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7280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管机,包括前模和弯模;所述前模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弯模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用于夹紧铜管的端部的夹紧区;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端部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端部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二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前模上的第一凹槽与铜管端部之间设置第一垫片,在弯模上的第二凹槽与铜管端部之间设置第二垫片,实现了一套模具可弯制不同管径的铜管。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弯管机弯制不同管径的铜管,无需更换模具,大大减少了员工现场更换模具的时间,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Pipe be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en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mould and bending die;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the bending die with second grooves,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second groove is formed for clamping end of the tube clamping area; the first gask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groove with the end of second, a wash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groove and the end of the.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first gask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copper tube at the end of the front mold, second gask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groove and the copper tube at the end of the bending die, to achieve a set of mould can bend different diameter copper tube. Therefo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bending pip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nd the copper pipe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without changing the mould, thereby greatly reducing the time of replacing the die on the spot and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弯管机。
技术介绍
弯管机广泛应用于电力施工、公铁路建设、桥梁、船舶等方面管道铺设及修造。现有技术中,弯制不同管径的铜管需要不同的模具。也就是说从弯制一种管径的铜管转换至另一种管径的铜管需要更换模具,而更换模具步骤复杂,耗时长,必然会影响弯制铜管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弯管机弯制不同管径的铜管时需要更换模具,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的缺陷,提供一种弯管机。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弯管机,其特点在于,所述弯管机包括前模和弯模;所述前模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弯模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用于夹紧铜管的端部的夹紧区;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端部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端部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二垫片。较佳地,所述铜管包括待弯制管体,所述待弯制管体与所述端部一体成型;所述弯管机还包括后模,所述后模设有第三凹槽,用于容纳所述待弯制管体;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面和所述待弯制管体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三垫片;所述弯模用于带动所述待弯制管体转动,以弯制所述待弯制管体。较佳地,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一体成型。较佳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垫片包括第一垫片本体和两个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垫片本体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端部的外壁面之间,所述两个第一夹持部分别夹持于两个第一凸出部上。较佳地,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垫片包括第二垫片本体和两个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垫片本体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端部的外壁面之间,所述两个第二夹持部分别夹持于两个第二凸出部上。较佳地,所述第三凹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垫片包括第三垫片本体和两个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三垫片本体设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待弯制管体的外壁面之间,所述两个第三夹持部分别夹持于两个第三凸出部上。较佳地,所述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和所述第三垫片的厚度均为4mm-6mm。较佳地,所述后模的长度为418mm-422mm、宽度为108mm-112mm、高度为23mm-27mm。较佳地,所述前模的长度为118mm-122mm、宽度为108mm-112mm、高度为23mm-27mm;和/或,所述弯模的弧长为478mm-482mm、宽度为108mm-112mm、高度为23mm-27mm。较佳地,所述前模、所述后模和所述弯模的材质为铜。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前模上的第一凹槽与铜管端部之间设置第一垫片,在弯模上的第二凹槽与铜管端部之间设置第二垫片,实现了一套模具可弯制不同管径的铜管。因此,利用本技术的弯管机弯制不同管径的铜管,无需更换模具,大大减少了员工现场更换模具的时间,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弯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前模和第一垫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弯模和第二垫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后模和第三垫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弯管机包括前模1、弯模2和后模3,以及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可驱动弯模2和前模1旋转。如图1-3所示,前模1设有第一凹槽11,弯模2设有第二凹槽21,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形成用于夹紧铜管的端部51的夹紧区,铜管还包括待弯制管体52,待弯制管体52与端部51一体成型。弯制铜管时,将铜管的端部固定于夹紧区中,驱动机构4驱动弯模2和前模1旋转时,弯模则会带动待弯制管体转动,同时后模3对待弯制管体进行压制,从而完成铜管的弯制。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的内壁面与端部51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一垫片6,第二凹槽21的内壁面与端部51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二垫片7。具体的,第一凹槽1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出部12;第一垫片6包括第一垫片本体61(图中弧状部分)和两个第一夹持部62(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与第一垫片本体一体成型),第一垫片本体61设于第一凹槽11的内壁面与端部的外壁面之间,两个第一夹持部62分别夹持于两个第一凸出部12上,从而第一垫片可以很好的固定于前模上。同样,第二凹槽2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凸出部22;第二垫片7也包括第二垫片本体71(图中弧状部分)和两个第二夹持部72(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与第一垫片本体一体成型),第二垫片本体71设于第二凹槽21的内壁面与端部的外壁面之间,两个第二夹持部72分别夹持于两个第二凸出部22上,从而第二垫片也可以很好的固定于弯模上。当然,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不限于上述所述的形式,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本实施例通过在前模上的第一凹槽与铜管端部之间设置第一垫片,在弯模上的第二凹槽与铜管端部之间设置第二垫片,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的厚度可根据实际弯制铜管的管径自行设置,因此本实施例实现了一套模具可弯制不同管径的铜管。从而,利用本实施例的弯管机弯制不同管径的铜管,无需更换模具,大大减少了员工现场更换模具的时间,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后模3设有第三凹槽31。第三凹槽31用于容纳待弯制管体52;且第三凹槽31的内壁面和待弯制管体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三垫片8。同样,本实施例的第三垫片可包括第三垫片本体81和两个第三夹持部82,第三垫片本体81设于第三凹槽31的内壁面与待弯制管体的外壁面之间,两个第三夹持部82分别夹持于第三凹槽31的两侧的两个第三凸出部32上。第三垫片可起到辅助固定待弯制管体的作用,避免了在弯制铜管过程中铜管的晃动,从而可提高铜管弯制的精确度,保证产品质量。本实施例中,前模的长度a1为118mm-122mm、宽度b1为108mm-112mm、高度c1为23mm-27mm。弯模的弧长a2为478mm-482mm、宽度b2为108mm-112mm、高度c2为23mm-27mm。后模的长度a3为418mm-422mm、宽度b3为108mm-112mm、高度c3为23mm-27mm。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的厚度可根据铜管的管径自行设置,例如,利用60mm铜管的弯管机弯制50mm铜管的则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均设为5mm±1mm。本实施例中,前模、后模和弯模的材质为铜。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包括前模和弯模;所述前模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弯模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用于夹紧铜管的端部的夹紧区;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端部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端部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二垫片;所述铜管包括待弯制管体,所述待弯制管体与所述端部一体成型;所述弯管机还包括后模,所述后模设有第三凹槽,用于容纳所述待弯制管体;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面和所述待弯制管体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三垫片;所述弯模用于带动所述待弯制管体转动,以弯制所述待弯制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包括前模和弯模;所述前模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弯模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用于夹紧铜管的端部的夹紧区;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端部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端部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二垫片;所述铜管包括待弯制管体,所述待弯制管体与所述端部一体成型;所述弯管机还包括后模,所述后模设有第三凹槽,用于容纳所述待弯制管体;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面和所述待弯制管体的外壁面之间设有第三垫片;所述弯模用于带动所述待弯制管体转动,以弯制所述待弯制管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垫片包括第一垫片本体和两个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垫片本体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面与所述端部的外壁面之间,所述两个第一夹持部分别夹持于两个第一凸出部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垫片包括第二垫片本体和两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小龙杨永沈明冯国庆尚进陆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