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1107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包括两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继电器、一对信号反馈开关和一对接触器,所述两组信号输入端连接在单片机的一端,用于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信号的输入,所述单片机的另一端与继电器和一对接触器相连,所述一对信号反馈开关设置在继电器的两端用于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控制一对接触器的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对应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使得单片机控制一对接触器的工作,进而带动外部电机的工作,整个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很好地提高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且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其主要用于电缆上密封生产线中。
技术介绍
工艺装备是电线电缆行业耐利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每当电线电缆重大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出现时,必然引起电线电缆专用设备的创新与变革,先进的专用设备又极大推动了电线电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电缆行业与国外公司的交流日益频繁,先进工艺已经遍布各个生产工序,例如:国产框绞机、叉绞机、盘绞式成缆机、辅助设备比较齐全,有的设备厂可以提供半自动集中上下盘系统;全干式交联和冷却工艺已广泛应用于中、高压交联电缆的生产;连续硫化工艺已广泛用于橡套电缆的生产;但是与国外电线电缆专用设备相比,国内水平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较低、自动化程度不高、能耗较大、在线检测不全、可靠性较差,售后服务不及时。当前电缆生产设备中上密封系统,在控制保护中经常出现以下问题:1)、密封系统开合过程中,生产人员直接与密封设备接触,如果安全保护功能不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电缆规格多种多样,生产设备需要满足不同规格电缆的需要,所以控制部分频繁更改控制程序以及相应控制保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3)、由于电气控制保护原因,密封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如内部压力造成液压系统开启频繁,影响液压装置使用寿命,温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包括两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继电器、一对信号反馈开关和一对接触器,所述两组信号输入端连接在单片机的一端,用于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信号的输入,所述单片机的另一端与继电器和一对接触器相连,所述一对信号反馈开关设置在继电器的两端用于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控制一对接触器的工作。两组信号输入端用于实现两组信号的输入,输入后的两组信号通过单片机判断为所需信号时,继电器开始工作,继电器两端的一对信号反馈开关将所述信号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已汇编好的程序进行控制一对接触器的工作。进一步,所述一对接触器外接电机,用于带动电机的工作。进一步,所述两组信号输入端为PNP或者NPN输入方式。进一步,所述两组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为同步输入,即两组信号输入时间差相同。进一步,所述一对接触器为并联连接,即所述一对接触器在低压控制工作时,为各自独立工作。所述一对接触器工作时电流最大为5A。进一步,提供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设置在控制装置本体外的电源保护开关、手/自动切换单元和一对双重互锁启动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控制装置本体内的机械液压单元和双重保护控制器单元,所述一对双重互锁启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控制装置的两侧。进一步,所述双重保护控制器单元包括两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继电器、一对信号反馈开关和一对接触器,所述两组信号输入端连接在单片机的一端,用于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信号的输入,所述单片机的另一端与继电器和一对接触器相连,所述一对信号反馈开关设置在继电器的两端用于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控制一对接触器的工作。进一步,述两组信号输入端为PNP或者NPN输入方式。进一步,所述两组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为同步输入,即两组信号输入时间差相同。进一步,所述一对接触器为并联连接,即所述一对接触器在低压控制工作时,为各自独立工作。所述一对接触器工作时电流最大为5A。该控制装置与外部机械设备连接,用于对外部机械设备的工作电控制,其通过PLC发出指令,对手/自动切换单元进行选择,启动控制装置两侧的一对双重互锁启动单元,双重互锁启动单元启动后,设置在控制装置内的机械液压单元及双重保护控制单元工作,进而进一步控制与机械液压单元及双重保护单元外部链接的机械设备的工作。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使得单片机控制一对接触器的工作,进而带动外部电机的工作,整个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很好地提高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且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方法步骤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控制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装置左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装置右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其包括第一组信号输入端11和第二组信号输入端12,单片机20,继电器30,分别设置在继电器30上下两端的第一信号反馈开关41和第二信号反馈开关42,第一接触器51和第二接触器52,第一组信号输入端11和第二组信号输入端12设置在单片机20的一端,单片机20的另一端与继电器30和第一接触器51和第二接触器52连接,第一接触器51和第二接触器52为并联连接,两个接触器外接电机,用于控制带动电机的工作;其中第一组信号输入端11和第二组信号输入端12在输入信号时为同步输入,其通过PLC采用NPN方式(相当于低压)进行信号的输入(当然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采用PNP(相当于高压)方式进行信号的输入)。本控制系统工作电压为AC220V,其中端口X0\\X1\\X2构成第一组信号输入端11,端口X10\\X11\\X12构成第二组信号输入端12,该控制系统输入信号为带有BOOL型量信号反馈,也就是在继电器3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一信号反馈开关41和第二信号反馈开关42,两个信号反馈开关用于控制继电器,并将两组信号输入端输入进来的信号反馈给单片机20,单片机20内部通过对应的程序判断规则,判断输入信号的正确与否,若输入信号正确,则单片机20通过程序控制第一接触器51和第二接触器52启动工作。在本控制系统中,第一接触器51带有13.23.33.41四个触点,第二接触器52带有14/24/34/42四个触点,第一接触器51和第二接触器52各触点承受的最大电流为5A。如图2所示,为与图1所述控制系统对应的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下述步骤:S01:两组输入信号启动;S011:分别对两组输入信号输入时间进行判断,若每组时间≤2S,则进入到下一步骤,若每组时间>2S,则返回步骤S01。S02:单片机判断两组输入信号时间差,若时间差为0,则进入到下一步骤;若时间差不等于0,则返回步骤S01;S03:继电器启动,继电器的两端的一对信号反馈开关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S04:单片机根据反馈来的信号,控制一对接触器启动。其中步骤S011,两组输入信号是分别单独进行独立判断执行,即同步判断第一组信号时间是否≤2S?第二组信号时间是否≤2S?,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若否,则返回到步骤S01重新输入两组信号。如图3所示,为与图1所述控制系统对应的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控制原理图,第一组信号input01输入后,通过判断其输入时间是否等于预先设定的timer1,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进一步判断该输入时间是否为2s,若是则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继电器、一对信号反馈开关和一对接触器,所述两组信号输入端连接在单片机的一端,用于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信号的输入,所述单片机的另一端与继电器和一对接触器相连,所述一对信号反馈开关设置在继电器的两端用于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控制一对接触器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继电器、一对信号反馈开关和一对接触器,所述两组信号输入端连接在单片机的一端,用于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信号的输入,所述单片机的另一端与继电器和一对接触器相连,所述一对信号反馈开关设置在继电器的两端用于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控制一对接触器的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接触器外接电机,用于带动电机的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信号输入端为PNP或者NPN输入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为同步输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接触器为并联连接。6.一种电缆上密封双重保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本体,设置在控制装置本体外的电源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新文朱春岗
申请(专利权)人:特乐斯特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