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4012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调设备,包括:锅具罩体;锅具,可转动地设置在锅具罩体内;其中,该锅具的锅口位于锅具罩体之外,且在锅具和锅具罩体之间形成有蓄热空间;明火加热装置,设置在锅具的下方,以对锅具进行直接加热;热流调节构件,位于蓄热空间内,用于限制明火加热装置生成的热气流朝锅口方向流动。通过热流调节构件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烹调设备可以大幅提高热量利用效率,并有效延长锅具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烹调设备;更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式炒菜的烹调设备。
技术介绍
中式炒菜讲究热锅快炒,在炒制过程中的部分或全部阶段要求利用较大的火力对锅具进行快速加热,以满足热锅快炒的要求。例如燃气加热装置的明火加热装置利用燃料燃烧形成的高温火焰、烟气对烹调锅具进行直接加热,可以较为容易地为锅具提供较大的加热功率或热能,因而在用于中式炒菜的烹调设备中,尤其是在单批次炒制量较大的中式炒菜烹调设备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中国专利CN200810029877.8公开了一种用于煸炒的烹调设备,包括支架、锅体(锅具)和锅体支架,其中,锅体通过锅体支架与支架连接。该烹调设备还包括在支架上的旋转机构及翻转机构;该锅体为桶状或球状锅体,其端部设有开口;该旋转机构与锅体相连,以带动锅体沿锅体的旋转轴线旋转;该翻转机构与锅体相连,以带动锅体沿翻转轴线在支架上转动;当烹调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锅体的旋转轴线与水平面的角度为0~60度之间。在上述的烹调设备中,从提高热量利用效率以及烹调用火安全性等角度出发,锅体支架可以形成为将锅体收纳于其中的锅具罩体。例如,中国专利CN201520066410.6公开了一种自动旋转炒锅,其包括筒状的锅体,锅体的一端敞口,锅体的封闭端及侧周罩设有夹套(锅具罩体),锅体与夹套之间可传动连接,夹套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夹套的底端开口设置有燃气加热机构,锅体的封闭端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穿过夹套与锅体旋转驱动机构连接,自动旋转炒锅还包括支架,支架与夹套两侧固定连接的转轴相配合,转轴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蜗轮,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蜗杆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中国专利CN201010254634.1公开了一种炒菜机(烹调设备),包括驱动机构、连接在驱动机构上的加热锅体、设置在加热锅体下面的燃烧机构;加热锅体包括桶状的内锅、套装在内锅外侧的外套(锅具罩体),内锅外壁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外套上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轴孔,转轴穿插在外套上的轴孔中,转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内锅的内腔轴心处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上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有多个拨杆;外套的上端带有排烟口,外套的下端设置有加热仓,燃烧机构安装在加热仓中;外套的两侧带有铰轴,该铰轴铰接在底座上。为了避免或减少物料由锅口溢出,如中国专利CN200810029877.8中所公开的,在烹调过程中控制锅具处于锅口朝上的倾斜状态,这就使得烹调物料会更多地分布在锅具内远离锅口的区域。然而,在上述的烹调设备中,烹调时燃烧形成的高温火焰、烟气(本技术中统称为热气流)同样会对锅具靠近锅口的区域进行较为剧烈的加热,但锅具靠近锅口的区域很少或基本上不与烹调物料进行热交换,由此导致热气流对锅具靠近锅口的区域所进行的加热对烹调并无实质上的意义,热量利用效率较低。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锅具靠近锅口的区域很少或基本上不与烹调物料进行热交换,因而烹调时该锅具区域的温度会急剧上升并始终保持在非常高的温度状态下,导致形成在该锅具区域内表面的功能涂层(例如防粘涂层)很容易因高温而损坏,锅具使用寿命较短;另外,这还会导致锅具靠近锅口的区域因干烧而变色,使得烹饪完成后出菜时容易使原料粘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调设备,其不仅能提高热量利用效率,而且可延长其中锅具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调设备,其包括:锅具罩体;锅具,可转动地设置在锅具罩体内;其中,锅具的锅口位于锅具罩体之外,且在锅具和锅具罩体之间形成有蓄热空间;明火加热装置,设置在锅具的下方,以对锅具进行直接加热;热流调节构件,位于蓄热空间内,用于限制明火加热装置生成的热气流朝锅口方向流动。其中,热流调节构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明火加热装置工作时,热流调节构件限制热气流朝锅口方向流动,从而增强热气流对锅具远离锅口区域(即烹调过程中与大部分或全部烹调物料进行热交换的区域)的加热,提高了热量利用效率;另外,由于热气流朝锅口方向的流动受到限制,因而能够减少热气流对锅具靠近锅口区域(即烹调过程中较少或基本上不与烹调物料进行热交换的区域)的加热,使得该锅具区域不会或者不易产生不期望的高温,从而消除或者减少因高温而造成的锅具损坏,延长锅具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热流调节构件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而灵活地设置,这取决于烹调过程中锅具的倾斜角度、锅具的形状和大小、烹调容量的设计等因素。从提高实用性的角度考虑,热流调节构件的具体位置可以设置为使得热气流主要对锅具中与大部分或者全部烹调物料进行换热的区域进行加热。本技术的烹调设备中,在环绕锅具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热流调节构件可以设置为环绕锅具的整个外周分布,也可以设置为仅环绕锅具外周的一部分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环绕锅具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热流调节构件设置为至少沿锅具外周中位于锅具下部的四分之一个圆周分布。由于设置在锅具下方的明火加热装置主要对锅具的下部进行直接加热,因而当热流调节构件设置为至少沿锅具外周中位于锅具下部的四分之一个圆周分布时,就可以较好地起到限制热气流朝锅口方向流动的作用,从而较好地改善热量利用效率并延长锅具使用寿命。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环绕锅具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热流调节构件设置为至少沿锅具的下半周分布,以更好地达到限制明火加热装置生成的热气流朝锅口方向流动的效果。本技术的烹调设备中,热流调节构件可以形成为一体,也可以由多个部分组合而成。例如,热流调节构件可以由在环绕锅具旋转轴线的方向上阵列分布的多个部分组合而成。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热流调节构件包括一环形或弧形挡板,这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备和组装的优点。在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热流调节构件的数量为多个,该多个热流调节构件在平行于锅具旋转轴线的方向上间隔设置,以进一步限制明火加热装置生成的热气流朝锅口方向流动。本技术中,热流调节构件既可以设置在锅具罩体上,也可以设置在锅具上。当具有多个热流调节构件时,还可以是部分热流调节构件设置在锅具上,部分热流调节构件设置在锅具罩体上,从而形成较为曲折的气流通道,使得明火加热装置产生的热气流更难以向锅口方向流动。本技术的烹调设备中,明火加热装置可以采用燃气加热装置。本技术的烹调设备中,明火加热装置可以固定在锅具罩体上,也可以与锅具罩体相互独立地设置(即不与锅具罩体联动)。本技术的烹调设备中,锅具可以形成为桶状或者球状。另外,锅具罩体也同样可以形成为桶状或者球状。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烹调过程中,锅口朝上且锅具旋转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大于等于5度、小于等于60度。更优选地,锅具旋转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大于等于15度、小于等于40度。本技术中,锅具罩体可以包括保温罩和设置在保温罩前端部的罩体端盖,该罩体端盖与锅具之间保持相对密封状态,以减少蓄热空间内的热气流由罩体端盖与锅具之间的间隙流出至烹调设备的前侧。本技术中,所谓罩体端盖与锅具之间保持相对密封状态,是指二者之间并非紧密接触,而是以较小的间隙相互配合,从而尽可能阻止热气流从二者之间流过。在烹调过程中,操作人员通常站在烹调设备的前方,即面对于锅口的位置。因此,需要尽量减少向烹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锅具罩体;锅具,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锅具罩体内;其中,所述锅具的锅口位于所述锅具罩体之外,且在所述锅具和锅具罩体之间形成有蓄热空间;明火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锅具的下方,以对所述锅具进行直接加热;热流调节构件,位于所述蓄热空间内,用于限制所述明火加热装置生成的热气流朝所述锅口方向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锅具罩体;锅具,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锅具罩体内;其中,所述锅具的锅口位于所述锅具罩体之外,且在所述锅具和锅具罩体之间形成有蓄热空间;明火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锅具的下方,以对所述锅具进行直接加热;热流调节构件,位于所述蓄热空间内,用于限制所述明火加热装置生成的热气流朝所述锅口方向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环绕所述锅具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热流调节构件设置为至少沿所述锅具外周中位于所述锅具下部的四分之一个圆周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环绕所述锅具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热流调节构件设置为至少沿所述锅具的下半周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涛徐扬红蓝水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繁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