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5828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下臂托架。该下臂托架的一部分是上面板,所述上面板包括第一表面壁、第二表面壁、第三表面壁、将第一表面壁和第二表面壁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联接表面壁、以及从包括第一联接表面壁的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朝向车辆下侧延伸的第一竖直壁。下臂托架的一部分由下面板构成,所述下面板包括第四表面壁、第五表面壁、第六表面壁、将第四表面壁和第五表面壁连接在一起的第三联接表面壁、以及从包括第三联接表面壁的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朝向车辆上侧延伸的第二竖直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第2014-144658号描述了一种车辆前部结构。更具体地,提供了构成悬架的一部分的下臂和支撑该下臂的悬架构件。下臂的前侧附接部可旋转地附接至杆状前侧臂附接部,该杆状前侧臂附接部附接至悬架构件的上面,且下臂的前侧附接部的轴向方向沿车辆前后方向。另外,下臂的后侧附接部通过衬套可旋转地附接至下臂托架,该下臂托架附接至悬架构件的外壁,且下臂的后侧附接部的轴向方向沿车辆竖直方向。由此下臂附接成使得相对于悬架构件能够移位。可旋转地支撑下臂的后侧附接部的下臂托架通常构造有夹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衬套。但是,如果来自下臂的负荷朝向车辆后侧输入到下臂托架,则存在下臂托架的上面板和下面板在沿车辆竖直方向彼此分离的方向上将变形的可能性,以及每个都将变形从而弯曲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种变形,尽管可以想象添加除了上面板和下面板之外的其他构件以增加下臂托架的强度,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部件数量的增加,重量会增加。因此,在相对于增加下臂托架的强度同时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这方面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主要内容本公开获得了能够增加下臂托架的强度同时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的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是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包括(1)悬架构件,其设置在车辆的侧构件的车辆下侧并由该侧构件支撑,(2)下臂托架,其设置在悬架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3)上面板,其构成下臂托架的上部,并且布置在对应于悬架构件的上侧面的位置处,(4)下面板,其构成下臂托架的下部,并且布置为在对应于悬架构件的下侧面的位置处沿车辆竖直方向与上面板分离,以及(5)衬套,其布置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使得衬套的轴向方向沿车辆竖直方向,其中(A)所述上面板具有(i)第一表面壁,其具有沿车辆竖直方向的板厚方向,并且包括接合至悬架构件的上侧面的上接合部,(ii)第二表面壁,其通过第一联接表面壁连接至第一表面壁,布置为从第一表面壁朝向车辆上侧偏移,并且包括抵接衬套的在车辆上侧的端部的衬套上端抵接部,(iii)第三表面壁,其通过第二联接表面壁连接至所述第二表面壁,布置为从所述第二表面壁朝向车辆上侧偏移,并且沿着第二表面壁的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以及(iv)第一竖直壁,其连接至第一表面壁、第一联接表面壁、以及第二联接表面壁和第三表面壁的在所述衬套的周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并且朝向车辆竖直方向下侧延伸,并且(B)下面板具有(v)第四表面壁,其具有沿车辆竖直方向的板厚方向,并且包括接合至悬架构件的下侧面的下接合部,(vi)第五表面壁,其通过第三联接表面壁连接至第四表面壁,布置为从第四表面壁朝向车辆下侧偏移,并且包括抵接衬套的在车辆下侧的端部的衬套下端抵接部,(vii)第六表面壁,其通过第四联接表面壁连接至所述第五表面壁,布置为从所述第五表面壁朝向车辆下侧偏移,并且沿着第五表面壁的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形成,以及(viii)第二竖直壁,其连接至第四表面壁、第三联接表面壁、以及第四联接表面壁和第六表面壁的在所述衬套的周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并且朝向车辆竖直方向上侧延伸,并且其中(C)第一竖直壁和第二竖直壁在沿它们的板厚方向观看时彼此重叠并通过竖直壁接合部接合在一起。根据第一方案,下臂托架设置在悬架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下臂托架构造为包括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通过包括上接合部的第一表面壁接合至悬架构件的上侧面,并且衬套的在车辆上侧的端部抵接第二表面壁的衬套上端抵接部。此外,第三表面壁形成在第二表面壁的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第三表面壁布置为从第二表面壁朝向车辆上侧偏移,并通过第二联接表面壁连接至所述第二表面壁。即,第二联接表面壁基本上沿车辆竖直方向而形成,以便将第二表面壁和布置为朝向其车辆上侧偏移的第三表面壁联接在一起。因此,第二表面壁的弯曲刚性通过第二联接表面壁和所述第三表面壁增加。此外,第一竖直壁连接至第一表面壁、设置在第一表面壁和第二表面壁之间的第一联接表面壁、以及第二联接表面壁和第三表面壁的沿衬套的周向的至少一个端部,并且朝向车辆竖直方向下侧延伸。这从而增加了应力容易集中的第一联接表面壁及其周围区域的弯曲刚性。因此,在来自衬套的负荷输入到上面板后,尽管负荷传递到与衬套接合的第二表面壁,但是由于第二表面壁、第一联接表面壁、及其周围部分的弯曲刚性增加,负荷能够在不使第二表面壁、第一联接表面壁、或者其周围部分变形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表面壁传递至悬架构件。下面板通过包括下接合部的第四表面壁接合到悬架构件的下侧面,并且衬套的在车辆下侧的端部抵接第五表面壁的衬套下端抵接部。此外,第六表面壁形成在第五表面壁的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第六表面壁布置为从第五表面壁朝向车辆下侧偏移,并通过第四联接表面壁连接至第五表面壁。即,第四联接表面壁基本上沿车辆竖直方向而形成,以便将第五表面壁和布置为朝向车辆下侧偏移的第六表面壁连接在一起。因此,第五表面壁的弯曲刚性通过第四联接表面壁和第六表面壁增加。另外,第二竖直壁连接至第四表面壁、设置在第四表面壁和第五表面壁之间的第三联接表面壁、以及第四联接表面壁和第六表面壁的沿衬套的周向的至少一个端部,并且朝向车辆竖直方向上侧延伸。这从而增加了应力容易集中的第三联接表面壁及其周围区域的弯曲刚性。因此,在来自衬套的负荷输入到下面板之后,尽管负荷传递到与衬套接合的第五表面壁,但是由于第五表面壁、第三联接表面壁、及其周围部分的弯曲刚性增加,负荷能够在不使第五表面壁、第三联接表面壁、或者其周围部分变形的情况下通过第四表面壁传递至悬架构件。而且,第一竖直壁和第二竖直壁在沿它们的板厚方向观看时彼此重叠并且通过竖直壁接合部接合在一起,从而增加第一竖直壁和第二竖直壁的弯曲刚性。因此,上面板的第一联接表面壁和下面板的第三联接表面壁的弯曲刚性进一步增加。这使得能够进一步增加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弯曲刚性。这从而使得能够在不添加除上面板和下面板以外的分离的部件的情况下增加弯曲刚性。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是第一方案的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其中通孔形成在第一竖直壁或第二竖直壁中的一个中以沿其板厚方向穿透,并且竖直壁接合部以环状围绕通孔的内周而形成。根据第二方案,竖直壁接合部以环状围绕通孔的内周而形成。即,做出如下构造:使接合区域较大,并且由于竖直壁接合部是连续的,竖直壁接合部的在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未设置。虽然应力通常容易集中在竖直壁接合部的长度方向端部,但在本公开的构造中,没有设置应力容易集中的部位,从而使得能够保持接合状态。因此,第一竖直壁和第二竖直壁之间的接合强度能够进一步增加。根据上述第一方案的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使得能够增加下臂托架的强度,同时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根据上述第二方案的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使得能够进一步增加下臂托架的强度,同时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附图说明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的悬架构件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图1的部分A的放大平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的相关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沿着车辆竖直方向剖切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图5A是示出沿着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包括:悬架构件,其设置在车辆的侧构件的车辆下侧,所述悬架构件由所述侧构件支撑;下臂托架,其设置在所述悬架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上面板,其构成所述下臂托架的上部,并且布置在对应于所述悬架构件的上侧面的位置处;下面板,其构成所述下臂托架的下部,并且布置为在对应于所述悬架构件的下侧面的位置处沿车辆竖直方向与所述上面板分离,以及衬套,其布置在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之间,使得所述衬套的轴向方向沿所述车辆竖直方向,其中所述上面板包括:(i)第一表面壁,其具有沿所述车辆竖直方向的板厚方向,并且包括接合至所述悬架构件的所述上侧面的上接合部;(ii)第二表面壁,其通过第一联接表面壁连接至所述第一表面壁,布置为从所述第一表面壁朝向车辆上侧偏移,并且包括抵接所述衬套的在所述车辆上侧的端部的衬套上端抵接部;(iii)第三表面壁,其通过第二联接表面壁连接至所述第二表面壁,布置为从所述第二表面壁朝向所述车辆上侧偏移,并且沿着所述第二表面壁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而形成;以及(iv)第一竖直壁,其连接至所述第一表面壁、所述第一联接表面壁、以及所述第二联接表面壁和所述第三表面壁的在所述衬套的周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并且朝向车辆竖直方向下侧延伸;并且所述下面板包括:(v)第四表面壁,其具有沿所述车辆竖直方向的板厚方向,并且包括接合至所述悬架构件的所述下侧面的下接合部;(vi)第五表面壁,其通过第三联接表面壁连接至所述第四表面壁,布置为从所述第四表面壁朝向所述车辆下侧偏移,并且包括抵接所述衬套的在所述车辆下侧的端部的衬套下端抵接部;(vii)第六表面壁,其通过所述第四联接表面壁连接至所述第五表面壁,布置为从所述第五表面壁朝向所述车辆下侧偏移,并且沿着所述第五表面壁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而形成;以及(viii)第二竖直壁,其连接至所述第四表面壁、所述第三联接表面壁、以及所述第四联接表面壁和所述第六表面壁的在所述衬套的所述周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并且朝向车辆竖直方向上侧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竖直壁和所述第二竖直壁在沿它们的板厚方向观看时彼此重叠并且通过竖直壁接合部接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29 JP 2015-1922841.一种悬架构件下臂托架结构,包括:悬架构件,其设置在车辆的侧构件的车辆下侧,所述悬架构件由所述侧构件支撑;下臂托架,其设置在所述悬架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上面板,其构成所述下臂托架的上部,并且布置在对应于所述悬架构件的上侧面的位置处;下面板,其构成所述下臂托架的下部,并且布置为在对应于所述悬架构件的下侧面的位置处沿车辆竖直方向与所述上面板分离,以及衬套,其布置在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之间,使得所述衬套的轴向方向沿所述车辆竖直方向,其中所述上面板包括:(i)第一表面壁,其具有沿所述车辆竖直方向的板厚方向,并且包括接合至所述悬架构件的所述上侧面的上接合部;(ii)第二表面壁,其通过第一联接表面壁连接至所述第一表面壁,布置为从所述第一表面壁朝向车辆上侧偏移,并且包括抵接所述衬套的在所述车辆上侧的端部的衬套上端抵接部;(iii)第三表面壁,其通过第二联接表面壁连接至所述第二表面壁,布置为从所述第二表面壁朝向所述车辆上侧偏移,并且沿着所述第二表面壁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而形成;以及(iv)第一竖直壁,其连接至所述第一表面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重雄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