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0578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包括金属化薄膜,所述金属化薄膜共有两层,所述金属化薄膜包括薄膜介质层和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共有多个,且以相同的间隔设置在薄膜介质层上,所述金属电极包括基体和加厚部,所述基体和所述加厚部的截面均为等腰梯形,所述加厚部的厚度与基体的厚度相等,所述加厚部位于基体的中部,所述基体与薄膜介质层之间设有粘连层,两个相邻的金属电极之间设有间隔槽,所述间隔槽与所述加厚部相对应,所述加厚部插入所述间隔槽中,所述加厚部的两边分别紧贴在另外一个薄膜介质层上的相邻的两个基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电容器内部紧密贴合,减少了空气残留。

Novel film capaci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film capacitors, including metal film, the metal film consists of two layers, wherein the metal film comprises a thin film dielectric layer and metal electrodes, the metal electrodes were more, and in the same interval in the thin film dielectric layer, the metal the electrode includes a substrate and a thickened portion, section of the matrix and the thickened portion are isosceles trapezoid, the thickness of the thickened portion and the matrix is equal to the thickness, the thickened portion in the base part of the adhesive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bstrate and the film medium layer, spacing groove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metal electrode, the interval slot and the thickened por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ckened portion is inserted into the spacing groove, both sides of the thickened portion are respectively abutted between the two matrix in a thin film dielectric layer on the adjacent.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inner part of the capacitor closely jointed, thereby reducing the air resid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薄膜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的构造之电容器。而依塑料薄膜的种类又被分别称为聚乙酯电容(又称Mylar电容),聚丙烯电容(又称PP电容),聚苯乙烯电容(又称PS电容)和聚碳酸电容。现有电容器的金属化薄膜包括介质层和间隔设置在介质上的金属电极,金属电极间隔设置,致使相邻金属电极之间完全隔开,因此相邻金属电极之间留有空隙,将卷绕的金属化薄膜压扁后,不能保证金属电极间紧密贴合,残留空气多,同时真空油浸后无法完全排除空气,在高压状态下产生空气击穿的概率较大。为了使电容器内部紧密贴合,减少了空气残留,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方便生活中的使用,增加使用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包括金属化薄膜,所述金属化薄膜共有两层,所述金属化薄膜包括薄膜介质层和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共有多个,且以相同的间隔设置在薄膜介质层上,所述金属电极包括基体和加厚部,所述基体和所述加厚部的截面均为等腰梯形,所述加厚部的厚度与基体的厚度相等,所述加厚部位于基体的中部,所述基体与薄膜介质层之间设有粘连层,两个相邻的金属电极之间设有间隔槽,所述间隔槽与所述加厚部相对应,所述加厚部插入所述间隔槽中,所述加厚部的两边分别紧贴在另外一个薄膜介质层上的相邻的两个基体之间。优选的,所述薄膜介质层一端的金属电极上的加厚部厚度大于该薄膜介质层上其余金属电极的加厚部的厚度,所述薄膜介质层端部的加厚部的厚度是该薄膜介质层上其余加厚部厚度的两倍。优选的,所述薄膜介质层另一端设有预留槽,所述薄膜介质层上的端部的加厚部与所述另一个薄膜介质层上的端部预留槽同侧设置,且所述薄膜介质层上的端部的加厚部与所述另一个薄膜介质层上的端部预留槽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粘连层为镍金属层或是钛金属层。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两个薄膜介质层上的金属电极相互错开密封,能够使电容器内部紧密贴合,减少空气残留,以降低高压状态下产生空气击穿的概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闭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薄膜介质层,2-基体,3-加厚部,4-间隔槽,5-预留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包括金属化薄膜,所述金属化薄膜共有两层,所述金属化薄膜包括薄膜介质层1和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共有多个,且以相同的间隔设置在薄膜介质层1上,所述金属电极包括基体2和加厚部3,所述基体2和所述加厚部3的截面均为等腰梯形,所述加厚部3的厚度与基体2的厚度相等,所述加厚部3位于基体2的中部,所述基体2与薄膜介质层1之间设有粘连层,两个相邻的金属电极之间设有间隔槽4,所述间隔槽4与所述加厚部3相对应,所述加厚部3插入所述间隔槽4中,所述加厚部3的两边分别紧贴在另外一个薄膜介质层1上的相邻的两个基体2之间。所述薄膜介质层1一端的金属电极上的加厚部3厚度大于该薄膜介质层1上其余金属电极的加厚部3的厚度,所述薄膜介质层1端部的加厚部3的厚度是该薄膜介质层1上其余加厚部3厚度的两倍,所述薄膜介质层1另一端设有预留槽5,所述薄膜介质层1上的端部的加厚部3与所述另一个薄膜介质层1上的端部预留槽5同侧设置,且所述薄膜介质层1上的端部的加厚部3与所述另一个薄膜介质层1上的端部预留槽5相对应,所述粘连层为镍金属层或是钛金属层。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工作流程为:本技术通过两个薄膜介质层1上的金属电极相互错开密封,能够使电容器内部紧密贴合,减少空气残留,以降低高压状态下产生空气击穿的概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包括金属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薄膜共有两层,所述金属化薄膜包括薄膜介质层(1)和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共有多个,且以相同的间隔设置在薄膜介质层(1)上,所述金属电极包括基体(2)和加厚部(3),所述基体(2)和所述加厚部(3)的截面均为等腰梯形,所述加厚部(3)的厚度与基体(2)的厚度相等,所述加厚部(3)位于基体(2)的中部,所述基体(2)与薄膜介质层(1)之间设有粘连层,两个相邻的金属电极之间设有间隔槽(4),所述间隔槽(4)与所述加厚部(3)相对应,所述加厚部(3)插入所述间隔槽(4)中,所述加厚部(3)的两边分别紧贴在另外一个薄膜介质层(1)上的相邻的两个基体(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薄膜电容器,包括金属化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薄膜共有两层,所述金属化薄膜包括薄膜介质层(1)和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共有多个,且以相同的间隔设置在薄膜介质层(1)上,所述金属电极包括基体(2)和加厚部(3),所述基体(2)和所述加厚部(3)的截面均为等腰梯形,所述加厚部(3)的厚度与基体(2)的厚度相等,所述加厚部(3)位于基体(2)的中部,所述基体(2)与薄膜介质层(1)之间设有粘连层,两个相邻的金属电极之间设有间隔槽(4),所述间隔槽(4)与所述加厚部(3)相对应,所述加厚部(3)插入所述间隔槽(4)中,所述加厚部(3)的两边分别紧贴在另外一个薄膜介质层(1)上的相邻的两个基体(2)之间。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图博莱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