成,穿置在所述过孔内并向所述外接口延伸;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第一端盖,套在所述外被上并盖合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端盖,盖合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固定。优选地,所述电缆还包括绝缘层及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屏蔽层及外被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在所述内导体上;所述壳体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绝缘体,与所述紧固件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及所述第二端盖抵接;电接触环,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电接触环套在所述屏蔽层上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面电接触。优选地,该电缆的连接器结构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在所述外被上并位于所述电接触环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外被及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面均密封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具有第一环壁面及与所述第一环壁面邻接的第二环壁面,所述第二环壁面相较邻近所述第一安装孔外侧入口,且所述第二环壁面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环壁面的内径;所述第一环壁面及第二环壁面之间形成外台阶面,所述第一环壁面与所述容腔内壁面相接处形成内台阶面;所述电接触环与所述内台阶面抵接,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外台阶面抵接。优选地,该电缆的连接器结构还包括束线爪,所述束线爪包括平环状的基部以及自所述基部的内边缘延伸的卡爪;所述卡爪的外侧面具有沿远离所述基部的方向径向向内倾斜的引导面;所述束线爪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套在所述外被上,所述第二端盖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卡爪适配的嵌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基部抵接。优选地,所述电接触环包括压环及箍圈,所述压环与所述屏蔽层紧套接,所述包括箍圈包括套筒及自套筒内壁面沿所述套筒轴向延伸的弹片,所述箍圈套在所述压环的外围,所述弹片与所述压环弹性抵接。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扁平状接线部及与所述接线部相连的套接部,所述接线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且所述接线部上开设有所述过孔,所述套接部用以与所述内导体相套接;所述紧固件包括头部及与所述头部相连的杆部,所述头部与所述接线部的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抵接,所述杆部穿置在所述过孔内并向所述外接口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包括固定筒及自固定筒外周面延伸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外缘设有卡扣,所述固定筒套在所述外被上,所述壳体邻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侧入口处设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凸。优选地,第二端盖包括顶壁及自所述顶壁的一面凸设的环形的的侧壁,所述顶壁外缘凸出所述侧壁;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外侧入口处形成有台阶形凹部,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侧壁上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台阶形凹部的搭接处。优选地,所述壳体邻近所述外接口设有环绕所述外接口的环形凹槽,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嵌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的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壳体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孔及外接口分别所述壳体沿第二方向两侧,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的外壁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凸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固定孔。本专利技术电缆的连接器结构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如此,与接线端子固定连接的线缆可以自第一安装孔伸入壳体的容腔,并由盖合第一安装孔的第一端盖支撑;而紧固件可以自第二安装孔伸入壳体的容腔,并穿置在接线端子上的过孔;外部电连接部件可以自外接口伸入壳体容腔以通过与紧固件和或接线端子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电缆的连接器结构实现电连接的零件数量少,易于组装,连接稳定可靠,并且方便与其他部件经外接口搭配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缆的连接器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缆的连接器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电缆的连接器结构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电缆的连接器结构另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壳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壳体22套接部722弹片10容腔3紧固件8第一密封圈11第一安装孔31头部8a第一平垫圈111第一环壁面32杆部9束线爪112第二环壁面4第一端盖91基部113外台阶面41固定筒92卡爪114内台阶面42盖板1a第二平垫圈12第二安装孔43卡扣1b弹簧垫圈13外接口5第二端盖1c第二密封圈14卡凸51顶壁1d第三密封圈15台阶形凹部52侧壁100电缆16环形凹槽521嵌槽110内导体17固定部6绝缘体120外被171固定孔7电接触环130绝缘层2接线端子71压环140屏蔽层21接线部72箍圈211过孔721套筒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缆的连接器结构,参照图3,电缆100包括内导体110及外被12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8及图9所示,该电缆的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形成有容腔10,壳体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缆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的连接器结构,所述电缆包括内导体及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及外接口;接线端子及紧固件,均置于所述容腔;其中,所述接线端子一端与所述内导体相套接,另一端与所述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并开设有过孔;紧固件,由金属材质制成,穿置在所述过孔内并向所述外接口延伸;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第一端盖,套在所述外被上并盖合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端盖,盖合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的连接器结构,所述电缆包括内导体及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及外接口;接线端子及紧固件,均置于所述容腔;其中,所述接线端子一端与所述内导体相套接,另一端与所述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并开设有过孔;紧固件,由金属材质制成,穿置在所述过孔内并向所述外接口延伸;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第一端盖,套在所述外被上并盖合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端盖,盖合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还包括绝缘层及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屏蔽层及外被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在所述内导体上;所述壳体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连接器结构还包括:绝缘体,与所述紧固件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及所述第二端盖抵接;电接触环,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电接触环套在所述屏蔽层上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面电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在所述外被上并位于所述电接触环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外被及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面均密封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具有第一环壁面及与所述第一环壁面邻接的第二环壁面,所述第二环壁面相较邻近所述第一安装孔外侧入口,且所述第二环壁面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环壁面的内径;所述第一环壁面及第二环壁面之间形成外台阶面,所述第一环壁面与所述容腔内壁面相接处形成内台阶面;所述电接触环与所述内台阶面抵接,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外台阶面抵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束线爪,所述束线爪包括平环状的基部以及自所述基部的内边缘延伸的卡爪;所述卡爪的外侧面具有沿远离所述基部的方向径向向内倾斜的引导面;所述束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飞徐文军康树峰张强沈良良秦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特种线缆有限公司常州市沃尔核材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