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的双层套管结构的拆装方法及拆装工具技术

技术编号:15642791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6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的双层套管结构的拆装方法及拆装工具,双层套管结构包括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的外管,内管内形成第一通道、内管外壁面和外管内壁面间形成第二通道;双层套管结构的拆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插装装置由内管的一端插入内管,让插装装置对内管支撑;S2、将插装装置沿内管的轴向移动,以带动内管脱出或插入外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拆装方法和拆装工具采用插装装置插入内管对内管支撑,可保证内管在插装过程中按特定的方向移动,直接将内管插入或拔出,拆装方便,提升了拆装效率,降低了受照剂量;由于双层套管结构的轴向长度较短,可以从腔室内部拆装,按特定的方向移动,避免和腔室内部的其他部件之间产生碰撞撞击,减少了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反应堆的双层套管结构的拆装方法及拆装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核反应堆的双层套管结构的拆装方法及拆装工具。
技术介绍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已经被广泛的建设应用。在传统的核电站中,如压水堆核电站,通常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等主设备。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核电站的建设场地充足、规模较大,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之间通常都是通过长管道进行连接,设备进、出口均需设置连接管嘴。整个设备布置的间距较大,管道较长,所以设备占用空间较大。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需要由主管道来实现主冷却剂在核蒸汽供应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它是构成反应堆一回路循环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回路主冷却剂通过主管道、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等构成的封闭环路形成稳定流畅的流道,持续带走堆芯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二次侧水产生需要的热蒸汽。然而,随着用电的分散需求的增加,大型核电站的建设逐渐的被限制,慢慢的需要更多的小型化核电站。在小型化核电站中,由于小型化的限制,各主设备之间如果仍使用主管道、连接管嘴的结构进行连接,势必造成尺寸过大,无法适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的双层套管结构的拆装方法及拆装工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的双层套管结构的拆装方法,所述双层套管结构包括内管和套设在所述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内管内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内管外壁面和所述外管内壁面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双层套管结构的拆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插装装置由所述内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内管,让所述插装装置对所述内管支撑;S2、将所述插装装置沿所述内管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内管脱出或插入所述外管。优选地,当将所述内管拆除时,步骤S2中的将所述插装装置沿所述内管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内管脱出所述外管之前,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内管拆卸。优选地,当将所述内管安装时,步骤S2中的将所述插装装置沿所述内管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内管插入所述外管之后,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内管安装定位。优选地,所述插装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外形可撑开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内管的内壁面配合,以在撑开后与所述内管的内壁面紧配。优选地,在步骤S2中,还包括:提供一个导向支撑装置,让所述导向支撑装置对所述插装装置进行支撑,并对所述插装装置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使所述内管脱出或插入所述外管。优选地,所述外管连通在两个腔室之间,所述内管穿设所述外管,且一端与对应端的腔室可拆卸连接;所述步骤S1中为将插装装置由所述内管可拆卸的一端插入所述内管。优选地,所述内管包括分别由所述外管的两端插入到所述外管内拼接的第三管段、第四管段,所述第三管段与对应端的腔室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段与对应端的腔室可拆卸安装,所述插装装置由所述第四管段对应的腔室内插入所述第四管段,以能将所述第四管段脱出或插入所述外管。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腔室为压力容器对应的腔室,所述第四管段由所述压力容器对应的腔室内插入到所述外管内或由所述外管脱出到所述压力容器对应的腔室,所述第四管段与所述压力容器对应的腔室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压力容器对应的腔室内部设有吊篮,所述吊篮上设有与所述外管对应、供所述第四管段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与所述第四管段的外径对应,所述第四管段的外端与所述吊篮可拆卸连接。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腔室为主泵对应的腔室,所述第四管段由所述主泵对应的腔室内插入到所述外管内或由所述外管脱出到所述主泵对应的腔室,所述第四管段与所述主泵对应的腔室可拆卸安装。本专利技术还构造一种核反应堆双层套管结构的拆装工具,所述双层套管结构包括内管和套设在所述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内管内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内管外壁面和所述外管内壁面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拆装工具包括用于插入到所述内管内、并与所述内管的内壁面定位配合的插装装置,以在所述插装装置沿所述内管的轴向移动时,将所述内管脱出或插入所述外管。优选地,所述插装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外形可撑开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内管的内壁面配合,以在撑开后与所述内管的内壁面紧配。优选地,所述拆装工具还包括对所述插装装置进行支撑,并对所述插装装置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的导向支撑装置,使所述内管定向移动,以脱出或插入所述外管。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核反应堆的双层套管结构的拆装方法及拆装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拆装方法和拆装工具采用插装装置插入内管对内管支撑,可保证内管在插装过程中按特定的方向移动,直接将内管插入或拔出,拆装方便,提升了拆装效率,降低了受照剂量;由于双层套管结构的轴向长度较短,可以从腔室内部拆装,按特定的方向移动,避免和腔室内部的其他部件之间产生碰撞撞击,减少了风险。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核反应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之间连接双层套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插装装置与图2中的第四套管内壁面配合插入或拔出外管时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主泵与蒸汽发生器之间连接双层套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插装装置与图4中的第四套管内壁面配合插入或拔出外管时的示意图;图6是拆装主泵的盖体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核反应堆包括主泵1、压力容器3、蒸汽发生器2等腔室,每一腔室内分别设有连通的两个容腔,双层套管结构4连接在两个腔室之间,双层套管结构4让核反应堆的各主设备之间连通。如图2所示,双层套管结构4内形成有并排且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A、第二通道B,第一通道A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腔室的其中一个容腔连通,第二通道B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腔室的另外一个容腔连通,以在双层套管结构4两端的两个腔室之间形成相应的循环回路供冷却剂循环回流,在整个一回路上形成流通。核反应堆的各主设备之间采用双层套管结构4,减少了各个主设备之间的距离,使小型堆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整体支撑的设计。同时,大幅缩短了一回路系统的主管道长度,降低了主冷却剂在一回路系统循环过程中的热损失,也使整个一回路系统更加紧凑,进一步地,采用双层套管结构4的反应堆可实现整体起吊安装,相对大堆分设备分别就位并最后焊接的模式更加高效快捷。如图2、图4所示,双层套管结构4包括内管41和套设在内管41外的外管42,内管41内形成第一通道A、内管41外壁面和外管42内壁面间形成第二通道B;第一通道A与第二通道B相互隔绝,在循环回流过程中,可以保证内管41的内外两侧的通道之间不会产生泄漏。结合图3、图5所示,进一步地,双层套管结构4的拆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插装装置5由内管41的一端插入内管41,让插装装置5对内管41支撑;S2、将插装装置5沿内管41的轴向移动,以带动内管41脱出或插入外管42。采用插装装置5插入内管41对内管41支撑,可保证内管41在插装过程中按特定的方向移动,直接将内管41插入或拔出,拆装方便,提升了拆装效率,降低了受照剂量;由于双层套管结构4的轴向长度较短,可以从腔室内部拆装,按特定的方向移动,避免和腔室内部的其他部件之间产生碰撞撞击,减少了风险。通常,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核反应堆的双层套管结构的拆装方法及拆装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反应堆的双层套管结构(4)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套管结构(4)包括内管(41)和套设在所述内管(41)外的外管(42),所述内管(41)内形成第一通道(A)、所述内管(41)外壁面和所述外管(42)内壁面间形成第二通道(B);所述双层套管结构(4)的拆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插装装置(5)由所述内管(41)的一端插入所述内管(41),让所述插装装置(5)对所述内管(41)支撑;S2、将所述插装装置(5)沿所述内管(41)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内管(41)脱出或插入所述外管(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反应堆的双层套管结构(4)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套管结构(4)包括内管(41)和套设在所述内管(41)外的外管(42),所述内管(41)内形成第一通道(A)、所述内管(41)外壁面和所述外管(42)内壁面间形成第二通道(B);所述双层套管结构(4)的拆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插装装置(5)由所述内管(41)的一端插入所述内管(41),让所述插装装置(5)对所述内管(41)支撑;S2、将所述插装装置(5)沿所述内管(41)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内管(41)脱出或插入所述外管(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套管结构(4)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内管(41)拆除时,步骤S2中的将所述插装装置(5)沿所述内管(41)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内管(41)脱出所述外管(42)之前,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内管(41)拆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套管结构(4)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内管(41)安装时,步骤S2中的将所述插装装置(5)沿所述内管(41)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内管(41)插入所述外管(42)之后,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内管(41)安装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套管结构(4)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装置(5)包括支架(5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51)上外形可撑开的支撑部(52),所述支撑部(52)与所述内管(41)的内壁面配合,以在撑开后与所述内管(41)的内壁面紧配。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套管结构(4)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还包括:提供一个导向支撑装置,让所述导向支撑装置对所述插装装置(5)进行支撑,并对所述插装装置(5)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使所述内管(41)脱出或插入所述外管(42)。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套管结构(4)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42)连通在两个腔室之间,所述内管(41)穿设所述外管(42),且一端与对应端的腔室可拆卸连接;所述步骤S1中为将插装装置(5)由所述内管(41)可拆卸的一端插入所述内管(4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套管结构(4)的拆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1)包括分别由所述外管(42)的两端插入到所述外管(42)内拼接的第三管段(411)、第四管段(412),所述第三管段(411)与对应端的腔室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段(412)与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明赵月扬沈黎路广遥周国丰刘青松韩万富芮旻杨珏刘永康袁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