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6824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实现了线缆的自动绕放,在保证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电机线圈的卷绕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所述主动部件和所述从动部件相对设置,所述主动部件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连接第一旋转凸轮,第一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一导杆,所述从动部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连接第二旋转凸轮,第二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二导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造的
,具体为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机的制造过程中,电机线圈的卷绕是最重要的环节,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好坏和电机线圈的卷绕的效率直接影响了电机的质量和电机的生产效率,现有的电机线圈的卷绕通常采用人工卷绕,卷绕完成的线卷要放入电机定子槽中,卷放线都要人工完成,其卷绕效率较低,从而影响了电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实现了线缆的自动绕放,在保证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电机线圈的卷绕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所述主动部件和所述从动部件相对设置,所述主动部件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连接第一旋转凸轮,第一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一导杆;所述从动部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连接第二旋转凸轮,第二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二导杆。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绕线杆支架,所述绕线杆分别活动铰接所述绕线杆支架,所述第一导杆和所述第二导杆分别活动铰接所述绕线杆;所述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座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四支架通过滑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连接支架座,所述支架座通过滑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支架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传动轴,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分别连接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所述主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分别对应的第一主皮带轮、第二主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轮分别通过皮带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主皮带轮、所述第二主皮带轮,所述第二主皮带轮通过轴套连接所述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通过键槽连接所述轴套,所述第四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套。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中,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相对设置,主动部件包括座体,座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连接第一旋转凸轮,第一绕线杆连接第一导杆;从动部件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连接第二旋转凸轮,第二绕线杆连接第二导杆,线卷卷绕在相对设置的两侧的第一绕线杆和第二绕线杆上,第一旋转凸轮和第二旋转凸轮转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上下运动,带动第一绕线杆和第二绕线杆同步上下运动,将卷绕在第一绕线杆和第二绕线杆上的线卷放入工件的槽口中,实现了线缆的自动绕放,在保证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电机线圈的卷绕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主视图;图2为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主动部件主剖视图;图3为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从动部件主剖视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2、图3,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其包括主动部件1和从动部件2,主动部件1和从动部件2相对设置,主动部件1包括座体3,座体3上设置有第一支架4,第一支架4上设置有第一导杆5,第一导杆5连接第一旋转凸轮6,第一绕线杆7连接第一导杆5;从动部件2包括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上设置有第二导杆9,第二导杆9连接第二旋转凸轮10,第二绕线杆11连接第二导杆9。线卷卷绕在相对设置的两侧的第一绕线杆和第二绕线杆上,第一旋转凸轮和第二旋转凸轮转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上下运动,带动第一绕线杆和第二绕线杆同步上下运动,将卷绕在第一绕线杆和第二绕线杆上的线卷放入工件的槽口中,实现了线缆的自动绕放,在保证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电机线圈的卷绕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第一支架4连接第三支架12,第三支架12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3,第一旋转凸轮6设置在第一旋转轴13上,第二支架8连接第四支架14,第四支架14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5,第二旋转凸轮10设置在第二旋转轴15上;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8上分别设置有绕线杆支架16-1、16-2,第一绕线杆7、第二绕线杆11分别活动铰接绕线杆支架16-1、16-2,第一导杆5和第二导杆9分别活动铰接第一绕线杆7和第一绕线杆11。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还包括底座17,座体3设置在底座17上,第四支架14连接支架座18,支架座18通过滑轨19连接底座17,底座17上设置有气缸20,气缸20的活塞杆21连接支架座18,气缸20带动第四支架14和第二支架8在导轨上整体滑动,方便了工件的安装和有效调整第一绕线杆7和第一绕线杆11,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的线圈卷绕,提高了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的适应性。底座17上设置有主传动轴22,第一旋转轴13、第二旋转轴15分别连接第一皮带轮23、第二皮带轮24,主传动轴25上设置有与第一皮带轮26、第二皮带轮27分别对应的主皮带轮28-1、28-2,第一皮带轮26、第二皮带轮27分别通过皮带29-1、29-2对应连接第一主皮带轮28-1、第二主皮带轮28-2,主传动轴25带动第一皮带轮26、第二皮带轮27转动,保证了第一旋转轴13、第二旋转轴15旋转的同步,第二主皮带轮28-2通过轴套30连接主传动轴25,主传动轴25通过键槽31连接轴套30,第四支架14通过轴承32连接轴套30,气缸20推动第四支架14在滑轨19上运动,轴套30通过键槽31在主传动轴25上运动并且通过轴承32实现在第四支架14上旋转,轴套30带动第二主皮带轮28-2在主传动轴25运动并且旋转,保证了第二主皮带轮与第四支架的同步运动。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的工作原理:主传动轴25带动第一皮带轮26、第二皮带轮27转动,第一皮带轮26、第二皮带轮27分别带动第一旋转轴13、第二旋转轴15同步旋转,第一旋转轴13、第二旋转轴15分别带动第一旋转凸轮6和第二旋转凸轮10转动,第一旋转凸轮6和第二旋转凸轮10分别带动第一导杆5和第二导杆9直线运动,第一导杆5和第二导杆9分别带动第一绕线杆7和第二绕线杆11上下运动,第一绕线杆7和第二绕线杆11的宽度与工件相邻槽口的宽度对应,卷绕在第一绕线杆7和第一绕线杆11上的线卷放入工件28的槽口中,实现了卷绕的自动卷放,在保证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电机线圈的卷绕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所述主动部件和所述从动部件相对设置,所述主动部件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连接第一旋转凸轮,第一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一导杆;所述从动部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连接第二旋转凸轮,第二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二导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所述主动部件和所述从动部件相对设置,所述主动部件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连接第一旋转凸轮,第一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一导杆;
所述从动部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连接第二旋转凸轮,第二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二导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绕线杆支架,所述绕线杆分别活动铰接所述绕线杆支架,所述第一导杆和所述第二导杆分别活动铰接所述绕线杆。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芸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福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