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8737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8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包括拉钉、轴承安装体和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所述轴承安装体包括轴状主体,所述轴状主体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径向定位的椭圆形轴颈,后部设置圆锥部,所述拉钉连接设置在所述圆锥部的末端,所述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椭圆形轴颈两侧,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轴向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柔性薄壁轴承在轴承安装体上的固定,构成了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保证了在轴承安装体高速旋转时的动平衡结构,尤其适用于模拟谐波减速器中柔性薄壁轴承椭圆变形的实际工况,可与高速电主轴连接,结构紧凑、装拆便捷、工作安全可靠、增加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适用于在柔性薄壁轴承性能测试实验台中将柔性薄壁轴承固定在轴承安装体上构成组件,尤其适用于模拟谐波减速器中柔性薄壁轴承椭圆变形的实际工况,从而模拟柔性薄壁轴承实际工况下的动静载测试、疲劳寿命测试、精度测试等,属于机械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谐波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基础部件,具有高精度、高承载力、传动比范围广等特点,对其技术的研发是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瓶颈。柔性薄壁轴承是谐波减速器的核心部件,对谐波减速器的整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柔性薄壁轴承在工作状态下,不仅承受与薄壁轴承内圈精密配合椭圆轴的挤胀下的弹性变形,而且还要承受因自身运转产生的交变应力,并且在工况不理想的情况下,还要承受来自外界不同的静载或动载力。因此,在谐波减速器用柔性薄壁轴承的研发过程中,应该对精密柔性薄壁轴承的稳定性、回转精度以及寿命进行测试,待各项性能达到要求后才能投入产业化生产,进而解决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瓶颈问题,为实现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和广泛应用提供支撑。柔性薄壁轴承作为谐波减速器的关键零部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回转精度和稳定性对谐波减速器整体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柔性薄壁轴承的几何截面形状为圆形,在谐波减速器中受载后变为椭圆形。因此,在模拟柔性薄壁轴承实际工况下的性能时,柔性薄壁轴承内圈需要固定在轴承安装体的椭圆形轴颈上。本专利技术将柔性薄壁轴承固定在轴承安装体椭圆形轴颈上,构成了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保证了在轴承安装体高速旋转时的动平衡结构,尤其适用于模拟谐波减速器中柔性薄壁轴承椭圆变形的实际工况,拉钉采用标准化通用零部件封头,可与高速电主轴连接,本组件结构紧凑,装拆便捷,工作安全可靠,增加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操作简便且稳定、工作可靠的一种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与构想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包括拉钉、轴承安装体和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所述轴承安装体包括轴状主体,所述轴状主体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径向定位的椭圆形轴颈,后部设置圆锥部,所述拉钉1、连接设置在所述圆锥部的末端,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椭圆形轴颈两侧,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轴向定位。进一步地,所述圆锥部的末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拉钉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连接的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圆锥部的锥度比为7:24。进一步地,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包括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和内六角螺栓,所述的椭圆形轴颈、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与所述内六角螺栓相配合的螺栓孔。进一步地,所述椭圆形轴颈的厚度比柔性薄壁轴承的内圈厚度大0.01-0.05mm。。进一步地,所述的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的内孔直径与所述轴状主体直径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的轴承安装体的中部还设置有用于防止轴承安装体相对转动的卡口。进一步地,所述的卡口包括一环形V槽、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环形V槽处的两个止动平面。进一步地,还包括防脱环,所述防脱环连接各个内六角螺栓,各个内六角螺栓上均设置有安装防脱环的通孔。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柔性薄壁轴承在轴承安装体上的固定,构成了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保证了在轴承安装体高速旋转时的动平衡结构,尤其适用于模拟谐波减速器中柔性薄壁轴承椭圆变形的实际工况,拉钉采用通用零部件接头,可与高速电主轴连接,本组件结构紧凑,装拆便捷,工作安全可靠,增加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图中所示:1-拉钉、2-轴承安装体、3-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4-柔性薄壁轴承、5-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6-内六角螺栓、7-椭圆形轴颈、8-防脱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包括拉钉1、轴承安装体2和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所述轴承安装体2包括轴状主体,所述轴状主体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4径向定位的椭圆形轴颈7,后部设置锥度比为7:24的圆锥部,可与高速电主轴连接,所述拉钉1连接设置在所述圆锥部的末端,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椭圆形轴颈7两侧,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4轴向定位,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4的圆形内圈套在轴承安装体2的椭圆形轴颈7上,适用于模拟谐波减速器中柔性薄壁轴承椭圆变形的实际工况。所述圆锥部的末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拉钉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连接的外螺纹,方便装拆,拉钉1采用通用零部件封头,可与高速电主轴连接,安装方便。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包括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3、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5和内六角螺栓6、防脱环8,所述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3由两块形状相同的弧形结构组成,所述的椭圆形轴颈7、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3、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5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与所述内六角螺栓6相配合的螺栓孔,所述的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3、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5的内孔直径与所述轴状主体直径相匹配,所述防脱环8连接各个内六角螺栓6,各个内六角螺栓6上均设置有安装防脱环8的通孔。上述的柔性薄壁轴承4安装在轴承安装体2上的椭圆形轴颈7上,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3和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5位于柔性薄壁轴承4的两侧,内六角螺栓6将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3、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5和柔性薄壁轴承4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中的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5防止了柔性薄壁轴承4的保持架变形及钢球飞出。另外,所述椭圆形轴颈7的厚度比柔性薄壁轴承4的内圈厚度大0.01-0.05mm。,从而避免内六角螺栓6将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3、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5和柔性薄壁轴承4连接在一起并收紧后,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3和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5挤压到柔性薄壁轴承4的内圈,造成柔性薄壁轴承4轴向尺寸失真而影响到测试结果。综上所述,在将柔性薄壁轴承4、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3、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5和内六角螺栓6进行安装和连接后,所述的轴承安装体2上的椭圆形轴颈7实现了柔性薄壁轴承4的径向定位,而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则实现了柔性薄壁轴承4的轴向定位,为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同时,所述的轴承安装体2的中部还设置有用于防止轴承安装体2转动的止动部,所述的卡口包括一环形V槽、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环形V槽处的两个止动平面。在拧紧内六角螺栓6时,为防止轴承安装体2同步转动,可采用相应的工具,如类似于开口扳手等工具作用于所述止动部的止动平面,从而起到防止轴承安装体2在拧紧内六角螺栓6时同步转动的目的。所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所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钉(1)、轴承安装体(2)和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所述轴承安装体(2)包括轴状主体,所述轴状主体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4)径向定位的椭圆形轴颈(7),后部设置圆锥部,所述拉钉(1)连接设置在所述圆锥部的末端,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椭圆形轴颈(7)两侧,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4)轴向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钉(1)、轴承安装体(2)和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所述轴承安装体(2)包括轴状主体,所述轴状主体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4)径向定位的椭圆形轴颈(7),后部设置圆锥部,所述拉钉(1)连接设置在所述圆锥部的末端,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椭圆形轴颈(7)两侧,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4)轴向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部的末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拉钉(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连接的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部的锥度比为7: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测试安装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包括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3)、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5)和内六角螺栓(6),所述的椭圆形轴颈(7)、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光赵果李振林鑫陈辉张景润崔俊宽庄义钦郑东泽王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