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昊专利>正文

张拉举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6238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张拉举顶装置,包括滑动装置、举顶装置和用于驱动举顶装置升降的升降装置,举顶装置与滑动装置滑动连接,升降装置设置于举顶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该张拉举顶装置转运及升降张拉装置,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运装置
,尤其涉及张拉举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张拉举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张拉顶通过人工推动转运车带动张拉顶移动,并通过人工转动螺杆将张拉顶提升至需要张拉的位置,但由于张拉顶体积庞大、重量重,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操作、工作强度大、效率低、无可避免地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操作不便,使用不灵活,严重影响了张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张拉举顶装置,采用该张拉举顶装置转运及升降张拉装置,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张拉举顶装置,包括滑动装置、举顶装置和用于驱动举顶装置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举顶装置与所述滑动装置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举顶装置上。进一步的,所述举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滑动装置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升降,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升降装置配套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张拉装置的多个固定部,任意一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均设有固定盖,任意一个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均设有张拉口。进一步的,所有的所述固定部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三支架和底座,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三支架的顶部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一部分所述第一滚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滚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架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二滚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一部分所述第二滚轮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滚轮在所述第四滑轨上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均与所述第三支架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三滑轨和所述第四滑轨均与所述第三支架的宽度或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相互垂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任意一个所述万向轮上均设有刹车器。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滑动装置的侧壁上,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该张拉举顶装置转运及升降张拉装置,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通过升降装置调节第二支架的高度,从而将张拉装置升降至需要的空间高度,避免了人工将张拉装置升降,同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随着第二支架的升降而升降,保证了第二支架的稳定性,以及操作的灵活性。3、通过固定盖将张拉装置固定在固定部内,提高了张拉装置固定的稳定性,降低了意外事故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张拉装置通过张拉口作用于水泥墙等需要张拉的对象。4、第一支架通过第一滚轮带动第二支架沿着第三支架的宽度或长度方向移动,且第三支架通过第二滚轮带动举顶装置沿着第三支架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举顶装置在滑动装置上全方位移动,避免了人工移动张拉装置,降低了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1.滑动装置、11.第三支架、111.第一滑轨、112.第二滑轨、113.第二滚轮、12.底座、121.第三滑轨、122.第四滑轨、123.万向轮、124.刹车器、2.举顶装置、21.第一支架、211.第一滚轮、22.第二支架、23.第一伸缩杆、24.第二伸缩杆、25.固定部、251.固定盖、252.张拉口、3.升降装置、4.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定。参见图1,张拉举顶装置,包括滑动装置1、举顶装置2和用于驱动举顶装置2升降的升降装置3,举顶装置2与滑动装置1滑动连接,升降装置3设置于举顶装置2上。通过上述张拉举顶装置2的结构设计,在转运及升降张拉装置的过程中,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举顶装置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1和滑动装置1滑动连接,第二支架22位于第一支架21的上方,第二支架22的一端通过第一伸缩杆23与第一支架21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伸缩杆24与第一支架21的另一端连接,升降装置3设置于第一支架21底部的支座上,升降装置3用于驱动第二支架22升降,第一伸缩杆23、第二伸缩杆24和升降装置3配套使用。其中,第二支架22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张拉装置的多个固定部25,任意一个固定部25的一端均设有固定盖251,任意一个所固定部25的另一端均设有张拉口252。所有的固定部25均匀设置于第二支架22的顶部。进一步的,固定部2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部25关于第二支架22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张拉装置为张拉顶。通过上述举顶装置2的结构设计,通过升降装置3调节第二支架22的高度,从而将张拉装置升降至需要的空间高度,避免了人工将张拉装置升降,同时第一伸缩杆23和第二伸缩杆24随着第二支架22的升降而升降,保证了第二支架22的稳定性,以及操作的灵活性。通过固定盖251将张拉装置固定在固定部25内,提高了张拉装置固定的稳定性,降低了意外事故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张拉装置通过张拉口252作用于水泥墙等需要张拉的对象。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滑动装置1包括第三支架11和底座12,第三支架11与底座12滑动连接,第一支架21与第三支架11滑动连接。第一支架21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滚轮211,第三支架11的顶部设有第一滑轨111和第二滑轨112,一部分第一滚轮211在第一滑轨111上滑动,另一部分第一滚轮211在第二滑轨112上滑动。其中,第一滚轮211的数量为四个,第一支架21为矩形,四个第一滚轮211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架21的四个拐角处。第三支架11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二滚轮113,底座12的顶部设有第三滑轨121和第四滑轨122,一部分第二滚轮113在第三滑轨121上滑动,另一部分第二滚轮113在第四滑轨122上滑动。其中,第一滑轨111和第二滑轨112均与第三支架1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相平行;第三滑轨121和第四滑轨122均与第三支架11的宽度或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滑轨111和第三滑轨121相互垂直。第三支架11的宽度<底座12的宽度,第三支架11的长度与底座12的长度向匹配;第一支架21的长度与第三支架11的宽度相匹配。底座12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123,任意一个万向轮123上均配有刹车器124。通过上述滑动装置1的结构设计,第一支架21通过第一滚轮211带动第二支架22沿着第三支架11的宽度或长度方向移动,且第三支架11通过第二滚轮113带动举顶装置2沿着第三支架1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举顶装置2在滑动装置1上全方位移动,避免了人工移动张拉装置,降低了工作强度。参见图2,还包括控制器4,控制器4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张拉举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装置(1)、举顶装置(2)和用于驱动举顶装置(2)升降的升降装置(3),所述举顶装置(2)与所述滑动装置(1)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3)设置于所述举顶装置(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张拉举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装置(1)、举顶装置(2)和用于驱动举顶装置(2)升降的升降装置(3),所述举顶装置(2)与所述滑动装置(1)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3)设置于所述举顶装置(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举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顶装置(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滑动装置(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22)的一端通过第一伸缩杆(23)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伸缩杆(24)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升降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所述升降装置(3)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22)升降,所述第一伸缩杆(23)、所述第二伸缩杆(24)和所述升降装置(3)配套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拉举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2)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张拉装置的多个固定部(25),任意一个所述固定部(25)的一端均设有固定盖(251),任意一个所述固定部(25)的另一端均设有张拉口(2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拉举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固定部(25)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22)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拉举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1)包括第三支架(11)和底座(12),所述第三支架(11)与所述底座(12)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刘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昊刘国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