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129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包括热室,热室内设置有:炉体;切割模块,用于切割出设定长度的包壳管样品;装配模块,用于将芯棒插入到包壳管样品,并将两密封配件锁合到包壳管样品的两端,形成密封样件;装拆样模块,用于将密封样件安装到炉体中进行试验、或将炉体中的密封样件拆除回收;以及机械手,用于对包壳管样品、密封配件、密封样件的抓取、转移、及操作。试验装置可实现试验前包壳管样品定长准备、转移、高温高压密封装配、与试验炉体的对接装配等操作,试验后自动化拆样操作,克服了当前主流装置操作过程零散、人工干预过多、试验效率低下、试验人员操作门槛高、人因误操作风险高的技术限制和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核燃料包壳由于其承受内外压力的运行特点,需要通过内压力学试验评估其材料性能。包壳内压力学试验涉及定长试验样品准备、高温高压密封装配、样品在试验炉体的装样与拆样等试验操作。

2、由于辐照后的核燃料包壳带有放射性,无法手动精确操作,目前大都采用成熟力学试验装置配套热室机械手和机械装配平台开展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此类装置试验过程人工干预多、操作零散,对试验操作员的机械手操作技能要求很高,试验操作效率低,人工引入误操作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包括热室,所述热室内设置有:炉体;

3、切割模块,用于切割出设定长度的包壳管样品;

4、装配模块,用于将芯棒插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室(2),所述热室(2)内设置有:炉体(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模块(22)包括激光切割头(221)、样件操作台(222),所述样件操作台(222)夹持包壳管样品(31)切割前的样件一端、并让所述包壳管样品(31)能沿自身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件操作台(222)包括两个夹头(2221)、以及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夹头(2221)上的转动头(222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室(2),所述热室(2)内设置有:炉体(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模块(22)包括激光切割头(221)、样件操作台(222),所述样件操作台(222)夹持包壳管样品(31)切割前的样件一端、并让所述包壳管样品(31)能沿自身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件操作台(222)包括两个夹头(2221)、以及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夹头(2221)上的转动头(2222),所述夹头(2221)靠近或远离以让所述转动头(2222)夹持、松开包壳管样品(31),并在夹持包壳管样品(31)后,让所述转动头(2222)和所述包壳管样品(31)能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模块(22)还包括收集切割产生的废料的收集盒(2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辐照后核燃料包壳内压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模块(23)包括滑动设置的支架(232)、对包壳管样品(31)定位的套筒(233),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232)上用于夹持密封配件并锁紧到包壳管样品(31)上或将密封配件从包壳管样品(31)上拆除的第一夹爪(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斌陈刘涛高长源王旭石林王海宁倪焕茹翁幸儿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