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13747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8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包括:中心轴、轮毂及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行星变速器、输入换挡机构及输出换挡机构,所述行星变速器包括:齿圈、中心轮、行星轮及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与齿圈的一端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齿圈设有位于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内棘轮,所述行星架设有位于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外棘轮,所述行星架与齿圈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齿圈设有位于第二收容腔内的第二内棘轮,所述行星架设有位于第二收容腔内的第二外棘轮,所述输入换挡机构包括:输入换档件架及输入换档件,所述输出换挡机构包括:输出换档件架及输出换档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套换挡机构来实现全自动三级变速。

Fully automatic three stage variable speed driv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three speed drive device includes: a central shaft, wheel and gears, including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lanetary transmission, input and output shifting mechanism shifting mechanism, the planetary transmission includes a ring gear, the central gear and the planetary gear and the planetary frame, one end the planetary gear and the gear ring forming a first accommodating cavity, the gear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ner ratchet wheel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accommodating cavity, the planets are erected in the first accommodating cavity of the first outer ratchet, the planetary gear and the gear ring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ormation of second cavities, the gear ring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accommodation second in the cavity of the ratchet, the planets are erected at second accommodating cavity of the second ratchet, the input shif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n input frame and a shift shift input, the output shift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output gear bracket and an output gear shift;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full automatic three stage speed change by setting two sets of gear shifting mechanis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变速器分为内变速器和外变速器两种,外变速器是采用开放式链条机构为传动系统,通过拨动安装于自行车前方的换挡器使链条变换到不同的飞轮上实现不同的链条传动比,由于外变速器裸露在外,因此比较容易生锈,而且容易受到外力的干扰,所以经常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内变速器主要是以行星齿轮机构作为传动主体,被密封在花鼓内部,经过多层特殊密封材料保护,所以雨水、灰尘、油垢等无法进入,故无需定期保养,实现了免保养的优点。现有技术中的变速器换挡一般均需要人工手动拨档,无法实现自动换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换挡牢靠的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包括:中心轴、轮毂及安装于中心轴与轮毂之间的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行星变速器、输入换挡机构及输出换挡机构,所述行星变速器包括:齿圈、中心轮、行星轮及行星架,所述中心轮与中心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行星架与齿圈的一端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齿圈设有位于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内壁,所述齿圈的第一内壁处设有第一内棘轮,所述行星架设有位于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外壁,所述行星架的第一外壁处设有第一外棘轮,所述行星架与齿圈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齿圈设有位于第二收容腔内的第二内壁,所述齿圈的第二内壁处设有第二内棘轮,所述行星架设有位于第二收容腔内的第二外壁,所述行星架的第二外壁处设有第二外棘轮,所述输入换挡机构包括:输入换档件架及安装于输入换档件架上的数个输入换档件,所述输入换挡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及设置于第一安装部一端的一侧面上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双面棘爪,所述第一安装部收容于第二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安装部在位于第一配重块及第一双面棘爪之间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输入换挡件通过安装于第一定位孔内的第一固定件与输入换档件架相固定,所述第一双面棘爪中的内面棘爪与第二外棘轮相配合,所述第一双面棘爪中的外面棘爪与第二内棘轮相配合,所述输出换挡机构包括:输出换档件架及安装于输出换档件架上的数个输出换档件,所述轮毂与输出换挡件架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换档件包括第二安装部及设置于第二安装部一端的一侧面上的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安装部收容于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双面棘爪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双面棘爪与第二配重块设置于第二安装部的同一端,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于第二安装部的另一端,所述输出换挡件通过安装于第二定位孔内的第二固定件与输出换挡件架相固定,所述第二双面棘爪的内面棘爪与第一外棘轮相配合,所述第二双面棘爪的外面棘爪与第一内棘轮相配合。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双面棘爪及第二双面棘爪的棘爪齿形均为不能超越随行的梯形齿形。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内棘轮、第一外棘轮、第二内棘轮、第二外棘轮的棘轮齿形均为不能超越随行的梯形齿形。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个输入换档件之间通过平衡拉杆连接。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个输出换档件之间通过平衡拉杆连接。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换挡件架的外侧设有磁块固定件,所述磁块固定件通过第三固定件与输入换挡件架相固持,所述磁块固定件设置有与第一配重块相配合的磁块。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换挡件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并紧件,所述输入换档件架与第一并紧件之间设有第一滚珠,所述输入换挡件架与轮毂之间设有第二滚珠。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换档件架的一端设有第二并紧件,所述输出换挡件架与第二并紧件之间设有第三滚珠。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换档件架上设有用于控制输入换挡件初始位置的第一弹性部,所述输出换档件架上设有用于控制输出换挡件初始位置的第二弹性部。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弹性部及第二弹性部为扭簧或弹簧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传动效率高、换挡牢靠,通过设置两套换挡机构来实现全自动三级变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1所示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轴,2、轮毂,3、变速机构,4、行星变速器,40、齿圈,400、第一内壁,401、第一内棘轮,402、第二内壁,403、第二内棘轮,41、中心轮,42、行星轮,43、行星架,430、第一外壁,431、第一外棘轮,432、第二外壁,433、第二外棘轮,44、第一收容腔,45、第二收容腔,5、输入换挡机构,50、输入换档件架,51、输入换档件,510、第一安装部,511、第一配重块,512、第一双面棘爪,5120、内面棘爪,5121、外面棘爪,513、第一定位孔,6、输出换挡机构,60、输出换档件架,61、输出换档件,610、第二安装部,611、第二配重块,612、第二双面棘爪,6120、内面棘爪,6121、外面棘爪,613、第二定位孔,7、第一并紧件,8、磁块固定件,80、磁块,9、第二并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包括:中心轴1、轮毂2及安装于中心轴1与轮毂2之间的变速机构3。所述变速机构3包括:行星变速器4、输入换挡机构5及输出换挡机构6,所述行星变速器4包括:齿圈40、中心轮41、行星轮42及行星架43,所述中心轮41与中心轴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行星架43与齿圈40的一端形成第一收容腔44,所述齿圈40设有位于第一收容腔44内的第一内壁400,所述齿圈40的第一内壁400处设有第一内棘轮401,所述行星架43设有位于第一收容腔44内的第一外壁430,所述行星架43的第一外壁430处设有第一外棘轮431,所述行星架43与齿圈40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收容腔45,所述齿圈40设有位于第二收容腔45内的第二内壁402,所述齿圈40的第二内壁402处设有第二内棘轮403,所述行星架43设有位于第二收容腔45内的第二外壁432,所述行星架43的第二外壁432处设有第二外棘轮433。所述输入换挡机构5包括:输入换档件架50及安装于输入换档件架50上的数个输入换档件51,所述数个输入换档件51之间通过平衡拉杆连接。所述输入换挡件架50上设置有输入飞轮,以提供动力输入,所述输入换挡件架50的一端设有第一并紧件7,所述输入换档件架50与第一并紧件7之间设有第一滚珠(未图示)。所述输入换挡件架50与轮毂2之间设有第二滚珠(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轮毂及安装于中心轴与轮毂之间的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行星变速器、输入换挡机构及输出换挡机构,所述行星变速器包括:齿圈、中心轮、行星轮及行星架,所述中心轮与中心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行星架与齿圈的一端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齿圈设有位于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内壁,所述齿圈的第一内壁处设有第一内棘轮,所述行星架设有位于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外壁,所述行星架的第一外壁处设有第一外棘轮,所述行星架与齿圈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齿圈设有位于第二收容腔内的第二内壁,所述齿圈的第二内壁处设有第二内棘轮,所述行星架设有位于第二收容腔内的第二外壁,所述行星架的第二外壁处设有第二外棘轮,所述输入换挡机构包括:输入换档件架及安装于输入换档件架上的数个输入换档件,所述输入换挡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及设置于第一安装部一端的一侧面上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双面棘爪,所述第一安装部收容于第二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安装部在位于第一配重块及第一双面棘爪之间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输入换挡件通过安装于第一定位孔内的第一固定件与输入换档件架相固定,所述第一双面棘爪中的内面棘爪与第二外棘轮相配合,所述第一双面棘爪中的外面棘爪与第二内棘轮相配合,所述输出换挡机构包括:输出换档件架及安装于输出换档件架上的数个输出换档件,所述轮毂与输出换挡件架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换档件包括第二安装部及设置于第二安装部一端的一侧面上的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安装部收容于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双面棘爪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双面棘爪与第二配重块设置于第二安装部的同一端,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于第二安装部的另一端,所述输出换挡件通过安装于第二定位孔内的第二固定件与输出换挡件架相固定,所述第二双面棘爪的内面棘爪与第一外棘轮相配合,所述第二双面棘爪的外面棘爪与第一内棘轮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31 CN 20162099612971.一种全自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轮毂及安装于中心轴与轮毂之间的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行星变速器、输入换挡机构及输出换挡机构,所述行星变速器包括:齿圈、中心轮、行星轮及行星架,所述中心轮与中心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行星架与齿圈的一端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齿圈设有位于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内壁,所述齿圈的第一内壁处设有第一内棘轮,所述行星架设有位于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外壁,所述行星架的第一外壁处设有第一外棘轮,所述行星架与齿圈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齿圈设有位于第二收容腔内的第二内壁,所述齿圈的第二内壁处设有第二内棘轮,所述行星架设有位于第二收容腔内的第二外壁,所述行星架的第二外壁处设有第二外棘轮,所述输入换挡机构包括:输入换档件架及安装于输入换档件架上的数个输入换档件,所述输入换挡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及设置于第一安装部一端的一侧面上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双面棘爪,所述第一安装部收容于第二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安装部在位于第一配重块及第一双面棘爪之间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输入换挡件通过安装于第一定位孔内的第一固定件与输入换档件架相固定,所述第一双面棘爪中的内面棘爪与第二外棘轮相配合,所述第一双面棘爪中的外面棘爪与第二内棘轮相配合,所述输出换挡机构包括:输出换档件架及安装于输出换档件架上的数个输出换档件,所述轮毂与输出换挡件架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换档件包括第二安装部及设置于第二安装部一端的一侧面上的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安装部收容于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双面棘爪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双面棘爪与第二配重块设置于第二安装部的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可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